第34章 《童謠殺人案》(1 / 2)

《童謠殺人案》開篇講述了治安官邀請鐘先生去參觀一個古董飛船展覽。

導遊介紹道, 這艘古董飛船,不僅曆史悠久,而且出過一樁懸案。曾經的船主曾邀請十位客人上船進行星際航行, 結果當這艘船自主返航時,這十位客人死了九位, 其他乘客不知所蹤。

最詭異的是, 乘客的死法都是按照一首童謠的順序。這首童謠在船內到處可見,全文還翻譯成不同版本鑲嵌在餐桌中心,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

“十個朋友九張椅, 出局一個趴地底;

九個朋友八張椅, 出局一個去倒立;

八個朋友七張椅,出局一個煙囪裡;

七個朋友六張椅, 出局一個在演戲;

……

一個朋友一張椅, 獨占椅子思謎題。”

這首童謠源自藍星一個古老遊戲“搶椅子”, 當音樂停止, 沒有坐到椅子的人就會出局, 然後按這個歌實施相應懲罰。

【治安官道:“怎麼樣大偵探?帶你來對了吧。我猜你一定感興趣。”

鐘先生卻說:“我早知道這樁案件的謎底。你要是想知道,我可以跟你分享。”

治安官:“什麼?這麼快就推理出來?”

“並不,這是我人生第一件推理失敗的案件。”

鐘先生道出一個驚人秘密,

“我就是那個不知所蹤的乘客。”

鐘先生陷入回憶:

“那年我十六歲, 某一天抽獎抽中了這趟旅程。我以後才知道, 我不是太幸運, 而是被選中了。

我抽中獎太開心,就讓我的好友偷偷上船。

所以人們並不知道,真實裡比傳聞中多了一個乘客……”】

十六歲的鐘先生, 叫做小鐘;他的好朋友, 叫做小時。

兩人天不怕地不怕, 常在一起合作破案,是遠近聞名的少年偵探組合。這次小鐘收到一封邀請函,立刻讓小時跟著一起去,理由是他倆在旁人眼裡本應是一體。

於是兩位少年上了這座華麗的古董船,同行的還有因為各種原因受邀前來的乘客,他們似乎都藏著各自的秘密。

大家上了船,才發現邀請他們的船主不在船上,隻有仆人前來招待他們。仆人說船主會另行乘坐小飛艇上船,先讓古董船出航比較重要。

於是包括仆人在內的十一位乘客,進入了在太空中孤立無援的狀態。

因為乘客們性格不一,所以稍有摩擦。一行人吵吵鬨鬨地坐在餐桌上,結果一道電子聲音徹底打破平靜:

“我是正義的法官,我將對你們實施審判。你們自以為處在黑與白之間,但正義的光芒會將你們淩遲。

高樹,你曾於虎年大年初一犯下謀殺吳麗之罪。

卡飛,你曾於兔年大年初二犯下謀殺查夜之罪……

當然,你們之中存在絕對無辜者,歡迎我們的偵探,小鐘。

你將直接審判我的罪行。

願正義的光環加冕於我們。”

永夜的名聲加上荀命的引流,《童謠殺人案》一經連載,就引起爆炸性的討論。

忠實的偵探迷們馬上做出人物關係圖。

XX是物理學家職業,被一個名為XX的業內好友邀請過來,但XX似乎失約了,電子音裡,他殺的人叫做XX。

11個人物關係都列好,甚至小鐘本人也被列為未來的嫌疑犯。讀者們所有細節一條條做好筆記,就等著自己比永夜先猜出結局。

而且這次鐘先生親口承認,年少的他推理失敗了。

那自己要是推理成功,豈不是比鐘先生還厲害?

抱著一點點虛榮心,讀者們開始地毯式

搜索書中細節,把每一行字句都盤包漿了。然後期待明天的更新。

這時,一些圍觀的好事者特意翻去《讀本》論壇,想知道荀命的反應。

荀命和永夜什麼都沒留言,似乎暗中已有默契。

但是荀命沒有更新《混沌疾風》了!

讀者在他的評論區狂@他,並且打出一連串問號。怎麼回事,舊疾犯了?還沒更新過半就想坑?

荀命這才在《混沌疾風》評論區回複:

“正在看戲,等他寫完。”

真實情況自然是席餘燼正在加速碼字,分/身乏術。

而在讀者看來,這是兩人過招的文鬥禮儀,你更一段劇情,我再更一段劇情,我們誰也不搶誰的熱度,純靠實力吸引讀者。

這樣看,荀命還有點禮貌?

荀命的形象逐漸在宇宙讀者心中立體起來。他本質是個目中無人的狂妄家,明明看不起任何人,明明也能寫爽文,偏偏喜歡寫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偏偏對好友還有一點禮貌。人類可真複雜啊。

因此荀命坑底的讀者,不是分流去看《真假豪門》,就是來圍觀這個傳說中被荀命指導的永夜。它們看了好幾章更新,才發現這個《童謠殺人案》,怎麼越看越驚悚?

故事以小鐘的視角出發。

他被指定為無辜人,所有乘客都爭著向他自證清白。小鐘還是個少年,壓力十分大,幸好旁邊有小時在幫忙分析。

這個小時在之前的《幽靈殺手》初登場,與鐘先生頗有淵源。讀者們都很好奇他們的故事,看見他倆的互動,有些意外——原來鐘先生以前並不果敢乾練,推理時仍十分生澀,麵對外人的誇讚還有些形象包袱,時先生則外向熱情,總是無意間以最短的話戳破對方內心防線。

這對好友一開始推理船主就在船上某個地方藏著,可他們怎麼都找不到藏身的地方。

很快,第一位乘客死去,他僵直地躺在最底層的地板上,契合了童謠的第一句。

眾人以為是被勒死的,但小鐘發現是被毒殺。小鐘這才想到,或許凶手就在他們之間。

讀者們在評論區開盤賭凶手。反正隻有11個人物,除去小鐘小時,還有9個,凶手應該就在這9個之間,總有猜對的機會。

現在讀者們已經不會認為有個精神力極強的殺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一切都在客觀唯物世界有跡可循。

可書中的乘客竟然不這麼認為,一個神神叨叨的乘客竟然整日說有隱藏的殺手,他親眼看見過。

小鐘心理壓力大,推理過程有點猶豫,真是急死讀者們了!

一些沒看到小鐘大殺四方的讀者,轉頭去讀了荀命的《混沌疾風》爽一下。

然而後麵接二連三又死了兩位乘客,還都是按照童謠的方式死去的。書中的氛圍更加凝重緊張。

小鐘提議所有人不分開,一起睡在餐廳,然後親自把餐廳裡的所有椅子砍了。

因為之前每當有一個乘客死去,就有一個椅子被損害。小鐘為了破壞童謠順序,也為了安撫,直接毀掉所有椅子。

讀者們讀到這段都驚呆了:

“哈哈哈,鐘先生以前這麼猛的嗎?”

“讀到這段總算輕鬆點了,接下來小鐘要開始推理了吧!”

但是意外依舊發生,一位老先生掉進了極窄的木偶戲櫥窗裡,似乎是被裡麵的尖刀所傷。等眾人發現他,他的血跡都把櫥窗弄臟了一大半,屍體也一動不動。眾人甚至沒辦法把屍體撈出來,隻能蓋上一塊布。

還活著的眾人開始崩潰,大聲指責小鐘,又相互指責各自都在撒謊,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凶手。神神叨叨的乘客說所有人都犯下了真實的罪行,都注定被懲罰。

“已經死了四個了,還有七個乘客,除去小鐘小時,就剩下五個。”

讀者們依舊熱烈地討論。

“五選一,這個猜中凶手的幾率很大啊。”

“看到這些乘客的相互指責,我覺得他們確實挺活該的。還那麼罵小鐘,把過錯都堆到小鐘身上,真不爽。”

眾人分開行動。

小鐘消沉過一段時間,被小時鼓舞起來繼續尋找真相。他的推理能力似乎瞬間進步了,思路更加冷靜清晰,讀者們又看到找到真相的期望。

小鐘重返案發現場,重新推理。

讀者在書外搖旗呐喊,一些說著“我也想到了”,一些說著“我居然沒想到”。紛紛指認剩下的乘客裡誰是真凶。

又有一個乘客慘死了。

但小鐘獲得了更多線索,這下一定能找到真凶。

一個剛說過話的乘客轉眼間慘死了。

隻剩下三個嫌疑人,小鐘已經鎖定了真凶。這次他的推理十分完整,凶手采用了心理盲區來作案,手法詭異無比聞所未聞,所有讀者都信了。

讀者們大喊:“衝啊!快來一段精彩的推理緝拿真凶!”

可等小鐘走到餐廳,那位嫌疑人已經慘死在餐桌上,鮮血流了滿地。

小鐘愣住了。

讀者也愣住了。

怎麼回事,這個也死了?

它們回看自己的筆記,居然一條都沒用上?

推理過程難道全錯?

對了,案件開頭說,小鐘推理錯誤。所以是這個意思。沒關係,小鐘比較年輕,可他們很熟練。

真相隻有一個!二選一!絕對能猜對!

剩下的兩位嫌疑人憤怒地指責小鐘,還把他推到樓梯下,小時衝出來保護他。

讀者們更加憤怒,居然推一個孩子,要不要臉,你們之中肯定有凶手,到時候還要求著小鐘推理呢。

然而下一章的更新再度反轉。

兩位嫌疑人罵完小鐘後,忽然罵起對方,指責對方是凶手。爭鬥之下,他們的其中一個被殺了!

讀者們的瓜都掉了。尤其是信誓旦旦說被殺的那一位是凶手的那一派。

那那那,活著的這位乘客是最終凶手?

最後活著的乘客渾渾噩噩地來到小鐘麵前,尖叫說:“有鬼!有鬼!我們錯了!我們錯了!”

然後吐血大笑著、渾身抽搐而亡。

全死了。

無人生還。

讀者們完全懵了。

【小鐘回到餐廳,發現餐廳中間有一張完好無損的椅子。它如此突兀地出現在那裡,仿佛是命運的戲劇。

他明明損壞過所有椅子,但這張椅子如此乾淨、整潔,像剛出廠的一樣。

小鐘覺得耳邊有幻聽,似乎身邊有誰在唱那首童謠……

“兩個朋友一張椅,出局一個笑嘻嘻。

一個朋友一張椅,獨占椅子思謎題。”

是了,這是給他準備的……椅子。

小鐘渾身冰冷地坐上去,捂著腦袋失聲痛哭。】

“啊啊啊《童謠殺人案》就這樣完結了?到底誰是凶手?怎麼我懷疑一個死一個,到底是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