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都是!”塞恩激動了,恨不得抓一個生物現場安利它喜歡的家。
“泡泡陽光吧”全場陷入暴風般的討論聲。
有偵探同好會,路過的生物都能進去推理幾句。
有詩歌鑒賞會,一些音色優美的生物深情地在台上朗讀藍星的文學。
更多的是討論劇情的。藍星漁夫杯就是熱門話題。
“《機械狂潮》中機器人暴.動了,真不知道它們怎麼繞開第一原則!我認為那個廠家有大陰謀。好想看伊甸更新!”
“《無限紅藻》新章看了嗎?紅藻進行連環騙人,隔壁那支高級隊伍全軍覆沒,超級刺激,看得我睡不著覺!我覺得垂天之翼一定是個優秀的外星家。至於是不是藍星人還不一定,文裡居然沒有出現過人類。。”
“這裡是藍星文學討論區,我看垂天之翼說不定是哪個藍星人披馬甲呢。”
連一向內斂的卜緹,也找到一個倒掛的生物,悠然自得地聊起《龍巫密語》。
塞恩當即對新認識的讀友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它離開我,不知道有多開心呢。”
“總算擺脫我那煩人的同行者。”卜緹擺擺自己的小短足,呼喚出光腦,對著眼前的陌生生物道,“我的光腦提示我,漁夫杯放出了新一批的審核文章。我們一起看吧。”
在漁夫杯頁麵,新刷新出來的是一個筆名為“伽諾”的作品。
卜緹看了一眼就關掉,不可思議地喊:“這太直白了!藍星餘燼都不管管翻譯的嗎,等等,餘燼就是評審,他一定事先看過。卻還要分享給我們看。這什麼沒有邊界感的情侶行為!”
“真甜蜜啊……看看這個翻譯署名,居然是餘燼。”遠處的塞恩快速留言祝福,“我的心都要化了……翻譯和家調換身份,這是什麼相知相遇的愛情啊。”
外星生物或露出姨母笑,或閉著眼盲打:
“已閱!祝你們金婚快樂!”
“金婚代表這對藍星情侶已經共同度過了很久。”一些讀者科普道,暗含得意地接受他人敬佩的目光,“這樣祝福比較有禮貌。”
另一些讀者有些悵然:“我為之前的言論道歉。藍星還是有甜蜜的愛情的,但隻發生在餘燼和伽諾身上。他倆不如什麼時候寫點愛情故事吧。我想看藍星式的愛情。”
藍星人不寫愛情,隻寫摯友,已經成了不少生物內心的定式。
因為卜緹和塞恩的觀點再次不同,它們隔空瞪著對方,似乎有絲絲電光。而卜緹新認識的網友,則看見了漁夫杯的其他文章。
它擦擦眼,用驚訝得飄忽的語氣說道:“穹天更新了?”
卜緹這才不再理會塞恩,把光腦屏幕掉頭對準自己,同樣擦擦臉,瞪大了明黃的眼珠子。
穹天確實更新了!
它們有機會知道三國時期的結局到底是什麼!好想現在就看!
一些讀者已經迫不及待地當場翻閱,時不時掉出激動的眼淚,為裡麵的情節唏噓不已。
卜緹沒看過穹天的作品,但也聽說過藍星曆史的影響力有多大,它都能靠論壇帖子標題的劇透讀完整本書了,所以才一直沒有翻閱正文。它淺笑著,應對麵前網友的激動敘說。它窺見遠處塞恩正激動得晃身邊的讀者,都晃出了殘影,生出一些丟臉、無奈,又毫無辦法。
“不僅更新了《吹又生》,還更新了《百年同》!作品署名都寫上了!”
《百年同》的署名變成了滄海與穹天,行文風格發生了許多不一致。
文章更新固然是好事,可其中發生什麼事?
“穹天能續寫,應該是得到滄海同意了吧……”
“還是說滄海的病情又糟糕了?”
在場讀者們的心情有些沉重。塞恩心有所感,翻到漁夫杯界麵,找到一篇新文章,名為《桑田隨筆》。
作者是“孤帆”。
雖然這個筆名它們從未見過,但隻要讀第一段,所有事先了解過藍星的讀者都知道那就是滄海。
文中的作者事跡也與滄海的經曆一致,年少得知命運的噩耗,放棄報考官方家,與朋友分離,了解野史,以民俗角度解說那藏在曆史的玄幻痕跡……作家的身份或許可以隱藏,可知識的厚度就像餡餅裡的陷一樣是藏不住的。
讀者們帶著
緊張讀下去。
孤帆,或者說滄海,僅簡單講述了生平,他並不打算寫個自傳,而是選擇寫散文。他說他常與荀命散步聊天,於是部分文章可能比較口語化。
在這篇散文中,讀者們了解到一個更不一樣的滄海。他並不樂觀開朗,在文章的一開始反而有些憤世嫉俗:
“當世界對我不公時,我也對世界失望了。”
一個作家對死亡的思考緩緩在讀者麵前展開。
“在收到化驗單時,偶爾,我會對死亡有種薄薄的恐懼,它像個彈弓一樣把我拉扯到我死後的世界。那時我停止了思考,無法見證這個世界會有怎樣的未來,我被時間徹底拋棄了。文壇上的流行語,‘多寫一點,讓它們在死後繼續影響世界’,並不能安慰我。我怎麼敢說我的淺薄文字能存活到我百年之後呢?而且我本人在那個世界是停滯的,終究是毫無改變。
“這時我又難免思考苦難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人在苦難後常做這樣一件事:思考生命的意義。許多作家在經受非人的折磨後寫出了驚世巨作。難道這個疾病也是上天對我的恩賜?我應該感謝它成全了我的寫作之路?這道理簡直狗屁不通。如果我的時間還很長,我有足夠的力氣走到世界各個角落,了解各個地方的曆史,未嘗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讀者們以為後續會描寫命運的無奈感,心臟被捏緊,一些讀者已經不忍讀下去。縱使來到星際時代,死亡依舊是文學的永恒話題。
而滄海的文字卻出乎預料的克製,沒有嘶聲力竭,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在孤獨地思考。好像疾病在他的人生中絕不會是主角。
“再多對死亡本身的思考,都不能阻止死亡。它不像數學題,今天多想一想,就能脫去一層神秘的麵紗。可我們終究要想的,隻是不必著急。因為死亡隻是一個終點,而我們有很長很長的過程。我們的生活通常一團糟,文學卻能給出另一個可能性。生活離不開文學,精神需要這片文字作為寄托,哪怕知道肉.體上的終點,我還是要繼續寫作……”
滄海在寫作中表明並沒有想影響,而在座的讀者卻都從他的文字中讀到莊嚴又溫柔的思考。
也許並不是所有生物都重視這點,但內在的成長相當重要。思想的深度,能擴寬生命的寬度。一個思索過生命運行規律的人眼中的世界,一定和耽於享樂的人不同。被錘煉過的思想,麵對未知、悲傷、恐懼,能有更多的真誠與坦然。
讀到最後,所有生物都被滄海筆下的平和所感染。它們感覺前所未有的擁有活著的動力。不是幸存者對不幸者的自私慶幸,而是自發地感覺讓每一天擁有意義,是多麼有力量的事。
“順便一提,今天和高中同學聚會了,因為今天是藍星和好日。”
淺淺一筆,已將滄海和穹天的故事都濃縮其中。
在場的生物無不動容,無論認不認識身邊的生物,都嗚咽著抱在一起。尤其塞恩和卜緹這對夥伴,它們有過諸多小摩擦,在旅遊中想過分道揚鑣。但此刻它們在淚眼朦朧中,激動地相擁。
因為今天是藍星和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