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那些教材的時候,陳建軍是有買多的,他不買也會被彆人拿去起火或者墊桌腳,還不如他收回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送給彆人,所以他就送了一套給他二舅哥,一套給了知青點的知青,說村裡的人都可以去借。
這時候,距離高考時間還有三個月。
大家都爭分奪秒,許曉已經把代課老師的工作辭了,她要全力備戰高考,黎佳也是備考的一份子,陳大山挺支持她的,也不怕她有回城的機會就再也不回來,用他的話來說,心不在這兒,強留也沒用,心在這兒,走多遠都會回家。
陳建軍是把工作推了備考的,這個事情高考通知一下來就做了,很多人都這樣乾,劉平覺得情理之中,歎息了幾句,也沒有阻止,如果人家真能考上,他阻止就說不過去了,雖然做他們這一行也很吃香,但是大學生的地位還是不一樣的。
雖然惋惜,也乾脆利落的寫了文件,對他這樣的行為,有的表示讚同,有的就覺得他傻了,高考啊,那麼難的高考啊,你參加就一定能夠考上嗎?
要是沒有考上,工作又丟了,那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給了弟弟又怎麼樣,還能拿回來?一個蘿卜一個坑啊!
更何況他的工作,現在每個月有40多啊!
大學畢業生一個月能夠掙那麼多嗎?而且大學還要學費、生活費。
這樣的話,陳建軍當然聽到了,但更多的,被劉田芳和陳老三他們攔下了,讓他們幾個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可以好好學習。
陳老三和劉田芳也不知道兒子的這個選擇是對是錯,但他既然堅定的選擇了這一條道路,他們也隻能支持,陳建軍的壓力也很大。
數學理化那一些,他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語文,政治,這個他就有些問題了,現在運動剛結束,有些詞、有些字眼很敏感,一不小心就容易撞上,而且思想一定要正確。
因為這個,他買了一堆的紅色書籍回來,看了不少,時刻保持著自己張口閉口就是紅色語句,記到腦子裡,在做題的時候也謹記著,這才好了很多。
他的數學還有人來特意請教,有他們村的村民,也有他們村的知青,陳建軍隔兩天就會規定一個時間讓他們來,不然分開來,他一天就彆想乾自己的事了。
陳建軍覺得自己的腦細胞都要死光了,上一次參加高考他是什麼樣的心態,輕鬆。
根本就沒有壓力,因為他知道,他不會沒有大學上,他也不會為生計發愁,可以悠閒活得自在,但是現在不行。
他想要過得舒舒服服的,不想要繼續做司機,高考,就是最合適的理由,隻要他考上了大學,他的戶口就會跟著學校走,之後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乾脆自己創業,就可以留在城市裡麵。
他比原先參加高考前花費了十倍的心力認真學習。他這樣做測試,分數都不錯,付出的努力都是有回報的。
許曉也不錯,基本上不會跟他拉開太大的距離,她的語文,政治什麼的都很優秀,數學原本是她的弱項,但是現在有他補課,也趕了上來。
陳建強和陳向娟用的心力要少一些,成績也就差一些,但也是屬於不錯的範疇了。
等到了高考的時候,他們都緊張了,一家人都緊張。
劉田芳和陳老三,檢查了他們要帶的東西,之後在他們的拒絕下,沒有陪著一起去,在家裡麵坐立不安,做什麼事兒都是走神狀態,這一天,凡是家裡有考生的,都不安寧,直到結束,才會消失。
等考完了,陳建軍立刻就估了分。
現在這時候,不是等你成績出來之後再根據你的分數檔次填心儀的學校,而是先填誌願,你的分數如果趕不上你的誌願,那很遺憾,如果你分估的低了,可以上更好的,你卻為了保險起見,選了次一等的,那也很遺憾。
他們各自給各自估了分,又給彼此估了分,最後得出一個比較低的分數作為參考值,再根據這個來填意願。
他們幾個中,許曉第一選擇當然是回首都,回她的故鄉去念書,她已經好些年沒有回去了,從她下鄉插隊做知青開始,就再也沒有回去過,再也沒有見過她的親人,她當然想回去。
而且現在這時候教育也是首都的比較好,陳建軍也是首推首都的。
陳建強和陳向娟跟著他們,也把目標放到了首都。
至於專業方麵,陳建軍和陳建強是理科,許曉和陳向娟是文科。
陳建軍第一誌願選擇了農大,他已經選定了以後要走的道路,他有農場空間這麼一個作弊器在手,他覺得他挺適合走這方麵的道路,比起旁人,他可以走得更輕鬆。
陳建強根據自己的分數考慮過後,選擇了電大。
許曉選擇了師範大學,陳向娟想學醫,選擇了醫大。
陳愛黨估算出來的分數比較危險,如果運氣好,他或許可以搭上個末班車,如果運氣不好,他就是會落榜了。
然後,在焦慮的等待中,通知書到了。
再然後,整個陳屋村都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