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紅豆以後,農大也快要開學了。
桃桃去農大領了教學任務,另外還有農研院這邊的實驗室要管理……她變成了一隻停不下來的陀螺!
每天一早,桃桃早早起來做好早飯,和紅豆、飛飛墨墨吃完趕緊出門。紅豆去兒童福利院上班兒,桃桃把倆孩子先後送到學校和幼兒園,然後匆匆趕往學校去。
因為前兩年她領了教師津貼卻一直因為生孩子、留在大西北沒回來,現在回來了,得把以前欠下的課時給補完,同時還有新的課時要求。
同時她還得天天去農研院和老師、師兄師姐們一塊兒開會研究項目……
桃桃負責燒早飯和送孩子們上學,紅豆負責燒晚飯、去接回兩個小表弟。這樣,桃桃每天趕回家的時候,倆兒子已經被紅豆照顧得妥妥當當,還能吃上一口熱湯飯。
紅豆呢,是以前在家的時候,因為她是家裡她那一輩唯一的女孩兒,大家都慣著她,再加上出了範衡的事兒,大家都有點兒怕了,恨不得把她關在家裡,不讓出門,免得被些不三不四的人給拐跑了……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桃桃把她當成大人看,鼓勵她參加工作,鼓勵她承擔家務和家庭責任……
紅豆立刻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她的存在很重要!
她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狀態,再加上第一次參加工作,對什麼都好奇……桃桃一回來,她會嘰嘰呱呱和桃桃說她今天的工作情況,她去接飛飛、接墨墨放學的時候,老師們今天又是怎麼告訴她、孩子們今天的表現的……
桃桃冷眼旁觀著,感受到紅豆的變化——這孩子從一開始的,每句話裡都要帶上一兩個範衡,到慢慢的一天念叨上十來次,再到現在,已經鮮少聽到她說範衡了。
這證明著,讓這孩子換個環境,再給這孩子多找點兒事兒做……是對的!
飛飛和墨墨也很喜歡新的環境。
因為他們上了學校和幼兒園以後,玩伴被精準定位為同年齡段的小朋友了,更有共同語言。再加上家教的原因,飛飛和墨墨很快成為學校\幼兒園裡最靚的崽……老師對他們讚不絕口,其他的孩子們也願意和他們玩……
桃桃原本還聽不少人說,她們的孩子們很抵觸學校和幼兒園,害得她收集了不少經驗,準備拿來對付孩子們。沒想到,飛飛和墨墨一點兒也沒掙紮的就接受了。
每天的晚飯時分,是一家四口嘰嘰呱呱聊天的時間。
晚飯過後,大夥兒一塊兒觀看新聞聯播。
飛飛和墨墨看不懂,可以玩一會兒玩具,但不能發出聲音。
晚八點到九點是公共學習時間,所有的人必須聚在一起學習。
常常會是:桃桃研究教案、專業課;紅豆拿出紙筆寫她的;飛飛和墨墨完成媽媽布置的家庭作業……
九點,桃桃要管孩子們洗澡洗頭睡覺。
基本九點半以後,桃桃和紅豆的時間就自由了。
紅豆回她的房間去繼續寫,桃桃則會上樓去,批改兒子們今天晚上的家庭作業、同時布置明天的家庭作業,然後她還會按照之前她和宋秩的約定,寫日記、寫生活計劃……
如果還有時間,她可以再看一會兒書。
說起看書,桃桃再次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氣息。
比如以前還在如意村裡的,宋秩去鎮上淘點兒書回家,都得藏著掖著的。白天他還不敢正大光明的回來,得天黑以後,一個人摸黑走山路,把書扛回來。
那時候他淘回來的書,全都藏在家裡的地窖裡。
每天晚上大夥兒一塊兒學習的時候,唐麗人拿著鑰匙去開門、白冬生和宋秩吭哧吭哧的去扛書。結束完學習以後,白冬生和宋秩又吭哧吭哧地把書全都搬回地窖去藏好,上頭還要蓋點兒梅乾菜啥的……唐麗人還得等在一邊兒鎖門。
臨睡前,白正乾還得再檢查一遍地窖的門有沒有鎖好。
可那些書,明明是很正常的大學課本、工具外語詞典等等。
現在呢?
市麵上的書,一下子多了起來,種類非常豐富!
當然了,也能看出來,這時候的好多經典古書雖然再版了,但內容總有些欠缺,版本特彆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過去的十年前,因為暗中保護不夠得當,因此總有不同的缺憾……
但不管怎麼說,桃桃覺得這是一個各種文化瘋狂野蠻生長的時代。
對桃桃來說,她已經是成年人,已經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且信心堅定,不會輕易受影響。
她比較擔心孩子們。
飛飛和墨墨還小,沒有書籍選擇權,他們學習什麼看什麼書,都由桃桃做主,這倒沒什麼。
桃桃比較擔心紅豆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不過,讓桃桃感覺到欣慰的是,紅豆既有女性的柔韌,也有文人的倔犟。
在通俗文學流行到……幾近粗俗不堪的地步時,紅豆非常堅持她的童話寫作。為了鼓勵紅豆,桃桃讓紅豆整理好她從小到現在,創作的百餘篇短小童話,找了當初幫宋秩出版學術教材的出版社編輯,請對方推薦了一個通俗讀物的出版社,將紅豆的稿子投了出去。
對方仔細認真地審閱了紅豆的稿子,聽說紅豆現在也才隻有十六歲?
這事兒驚動了出版社的領導,人家特意過來拜訪了桃桃和紅豆,然後談好了出版稿費。
第二年開春的時候,紅豆已經結束了兒童福利院臨時工工作,她還去醫院當了兩個月的清潔工,去京都最大的供銷社也打了兩個月的短工……
在這幾個單位裡,紅豆在很短的時間裡看到了人情冷暖、世間百態,不由得十分感慨!
她非常感謝桃桃的幫助,還說這些工作經曆給予她無限靈感。
沒多久,紅豆的童話詩集出版!
再加上她的詩歌和短篇童話多半詞藻優美、寓意深刻,很適合剛上學的小孩子們。全國小學教材組收錄了好幾篇紅豆的小詩……
紅豆高興壞了!
遠在鬆市的家人們也高興壞了!
桃桃問紅豆,是要回鬆市老家去靜心寫作,還是跟著她去大西北?
——因為已經到了春天,桃桃要回大西北去管理她的實驗溫棚啦。
紅豆毫不猶豫的說道:“四姑,我跟著你去大西北!我發現我跟著你……真的運氣超好!你看,你幫我找的那三份工作,真的讓我獲益良多!我也想跟著你去大西北看看……相信那裡也會給我無限希望!”
桃桃笑了。
她先是跟紅豆打好了預防針,如實說明了大西北那這的艱苦條件。
紅豆不為所動,“沒水沒電又怎樣?小時候我們還在老家如意村的時候,不也是沒水沒電?那樣的日子我過過的,四姑,有你在,我不害怕!”
三月中旬,姑侄倆帶著孩子,與科研團隊裡的其他人又開始了大遷徙。
輾轉三四天,一眾人終於來到了靈溪縣城。
鄧高雲和陳一程擔心老師和師妹們的安全,索性花錢雇了一輛運輸車,把桃桃她們連人帶行李全都拉上,一個科研點、一個科研點的沿途放人。
桃桃第一次看到鄧高雲的實驗溫棚和實驗田,還看到了老師的兩個實驗基地……
鄧高雲的實驗溫棚和桃桃的差不多,但是桃桃才起步,還沒搞實驗田。老師的兩個實驗基地已經運行好幾年了,綠洲附近已經鬱鬱蔥蔥,出產不少瓜果蔬菜,能供給附近的單位和老百姓了。
可真讓人感到振奮呀!
桃桃十分豔羨,“我也要儘快跟上老師和師兄的步伐!”
鄧高雲笑道:“得了吧,你也不看看我和老師的這幾個溫棚已經做了多少年了!你那溫棚才是神仙速度!再說了,我們這兒隻種樹,你那兒還育人呢!說起來,應該我們向你學習才對!”
桃桃掩嘴輕笑,“那大家一起進步呀!”
兩天以後,桃桃終於來到了她的實驗基地——靈溪綠洲。
她的歸來,讓綠洲裡的人們欣喜若狂!
男人們都上工去了,不在村裡。女人們呼啦一下子圍了過來,質樸的臉上露出歡快的笑容——
“白同誌!你可總算回來了!”
“飛飛媽,我們好想你呀!”
“白同誌你快去看看你的溫棚!我們給你照顧得好好的,一點兒沒閃失!”
“白同誌你這一路辛苦了!”
“呀,飛飛長高了好多!墨墨也長大了一點!”
桃桃也笑著和女人們打招呼,並且把紅豆介紹給周春妮。
周春妮驚喜地看著紅豆,十分感慨,“哎呀不得了,紅豆現在長得這麼漂亮了!以前啊,紅豆都隻有那麼一點點……”說著,周春妮還比了個手勢,意思是以前的紅豆小小的。
說著,周春妮又讓自己的四個孩子過來,和紅豆打招呼。
紅豆也笑眯眯的向周春妮和她的孩子們打招呼。
她也還記得以前周春妮的模樣兒,不得不感歎,眼前的周春妮雖然染上了歲月的風霜,但性格和氣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的周春妮,有種故作姿態的嬌、氣質陰鬱,為人刻薄又自私。現在的周春妮,潑辣爽利,大氣又大方。
然而讓紅豆感到真正詫異的,是……
為什麼這裡的村民們對她四姑這麼熱情?
當然,這個貧窮的村落……也讓紅豆隱約覺得,接下來的日子可能不那麼好過。
傍晚時分,生產隊裡的男人們收工回來了。
聽說白桃桃回來了,蔣宏誌和蘭采珠都高興壞了,連忙跑到了科研站。
村民們太熱情,本來桃桃想自己做飯的,肖晴娟搶著幫她做。為了不消耗桃桃的糧食,她又喊妞妞回家去做飯,意思是她和妞妞還是吃自家的……
吃晚飯的時候,村民們索性在科研站下邊兒的沙地那兒燃起了一堆篝火,村民們捧著自己的飯碗,全都趕到這兒來,和桃桃一家子共進晚餐。
紅豆分到了一大碗白粥,這是肖晴娟做的,然後還有一大盤子的炒雜菜,豆角、絲瓜、茄子什麼的混炒,味道居然還不錯!周春妮給了桃桃一家一人一個大烙餅,紅豆也有。烙餅上塗點兒豆腐乳,吃起來有滋有味兒,再喝上一口濃稠軟綿的白粥……
直舒服!
不過,紅豆還是很驚訝自家四姑在這兒受愛戴的程度。
尤其是,生產隊的兩位大隊長和桃桃聊天的內容,很像是在彙報工作。
——去年的文化課競賽搞得怎麼樣?誰是總冠軍、誰是擂主?是你們幾個嗎?真好!哎,有興趣報考函授教育嗎?沒事兒,不懂可以問我,我每年都會呆在這兒好幾個月……
——去年的活樹率是多少?真的?不錯嘛!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哪個區域、哪些樹種的存活率比較高,記錄了嗎?成,那明天我好好看看,咱們把那營養液再改良改良,今年的樹種好好培育,明年會比今年更好!
——你倆的溫棚裡都種了些什麼?大夥兒分到的菜夠吃嗎?我在京都給你們聯係了幾個棚布廠。我的意見是,大家再辛苦一段時間,把溫棚裡種出來的菜,賣給衛星城。籌到的錢拿去買棚布,咱們正兒八經的建大棚,大規模種植蔬菜,賣給附近的單位!反正他們天天都要過來取水,然後每天都帶點兒新鮮蔬菜回去,豈不是比派人去鎮上、去城裡買,省交通費用?相信我,他們一定會同意的……
——蔣哥,蘭姐,是時候在村裡建個小學了。你們彆怕,我和我侄女兒會暫時擔任授課老師的,蔣哥的文化程度也厲害,他也可以教,另外,春妮姐和晴娟姐也能教……先由我和我侄女兒來開個頭吧!
……
一頓熱鬨的晚飯吃完,紅豆大約明白過來,為什麼這裡的村民這麼喜歡自家四姑了。
因為四姑是實打實的在建設這個村落!
從第二天起,蔣宏誌和蘭采珠開始籌備靈溪綠洲小學的開張。
村裡有兩個生產大隊,13歲以下的孩子共有七十人。
桃桃提出了要求:要配兩間教室,合適的桌椅,兩塊黑板、粉筆適量,鉛筆、作業本若乾,教材她來想辦法。
教室倒還好解決。
——因為這兩年土豆產量大了,蔣宏誌年前讓人多造了幾間倉庫出來。現在隻要把倉庫收拾得緊湊一點兒,可以勻出兩間空倉庫當課室。
條凳和桌子麼,但凡是家裡有娃的要來上學的,桌椅必須自帶。
黑板?
蔣宏誌讓人拆了幾個木箱,拚湊成黑板、再刷上黑色的油漆……乾透了以後,這就是黑板了!
可是——
粉筆、鉛筆和作業本,包括教材都需要花真金白銀的錢!
前頭村民們已經要集資買軟膜擴大溫棚規格了,現在哪還擠得出錢來?
愁得蔣宏誌準備去把自家的口糧土豆賣了……
桃桃攔住他,不讓他這麼乾。
她寫了一封電報內容,讓蔣宏誌去城裡,給程竹君發了一封電報。
大約過了五六天,一個過路的車隊把桃桃要的東西全都捎了來。
有一至六年級的各科課本,每套五十份;有五百本作業本;厚厚的信紙一大摞;鉛筆幾百支;粉筆兩大紙箱……
這些花用的全是桃桃的錢。
蔣宏誌和蘭采珠的心裡很是過意不去。
桃桃跟他們約法三章:以後每一年生產隊裡的集體收入,必須要拿出百分之五的錢,花用教育上。
今年才剛起步,先花著她的錢,這沒關係。從明年開始,靈溪綠洲得花他們自己的錢來給村裡的孩子們上課了。
蔣宏誌與蘭采珠十分感激桃桃。
一個月以後,靈溪綠洲小學開張了!
名譽校長:白桃桃。
校長:蔣宏誌。
副校長:蘭采珠。
代課老師:白紅豆。
代課老師:白桃桃。
代課老師:周春妮。
代課老師:肖晴娟。
代課老師:蔣宏誌。
代課老師:蘭采珠。
除了桃桃,其他人全然沒有教學經驗。
沒關係。
在開學三天之內,桃桃在講台上給孩子們上課,其他的老師們坐在台下和孩子們一塊兒聽講,學習經驗……
桃桃的講課風格特彆活潑淺白。
本來大家都挺緊張、挺嚴肅的,看到……原來桃桃老師是這樣授課的?再看看,好像孩子們也很喜歡、很容易接受?
大夥兒終於放下心來。
後來,紅豆也大著膽子上台講課……
蔣宏誌也試過,孩子們很喜歡上他的數學課。
周春妮、肖晴娟之前在冬假課裡給大人們上過文化基礎課,也上過專業課……還是比較有經驗的。
蘭采珠文化水平不行,但在前幾天的時候,桃桃聯係了縣城裡的一個小學,讓蘭采珠去那兒跟著小學裡的體育老師上了好幾天的體育課。
蘭采珠學了幾套廣播體操回來,又買了秒表、跳繩、皮尺回來,教孩子們賽跑、跳繩、立定跳遠……
孩子們天性好動,當然是最最最喜歡上體育課的!
與此同時,桃桃的科研工作也沒落下。
好在她條理清晰,掌握住科研日誌。再加上村民們感激她為村裡的付出,當她要去給村裡的孩子們上課的時候,村民們會回報她,幫她做溫棚裡的實操,還會按她的要求把一切數據登記好……
等到桃桃有了空,隻要複核過實操數據,再將數據彙總了謄抄到日誌上去。
當年五月,紅豆要回鬆市參加高考。
桃桃拜托蔣宏誌送紅豆回鄉,周春妮也頭一回帶著孩子們,跟著蔣宏誌一塊兒去了一趟他的老家。
當月,蘭采珠主持第一季土豆豐收。同時擴建了四座大溫棚,開始了大麵積的蔬菜種植。
六月,蔣宏誌一家又回到了綠洲。大型溫棚的第一季蔬菜豐收,蔣宏誌和桃桃和好幾個單位簽下了蔬菜供應合同。
七月,桃桃收到了家裡拍來的電報,說紅豆已被清大錄取,九月入學。當月,生產隊開始了第二季土豆的播種。
八月,蔣宏誌、周春妮、肖晴娟與村裡的其他幾個人赴縣城參加全國統一函授考試。大多數人全都一次通過了學科考試,這讓大夥兒充滿了信心!這帶動了其他人,躍躍欲試的也想參加函授考試……
九月,又有幾家單位和綠洲簽訂了蔬菜供應合同。
十月,桃桃帶著孩子們,與科研隊的師兄師姐們彙合。臨行前她細細交代蔣宏誌和蘭采珠,冬假課不能耽誤,溫棚種植也不能停,她的科研項目要看顧……
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八一年,桃桃依舊一心撲在工作上。
靈溪綠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綠洲的麵積已經擴大了一倍有餘,村裡的四座大型溫棚擴大成為六座,基本可以供應方圓100公裡內的所有單位與老百姓。
當然,這也是因為……
大西北地廣人稀的原因。
現在靈溪綠洲已經不是極度赤貧村了。
雖然也還是窮,但村民們能吃飽肚子,還能在飲食上玩出點花樣來了。再加上這些年一直在受教育,人的精神麵貌很不錯。還在蔣宏誌和蘭采珠的領導下,乾出了不少先進事跡……
桃桃很樂意看到這一切。
不過,到了八一年的十月中旬,正當桃桃準備帶著孩子們回京時……
她突然收到了一封加急電報。
電報上簡潔地寫著幾個字:
——宋熙病危,速歸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