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了一個月的時間,康熙四十三年的大選終於步入了尾聲了。
按理來說,(不出意外的話)每三年一次的大選,最備受關注的自然是應屆的秀女才是,但是因為胤礽和直郡王這對冤家兄弟突然和好的原因,一下子就把大夥兒的注意力都從這屆秀女身上挪開了。
畢竟每三年都有一屆選秀,但是並非每一家人每三年都會有家裡的姑娘參加選秀,所以除了秀女的家裡人之外,其他人顯然更加關注胤礽和直郡王兩人。
畢竟自從直郡王接受了明珠遞來的橄欖枝之後,他便替直郡王在朝中發展勢力了,還真彆說,明珠真的有兩把刷子,哪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康熙對胤礽的重視和偏愛,但是他仍然有辦法替直郡王拉攏了一批朝中大臣。
這些人當中,不少人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拚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選擇站在直郡王這邊的。
因為胤礽不僅僅得康熙的重視和偏愛,他更是大清的皇太子,名正言順的大清江山繼承人,屬於正統。
朝中的大臣不站在胤礽這邊尚且說得過去,但是擺明車馬⑴要支持直郡王的話,那麼不就把胤礽得罪狠了嗎?
所以這屆秀女到底誰能脫穎而出,又花落誰家這重要嗎?
不重要,對這些大臣們來說重要的是搞清楚胤礽和直郡王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他們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的,尤其是德妃。
雖然這次選秀沒有她娘家的姑娘要參選,但是她寶貝兒子卻要在這一屆秀女當中選一個嫡福晉。
德妃對十四阿哥的看重和疼愛那是滿宮上下的人都知道的,而且也是所有有子的嬪妃都比不上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像惠妃她們這些隻有一個兒子的那就不用說了,隻有一個兒子,那不疼他疼誰啊?
但是像宜妃、王氏她們這些不止一個兒子的,即便確實是有些偏心,畢竟五根手指有長短,手心手背還分肉多肉少呢,可是要說格外偏心其中一個兒子,偏心到不把其他兒子當一回事的,那真的是沒有。
而德妃就不一樣了,明明不算已經夭折的六阿哥,膝下是有四貝勒和十四阿哥兩個兒子的,但是她就是有本事做到眼裡隻有十四阿哥這個兒子,至於四貝勒?
兩人之間壓根沒有多少的母子情,相處起來客客氣氣的就像是彆人家的額娘和彆人家的兒子似的。
對此,倒是沒有幾個嬪妃會真心替四貝勒抱不平,但是私底下誰不說看似性情溫和的德妃實際上卻是心腸最硬的那一個?
畢竟真的沒有幾個當額娘的會對自己的親生骨肉冷淡到這種地步,即便四貝勒自幼被孝懿皇後撫養,等孝懿皇後去世之後才重新回到德妃的身邊,但是這種事情又不是四貝勒能選的。
再說年幼時他不知道德妃是自己的生母,以為自己就是孝懿皇後的孩子,所以他孝順孝懿皇後,把她當親額娘一樣孝順有什麼問題嗎?
所以其他嬪妃們實在是想不明白德妃到底是怎麼想的,而德妃也不管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反正這些年來她在對待四貝勒這件事情上麵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的。
如果說德妃對四貝勒的關心和好純粹為了麵子工程的話,那麼她對十四阿哥的關心和好就是真的發自內心了。
這屆秀女當中,德妃最看中的就是馬齊的女兒富察氏了。
馬齊是誰?
他是康熙三十八年就被康熙授職正一品武英殿大學士的重臣,和明珠、索額圖他們不一樣,馬齊在朝中是有實權的,深得康熙的重用。
而富察氏作為正一品大臣之女,並非隻有出身高這樣一個優點的,事實上她本人模樣生得好,性情據說也溫和,德妃和她接觸過之後,對富察氏可以說是十分滿意了。
如果要問德妃現在有沒有太大的野心,想要當皇太後的話,那麼肯定是沒有的。
不是德妃沒有這樣的野心,也不是她看不起十四阿哥,實在是胤礽地位太穩固,而十四阿哥麵前又有太多的哥哥。
彆說胤礽現在站得這麼穩了,便是不穩,眼瞧著也輪不上十四阿哥。
但是即便如此,不代表德妃不希望自己的寶貝兒子娶一個高門大戶的貴女的。
結果最讓德妃滿意的富察氏成了十二阿哥的嫡福晉,而十三阿哥的嫡福晉是從一品兵部侍郎馬爾漢之女兆佳氏,至於十四阿哥?
康熙把原·侍郎羅察之女完顏氏指給他做嫡福晉了。
所有人都知道康熙的賜婚聖旨一下的話,那麼事情就沒有了回轉的餘地了,富察家他們三家人收到賜婚聖旨的時候是什麼心情暫且不說,反正德妃知道這個消息之後臉上的表情差點有點繃不住。
完顏氏的阿瑪羅察為什麼說是原·侍郎呢?
因為他本來是工部的右侍郎,努力往上爬的話說不定能躋身從一品甚至是正一品,結果羅察倒好,康熙三十七年因為當差不儘心被調至禮部成了左侍郎。
康熙三十八年更是“本事”了,因為隱瞞不報川陝嶽升龍和於養誌一事導致連降三級。
德妃:“……”
原本羅察一開始隻是一個右侍郎,德妃也不算看得上,畢竟二品官說低不低,但是說高也不高,尤其是那麼多皇子福晉當中,多的是出身好,阿瑪官職又高的。
結果羅察這個二品官還是過去式的,所以這叫德妃怎麼高興得起來?彆說什麼羅察他們祖上也有風光過,那都是祖上的事兒了,便是看三代,那也已經超過三代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