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兩邊身份來,林明雖是林海的侄兒,但早就出了五服。
林明的爹和爺爺身上都沒有功名,隻是平頭百姓。家中倒是有些傳下來的家產,一年幾百銀子收成,頗能過得。
似是文皎這樣大家夫人身邊的丫頭放出去,可多得是人家想聘請回家的。
這些大丫頭既然能得信重,必然是聰明靈秀,容貌也不差,還有管家才能。
更彆說娶了夫人們信重的大丫頭,就相當於在大家夫人跟前掛上號,有了靠山。
原著裡頭周瑞兩口子不過是王夫人的陪房,他家閨女還能和賈雨村的好友古董商人冷子興成婚呢。
冷子興得罪人,吃了官司,要遞解還鄉,周瑞家的都不當回事。隻和她女兒說到時候求一求王夫人二奶奶就完了。
這就是靠山的力量。更彆說現今林家可比賈家強出不少。林家夫人的大丫頭自然也更搶手些。
從家庭環境上來說,林明的父母文皎也見過,都不是那等刻薄人。
特彆是林明的母親和林明嫂子兩個,關係在婆媳之中還算得上不錯。
這就說明雙方特彆是林明母親心胸比較寬大,他家的媳婦不會平白受窩囊氣。
再有丫頭們若是和林明成親,自然還是會跟在自己身邊。婆婆妯娌遠在天邊,能有什麼委屈給她們受?
再從人品上來說,林家基因確實強大,這些族人的樣貌都還不錯。
林明年才弱冠,正是青春年少。他雖然不是千中挑一,容貌也頗俊美。
要說林明從前雖然有些自大的毛病,但這也是年輕人的通病,他本性還是聰明正直的。
再加上經過跟在陳嬤嬤身邊將近一年,他性子可比去年馮淵來時穩重得多了。
再看人看事,也不那麼眼高手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林遊帶著馮淵兩個已經把鋪子經營得不錯,文皎已經打算讓他們拿著本錢南北走一遭試試了。
再問過林明的意思,跟著陳嬤嬤大半年,他竟還喜歡上了在家裡當管家。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府中規矩嚴明,做事自有規章。侄兒在府裡如魚得水,甚覺自在。覺得比學著生意之事的時候快活得多。”
“出去行商做生意,雖然可能大有進益,但是侄兒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總比不過遊叔叔。”
“不如就在府中管事,用自己的長處效力。若是叔叔嬸子有什麼地方用得上,侄兒願意儘全力效勞。”
林明說這話的時候,文皎留心看他,果真是真心實意說的。
知道自己長處短處在哪是好,可是年輕人,總得多曆練些。若是一直在府裡,怕日後眼界窄了,再變成井底之蛙。
是以文皎和他說了這個道理,把他也塞到林遊馮淵的商隊裡頭。
讓他今年走一遭回來,若是真的不喜歡做生意,日後就在府裡給他找個差事乾。若是覺得還行,年輕人總該闖一闖。
文皎雖自己隻比林明大五歲,說起林明是“年輕人”來卻毫不心虛。
誰讓她是實打實的長輩呢。
本來文皎是打算等林明回來之後再給他說親事。
可如今既然要早早定下白霜的親事,讓她收心,現下林遊三個還沒出發,文皎便把林明直接拿出來給她們做備選。
對她們說了和林明成親的好處,還有林明本人“不求上進”的態度之後,文皎就把時間留給她們兩個去好好思考。
白霜既然決定好聽夫人的話,趕緊找個人定親,雖對林明沒多大感覺,還是認真思考利弊。
思來想去,白霜欲要開口,先看了白露一眼。
白露一聽再略想一想便知,夫人心裡的意思是林明最好配給白霜。
是以她不過低頭做個樣子。見白霜看她,便笑著對她眨眨眼,努努嘴兒。
就算心裡再沒什麼感覺,到底要開口談自己的婚姻大事,白霜還是紅了臉兒,幾度想開口卻說不出話。
文皎在上頭把她兩個的小動作看得一清二楚,見白霜不好意思說,笑道:“白露,你先出去,讓我好好問問白霜。”
她心裡頭也確實是想把林明配給白霜最好。
不說彆的,就說林明到底算是林海的侄兒。他兩個一成親,白霜就算是侄媳婦。
成了侄媳婦再打叔叔的主意,那不是白霜能乾出來的事。
若是自己親手挑選□□出來的人這麼沒有道德觀,文皎乾脆再彆要人服侍了。
除了文皎自己的私心外,她也確實是為白霜考慮。
林明雖然是家中幼子有些性子嬌慣,但並不是不能吃苦,隻是不愛出門,比較追求安穩。
這丫頭這個多想的性子,若是配一個就愛走南闖北的,隻怕她呆在家裡都擔心死了。林明這性子正好合適。
看白露出去之後,白霜緊張起來,文皎心中歎了幾聲,對她笑道:“你若是覺得林明還行,我就找個時間,讓你們兩個見上一麵,如何?”
白霜支支吾吾半日,紅著臉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