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成績還沒出來呢,說鄉試做什麼。”沈平也不知道自己這次院試科考能不能過,估摸著是能過的,但成績怕是在後邊,想要中了鄉試,怕是很難。
說起這個,他深歎了一口氣,感歎道:“這都考了這十五年了也沒考上,這輩子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你說我小的的時候怎麼就沒有童子舉呢,不然我也去考一個,說不得就能一下子考個舉人出來!”
沈平年輕時學習很好,覺得那時要是有童子科,他說不得也能考中。
“你可得了吧,就算有你也考不上!人家唐家娃娃可是從一歲多就開始識字的,你能比?”沈母揭他底。沈平念書晚,八歲才進的學,彆說二十三歲就考中了,但十二歲之前,四年時間也學不來什麼。
沈平笑了笑,很是滿足:“有個狀元的親戚也好。”
說起這個,沈母就來了興趣,問沈平:“你說唐家娃娃這麼麼聰明,要是咱們將來有了外孫早早的念書,是不是到時候也能參加童子科,早早的封個舉人進士?”
沈平頓了一下,望了眼女兒,這才道:“這也得朝廷到時候開童子舉啊,誒,這婚還沒成呢,孩子還沒影兒事,你想太多了!”
“那也不就這幾年的事!”沈母跟著沈平聊了起來。
沈姑娘想起了他爹曾經跟他嘀咕過的話,說是試過唐五叔覺得他經書學的很好,就是不知道為何沒有去參加過考試,裡邊怕是有什麼原因,甚至有可能一直不會去考。
當時沈姑娘就想,找個人好好過日子,不考就不考,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真有一點不太對的,不過她嫁過去後,總會有知道的一天,不急。
反正,就算家裡人真不讓考也沒什麼,有一個當官的侄子,這輩子連兒子都能過的輕鬆了。
唐瑾中了狀元封了官的消息從席家的喜宴上傳開,等這些人回去說起後,一下子四麵八方的很多人家都知道,都在談論著唐瑾和唐家的事,有的認識唐家人的,都會對著周圍人講起唐家的事,很快這事就傳開了。
而早上在被官府的趙榮送走的縣令應禹海與府尹萬茂通一路從縣城出發,在中午前就到達了李家村,這一路上,長長的隊伍就吸引了很多人,有臨村的都跟著看熱鬨。
等到了李家村村口,報喜的人鑼鼓敲起來,獅子長龍武起來,一下子就驚動了村子裡的人,有事沒事的都放下手裡的活兒跑出門來看熱鬨了。
“上回是唐瑾在什麼會上中了第一,這次怕不是又有喜事?”這是村裡不了解科舉的人沒記住會元名稱的。
“按這時間,是不是唐瑾殿試成績出來?也不知道中了多少名。”這是了解科舉的裡正心裡的疑問。
“誰家有什麼喜事啊,這麼熱鬨?”這是一時沒記起唐瑾事的人。
“又有舞獅的了,嗬,這次還有舞龍的,肯定是唐家的事,狗子,快跟我去看!”這是村裡看愛熱鬨的小孩叫兩伴圍觀的?
“……”
村子裡的人聞風而動,也有那在地是乾活一見能偷懶的給家裡爹娘喊一聲說去報信就一溜煙的跑了的。
到唐家去報信,推開了唐家門就向著裡邊衝,一下子被唐三爺給提著領子逮住了:“好小子,二門也是你進得?!”
雖是小男娃沒事,但裡邊女兒侄女平時都在,萬一看到什麼總是不太好。
“哎呀三老爺,你家乖乖可能又得第一了!我看到有舞龍舞獅的!”被抓住的興奮的直蹦。
唐三爺大吃了一驚,喜的聲音都發起了顫來:“第一?狀元?”
隨後,看到對方那有些茫然的樣子,才明白過來,這怕是對方隨口一說的,到底得了第幾還不知道,可既然有報喜的,那重了的確是沒問題的,連忙放開對方急步向著二門而去。
很快,唐家人都知道了,也都聽到了鑼鼓聲,跑到了門外看熱鬨。
又有人來告訴唐家人,這次也有轎子,肯定還是縣太爺來了,有兩抬轎子呢!
唐爺爺有些疑惑,對唐二爺道:“兩抬轎子,也不知道另一個來得是誰?”
“管他是誰,一會兒就知道了。”上次縣令來時唐二爺沒在,沒見著縣令,心裡很是可惜。
第二惠站在公公小叔們身後,又整理著自己的衣服,心裡緊張,不知道自己兒子這次考的怎麼樣,想著這次縣令要是問話,一定得好好回答,不能像上次那樣丟臉。
等著一群人到了唐家門口,鼓鑼聲停了,在唐家一大家子屏息的期待裡,報喜的滿臉帶笑的大聲道:“捷報,恭喜貴府老爺唐諱瑾高中丙申年童子科殿試第一名狀元!”
啥,狀元?!
一聽到這兩個字,了解這兩個字意義的唐家人都倒吸了一口氣,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
真沒有聽錯?真是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