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農工商,商人低賤,要是縣長看你不順眼,可以隨時枷號你示眾。
對方也沒有懷疑,應下來。
等他回來後一問情況,跟他爺信上說的一樣,沒什麼異常。
唐轉這才放了些心,覺得自己太過多疑,不應該懷疑祖父,心下很是愧疚。
隻是,他的不安隻是消減後被埋進了心底深處,不是完全消失了。
唐轉說不上來為什麼,隱隱覺得,不能讓第二惠去木饒縣,他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直覺,覺得他們要是沒有經過唐老爺子的同意就私自過去了,可能會出事。
在席子上躺了一陣,唐轉歎了一口氣,覺得自己想多了。他爺多寶貝他兒子他再清楚不過了,要真出了什麼事,不可能半點風聲都沒有。
他起來,回了自己的屋子裡,安慰第二惠去了。
夫妻嘛,怎麼可能不發生點什麼嘴角,兩人很快和好了。
長安的夫子也找好了,是個舉人,他們不用去課堂,舉人每天專門到唐家租的宅子裡去給他們上半天課,收費還極為便宜。
這是想跟唐家結一個善緣。
家裡下過場的男人,除了唐三爺外,其他人都過去學習了。
等唐老爺子的回信回來後,唐爺爺還是把唐三爺叫過去了。
無他,唐老爺子信上同意了在長安城買房子,並讓唐爺爺告訴唐三爺,要是再不好好念書,考不上童生,以後就彆進唐家祠堂了。
這話太狠了,簡直就是說,唐三爺要是考不上童生,就把他逐出唐家!
唐三爺一聽父親的話,一下子就收了不好的心態,去了長安認真的學習。
明年一定要考一個童生出來,不然會被他爹給罵死。
有舉人來家裡授課的好處就是,不但可以教唐二叔這個秀才,還可以教唐爺爺這些童生以及唐三爺唐二哥這種連童生都沒考上的人。
方便極了。
不過,唐轉回了村子裡。
家裡地位在村子裡再怎麼高,也要有個男人在,不然放一家子婦孺在誰能安心讀書啊。
唐爺爺本來是要自己回去,唐轉孝順,想讓唐爺圓夢,自己回去了。
他說:“我兒子都當官了,女兒都有了強大的靠山,以後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也都不愁,我又年輕,不著急這一時的。”
做為家裡的長孫,唐轉暫時放棄機會,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
唐家人這一讀書,就一直讀到了第二年院試前。
一家子十個男人,都去參加院試。
哦,有了舉人做夫子,唐三爺和唐二哥認真學習,進步很大,今年縣試的時候唐三爺和唐二哥下場了,他們都考中了童生。
唐五弟年齡還小,隻有十一歲,念書的時間不長,其他弟弟更不用說了。
一家子十個男人一起院試,真的極為難得,少數知道的一些人,都感歎唐家人讀書有天賦。
其實唐家人讀書也算是有天賦,能考中童生主要的是他們讀書時比一般人用心又比一般人下功夫。
陸續入場以後,等知道考題的時候,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題有些難,是截搭題,卻都練習過這一類的,不會摸不著頭腦。
隻是大家都有些擔心唐轉,怕他不會。
唐三叔題答的很是順利,交卷早,在門前等著放牌的時候,問同樣等候的一個同年齡的人:“咱們這是第幾牌啊?”
“第四牌,你沒聽到聲音?唉,我要是早交卷就好了。”
前三牌出來的人會有鼓吹手歡送,唐三叔聽了後笑了:“隱約聽到了,那時心思都在卷子上,也沒有關注。其實晚出來一點沒什麼,最重要的還是考試,卷子答好了會讓你是秀才,早出來一點又不會讓你中秀才。”
這人就笑道:“對於學習好的人來說是這個理,對於學的不好的人來說卻不同了,反正都是不會答題取不中,那還不如早出來一點湊個熱鬨。”
嗯……唐三叔也沒有覺得題有多難的,聽這人這樣說,覺得他應該是學的不好的那一類人,也沒再說什麼了。
“看你這樣子是答完了?你不覺得題難嗎?”這人問。
唐三叔應著:“是有點難。”
旁邊一個考生聽到了,便湊過來聊天,大家都說題難,唐三叔這才意識到,他覺得題不難是因為夫子講過這類截搭題。
而後,他就等到了唐四叔出場,一問,也不覺得題有多難。
這一年多教他們讀書的,是關中盆地這邊的本地人,不過他以前在贛省的白鹿書院讀了幾年書。
南方是科教大省,尤其是江浙,院試的題比起北方來要難要多樣。像這種截搭題,南方早就開始有了,北方有些學生根本就沒有遇到過。
與江浙相關而同樣出名的就是幾大書院了。因白鹿書院離江浙最近,很多江浙的才子都在白鹿書院求學,是以北方人想要考進才子紮堆的白鹿書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提學出題考院試科試,不是隨便出題,要以當地文教水平來出。要是文教好了,題要出的難一點,不然考不出優秀的;要是文教不好了,就不能出太難,不然同樣不好錄出優秀的人。
而這次秦省的提學,就是江蘇人,曾就讀於白鹿書院。
唐四叔說題不太難,就讓人側目了。
他們等家裡先後再出來幾個人後,他們繼續討論了一下考試。
等唐轉出來的時候,唐三叔一問,果然,唐轉並沒有遇到過這種截搭題,答的並不滿意。
陸續的,唐家人都出來了,便一起去吃飯。
吃完了飯,就回去休息。
等第一場發案時,大家都過去等著了。
有唐大哥他們在,唐爺爺唐轉他們就不用去擠了,找了個店坐著喝茶聊天。
發案的時間到了後,人群激動起來,唐爺爺他們也沒什麼心思聊天了。
“也不知道能中幾個。”唐四叔小聲猜測著。
唐三爺笑道:“還能中幾個,覆試出來後能中一個都算是好的了,秀才可不好考呢。”
唐四叔動了動唇,想說唐三叔學的也不差,比起唐二爺來進步快,應該也能中。
不過吧,唐爺爺在呢,說這話好像表明了唐爺爺考不中似的,就隻能安靜下來了。
唐大哥兄弟經曆千辛萬苦,終於擠到了前邊,認真的看。
唐二哥最先看到,激動的道:“我爺中了!哥,咱爺中了!”
唐大哥和唐三哥都看過去,果然看到唐二爺的名字唐沉。
再繼續看,唐三哥高興的叫起來:“我爹也中了!啊,還有我!”
“六叔也中了!”唐大哥激動。
“還有四叔!”唐二哥喊著。
“二哥你也中了!”唐三哥高興的很。
後邊的人聽著他們談話,不耐煩催促:“好了好了,看完快讓地方,你這個也中了那個也中了,你家是有十個人一起來院試麼?!”
這雖然是隨口一說,卻也有道理。一般來說家裡要真是有十個童生一起下場,那肯定也是興盛之極的大家族了,人口得成百上千了,他們鹹陽府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這樣的念書好的大家族。
“我家就是有十個人一起下場啊。”唐三哥轉過頭反駁。
“你急什麼,我還沒看完呢!”唐二哥同時也回了一嘴。
他們的心思也不在口角之爭上,不再說話,認真的找著家裡的名字。
最後發現,十個人裡,第一場中了的,有唐爺爺唐二爺唐三叔唐四叔唐六叔唐二哥唐三哥七人。
唐轉唐三爺唐大哥三人沒有中。
唐大哥有些失落,三人擠出去,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家裡人,唐爺爺他們一聽家裡人竟然初場中了七個,都很驚喜。
唐三哥小心的說:“我和我二哥我四叔六叔都在最後邊呢。”可能覆試過不了。
唐爺爺笑的開心:“後邊也沒事,能過初場就是本事,以後繼續努力,下一次院試說不得就過了。”
唐二爺對唐三爺說教起來:“讓你以前努力一點,你看,初場都沒過。”
唐三爺笑了,反而說的是安慰唐轉的話:“要是連我初場都過了,那不是讓兩個小的很沒麵子?”
第一場成績出來,中了的都急著參加覆試。
題還是偏難一點,大家都儘自己的努力答完了,難得的是,都發揮的挺好的。
等最終發案的時候,唐爺爺他們可都緊張的很,唐二爺坐不住了,在桌子邊走來走去,影響的唐爺爺也坐不住,圍著桌子轉圈圈。
不時的,向著門口張望,看唐大哥他們三個回來了沒有。
不一會兒,唐三哥亂著頭發興衝衝的跑了過來:“爹爹爹!你中了你中了!”
“真的?”唐三叔驚喜的站起來問。
“對,我爺和我二爺都中了!”唐三哥眼睛亮晶晶的,為自己的家裡人高興。
唐二哥這個時候也跑了過來,唐二爺已經拉住他問了,知道家裡真是三個人中了後,一個個高興的很,樂得哈哈直笑。
唐爺爺把唐大哥三兄弟都問了一遍,確定他們三個都看到了他們三人的名字不會出錯外,帶著家裡一群人去吃了頓好的。
吃完了飯以後,估摸著發案那裡人也少了,就過去看。
案前人並不多,能不費力氣的插過人群去看,當唐爺爺看到案上唐穩這個名字,當唐二爺看到案上唐沉這個名字,想起少年時的壓抑與不甘,中年時的沉寂與無奈,兩個人禁不住酸了鼻子,落下淚來。
這酸楚止都止不住,捉著對方的胳膊哭起來。
唐轉他們連忙勸了起來,旁邊有人還以為他們兩沒中傷心的哭了,看著唐爺爺的年齡有些同情他,瞬間覺得自己沒中不可憐了,至少他還能再考很多次,就在旁邊勸他這次沒中下次再考。
唐三哥在旁邊小聲的解釋:“我爺他們是中了高興的。”
勸解的人頓時鬱悶了,在旁邊看著唐爺爺他們哭過後又高興的對名字,然後發現,人家是兄弟父子三人齊中,立刻覺得自己才是真的可憐的那個。
中了舉之後,在府城還有一係列的事要忙,唐轉不放心家裡,帶著沈平和趙秀才一同回去了。
唐爺爺唐二爺唐三叔三人跟新秀才一起去見提學,舉行簪花禮,領秀才服,去入泮遊宮,好不風光。
在行簪花禮的時候,提學知道他們三個是一家的父子兄弟,家裡還有一個人在上一科裡中了秀才後中,當場寫了一副對聯送給他們:父子兩兄弟,連案共秀才。
看起來很簡單,卻是把這次院試和上次院試加這次院試的情況和結果都寫了進去。
唐爺爺與唐二爺榮耀極了,連聲道謝,什麼年齡大了考不中舉人的想法全沒了,覺得為了中舉他們可以努力到死。
圍觀的目光讓唐三叔更是意氣風發,感謝自己無數個日夜的努力。
唐家人中了三個秀才在縣裡引起了轟動,消息傳的飛快,大部分人都驚歎誇讚,更想要結交唐家,隻有極少數的幾個人很是鬱卒,對著家裡人報怨:“要是沒有唐家人,我說不得就中了,下次唐家再這麼多人參加院試,我一定不報名!”有唐家人下場,他越加難中啊!
他說這話時卻忘記了,沒有唐家人下場時,卻還有彆的後起之秀,真學的好了,怎麼樣都中,學的不好了,怎麼樣都不中。
唐爺爺處理完了這些事情以後,大家就一起回了家,到村口的時候遠遠的就見堡子的門大開,能看到很多人,走近了就能聽到人聲喧嘩。
大家這才想起來,這是縣上有人下來收夏稅了。
一到了村口,一大群拉著牛的推著車的堵住路的人迅速的給他們讓出了車能過去的地方,都恭敬的對他們打招呼。
家裡連中三個新秀才可是大喜事,十裡八鄉都津津樂道,對於唐家更是敬仰了。
唐家人把這喜事通知給了親戚,宴席辦的有些大,畢竟舉人不好考,這可能是唐爺爺和唐二爺這輩子靠自己掙來得最高榮耀了!
給唐老爺子那裡也早寫信了,他知道後也極為欣慰,教育著唐五叔:“你好好用功,咱們回去以後連中他三次案首,得個小三元!”
這麼不穩重的話從唐老爺子嘴裡說出來,可見他高興無比了。
唐五叔笑著應好,期待著早日回家,照著唐老爺子的吩咐給家裡寫了回信。
唐轉讀了信以後很高興,拿著信去給第二惠看:“爺說明年底或者後年初就回來。”
而後勸第二惠不要去木饒縣了。
聽到兒子快要回來第二惠很高興,又有女兒的婚事確實走不開,催促唐轉多去認識人,好早早的給三個女兒定下親事,這樣下次她就能跟著唐瑾去任上了。
唐三姐今年初終於定好了婚事,年底就要出嫁了。
有了希望,日子像是過的快了起來,又像是很緩慢。
第二年科試時,唐二爺的第一場過了,其他三人都沒有過,四人隻能等三年後再考了。
唐爺爺與唐二爺年齡大了,還是在努力學習,大家都在努力。
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家庭的興旺。
(第1部完結,第2部在專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