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第 68 章 【按照《晉書·宣……(2 / 2)

天幕出現在了大漢,已經有許多時日了,無論是對於皇帝和大臣還是對於漢朝的百姓都已經不算稀奇的事情了。但是道理來說,這也算是一個祥瑞,再加上天幕會透露後世的走向,所以劉徹本身就是比較關注的。即便是今天的宴飲,因為突然出現了天幕,於是便讓內侍將其中的內容一一記錄。

劉徹也是一邊擺宴,一邊關注著其中的動向。而讓他如此落寞的緣故,就是那句敬鬼神而遠之。夫子的原話自然是沒錯的,可是於他私心來講,卻是一直渴望於求仙問道的,他本以為這次天幕的出現會是一個機會,然而,天幕卻屢次改變了他的看法。

誒,這樣看來,自己倒也不必非要追尋那些求仙之事了。

【曹爽在接到了司馬懿的傳話之事,心中有點猶豫不決,但是他其實已經有點傾向於直接投降了。這個時候我沒有提到一個人,這個人也是曹魏有名的名臣當時九卿之中的大司農桓範。】

桓範於建安末年入丞相府,起先是在曹操的丞相府內任職。因為很有才學,所以逐步得到了進封。在魏明帝曹叡就已經擔任了上書,曹芳繼位之後正始元年更是被晉封為了大司農。

曹爽當初為了拉攏朝中的朝臣,又因為很巧的桓範正好與他同鄉還年長於他,所以一直對他禮遇有加,渴望將他拉入到自己的黨羽之下。但是桓範本身非常的清正廉潔,可能也是因為不太看得上曹爽兩兄弟的所作所為,所以和他們的關係一直不算太親密。

隻是在曹爽要陪同曹芳去祭祀先帝的時候,提醒了對方一句,大概是說讓他們兩個兄弟最好留下一位在洛陽,如果一旦洛陽有變,城門被關上了,那麼他們還有挽回的機會。可是曹爽並沒有智謀,他認為,自己大權在握,而且已經統領禁軍,沒有人敢這麼做,所以沒有聽從這個建議。

結果就麵臨了現在這個情況,司馬懿以太後的名義下令起兵,曹爽變成了完完全全的被動方。

【事已至此,現在呢桓範也麵臨了一個選擇。司馬懿想要讓他擔任中領軍之職,而他的兒子卻覺得皇帝現在就在城外,桓範隻要出城去投奔就好了,況且曹爽之前確實也對他不錯,如果今日的事情是曹爽贏了,桓範或許能夠得到更大的晉升。桓範原本是想要投奔司馬懿這一方了,但是聽到自己的兒子這麼說覺得也有點道理,於是轉而就去投靠了曹真。於是就非常遺憾了,他選錯人了。】

桓範離城走投奔曹爽的時候,其實還遇見了不小的阻力。比如當他走到平昌城門時,城門已經關閉。結果桓範謊稱自己是有詔書派遣的使臣,是奉命出城的,遇事理直氣壯的要求對方開門。守成的將領剛開始還有點懷疑,想要親眼看看詔令。

可是非常碰巧的是他正好是桓範曾經一手提拔過的官吏,礙於這層舊交再加上桓範當時的語氣非常的強硬,態度不容置疑。所以對方相信了,並且放他出城。

很遺憾,桓範失去了他最後一個保命的機會。

【他走之後呢,司馬懿也很快知道了這件事情,因為桓範和曹爽那些酒囊飯袋不同,還是比較有智謀的,甚至還一度有一個“智囊”的名號,所以這件事被司馬懿頗為忌憚。隻不過,曹爽這依舊我行我素,不願意聽從他的建議,反而是想要直接投降。】

桓範剛一到曹爽的身邊,就立刻的為其獻策,說道:“主公,為今之計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不過主公倒也不必心急。我這裡有一良計,還望主公笑納”

桓範如今已經將曹爽稱之為主公,這不僅僅是一個投誠的信號,也是,他知道如今至今一榮皆榮,一損俱損。已經沒有退路了。

果然,曹爽欣然點頭,可是問出的話卻是不成器的,他說道:“先生,快快請講。先生認為那司馬懿如今所說的可是有幾分真幾分假,倘若爽如今真的去投奔,還有沒有機會能夠保留現在的官職?”

桓範:“……”

他原本準備好的話梗在了喉嚨之中,這就像是一個臣子已經準備好了死戰,想要對主公秉明戰略,結果主公想的卻是投降之後能得到什麼待遇。桓範已經不免有些憂慮,現在這個情況,自己的結果還真的能好嗎?

然而,就像他想的是一次此退無可退,桓範還是獻祭上了自己的謀略:“大將軍何不如效仿□□故事,挾天子以令諸侯!現在主公要做的是先占領許昌,再將陛下帶到許昌,並且在許昌形成與洛陽分庭抗禮的局勢。”

“啪”這句話剛一說完,曹爽手中的杯子直直的墜落到了地上發出了一聲脆響,而他本人手指顫抖,就連嘴唇都微微發白。

“先……生,先生,你這是何意呀?”

猶豫害怕甚至不能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想他當初在京城洛陽執掌大權威風凜凜,當時的朝中無人敢違逆他的命令,可是如今洛陽的城門關閉,他卻害怕成了這個樣子。

是的,他確實是有謀逆之心,但是這也不妨礙他十分害怕,他想要的是通過了朝中的人手和掌控的禁軍逐漸控製宮闈,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然而,現在他的身邊除了有自己那個兄弟,其他的什麼人手一無所有。

他之前修築防禦工事征召人馬想要和司馬懿抗衡,隻不過是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實際上,在他心裡可沒有任何把握能勝過司馬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方已經許諾了,投降不會傷及他的性命,並且還會保留讓他做一個富家翁,這已經是頂好的條件了。

所以,他現在雖然明麵上還擺出想要與之一戰的狀態,實際上已經慌成了一個紙老虎。曹真害怕了,現在他以為最好的計策就是能在司馬懿給出的條件之上再拿到更多的好處,中等的計策就是趕緊去投降保住自己的一條命在,下等的就是……魚死網破。

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啊!

就憑他?曹爽對自己的認識還是比較清晰的,他哪有當初□□的那個能耐?否則也不會不但震懾住司馬懿,還輕而易舉的被對方裝病所騙了過去。

現在想什麼也都晚了,曹爽隻能不斷的搖頭表示拒絕,說道:“先生莫要框我了!爽在此之前,可絕對沒有任何不臣之心,陛下就是陛下,爽不敢做這樣的事的。先生若要幫我,不如作為我的使臣,前往司馬懿那替我講和,爽有來日,必報先生大恩。”

這話的結果就是桓範越聽就越生氣,這說的是人話嗎?他剛從司馬懿的贏下跑過來投靠他曹爽,結果這位還讓他自己去投降最好還能幫他講講和,他來這是乾什麼呢?

桓範強壓住自己胸中的鬱悶,他看曹爽這個樣子,看來是無法從他這裡說服了。

於是他又對了曹爽的弟弟曹羲,說道:

“唉,你們這些世家子弟也是從小就讀書,怎麼養成的如此不明事理呀?如今的天下大事,還看不明白嗎?現在不是我們想要怎樣,是當前的局勢就要我們這麼般。你們是曹家的宗室子弟啊,若是彆人犯了如今之罪或許還能留下一條命在,可是像你們這樣的人如果失敗了真的能過上普通平安的日子嗎?司馬懿那話就是承諾了百遍,都是不足以相信的。可是你們現在的手裡有天子,他司馬懿是以太後的詔令行事,你也可以扯著天子的旗號,這誰敢不從?”

桓範這份言論發自肺腑,講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可是曹羲偷偷的抬眼看了看自己的哥哥,轉瞬便沉默不語了。

桓範再次去試圖說動曹爽:“現在隻要到了許昌,我們兵器足夠,還可以調動那邊的人馬。至於糧食問題,隨身攜帶了大司農的官印,隻要憑借它,我們就可以的調動糧食,一切都不足為慮。而且從這出發到達許昌,隻不過是兩天兩夜的時間,主公,您難道就不敢賭這一把嗎?”

可是就算他話說到這個樣子,曹爽依舊是一言不發,沉默不語,最後,從天黑守到了天亮,終於決定了……直接去投降司馬懿。

【既然已經決定了投降,平日裡權傾一時的曹爽終於發現了自己的身段,他向曹芳通報了司馬懿當初寫下的奏章,還親自請求曹芳下詔書免除自己的官職,並且按照了司馬懿的所圖,把曹芳送回了洛陽宮中。不過後來的事情我們提前都說了,司馬懿呢最終還是沒有守著自己的承諾,反而是將曹爽夷三族了。也不知道臨死之前曹爽不會因為自己當時投降的那麼痛快而後悔,倒是可憐了桓範,白跑一趟卻因此丟了性命。】

【而高平陵事變雖然說短期來看對曹芳的政權有利,但是事實上,在這件事情之後魏國曹家宗室子弟在朝堂上的市裡基本上都被司馬懿所剪除,反而是司馬家占了一個大便宜。而後來的事情,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因為對曹芳有所猜疑,於是廢了曹芳,貶曹芳為齊王。反而又立了曹髦為帝,作為臣子,可以廢了帝王,真真是有點像是當年的霍光了。哦,司馬昭參與了這次決策的謀劃,還因此獲利晉封為高都侯。就是那個諺語裡“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馬昭。當然,這個皇帝最終也沒做長久,司馬昭弑君又一次改立新帝。最後,他的嫡長子司馬炎逼迫皇帝禪讓,建立了晉朝。像不像是曹操與曹丕的舊事?】

【魏國國祚,短短47年。】

【司馬昭滅了蜀漢,司馬炎就滅了東吳,三國正是結束。可悲可歎啊,三國鼎立,最後卻被司馬家摘了桃子。】

【好了,大家再見,本期三國就到此結束了。】

魏國國祚……四十七年?

天幕上光華隱去,許昌卻突然發生了變動,本來就是一個不小的雨季,卻因為天幕降臨而延後,可是這雨還是要下的。

風起雲湧,烏黑的夜空被大雨澆透,狂亂的電閃雷鳴聲伴隨著瓢潑般的大雨,傾盆而下,整個許昌都沉浸在這片暴雨之中,一道閃電劈過天際,劃破了夜空,緊接著,又是幾道驚雷炸響。

“咳咳……”

曹操重重的咳了一聲,血跡便沾染到了帕上。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這個圖謀天下的梟雄都不禁受到了打擊。

像是刻意要配合他一樣,“轟隆”一聲,又是一道驚雷落下。

“這天下逐鹿,如今到底身死誰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