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下,李隆基看到最後一幕,久久失神,驚訝得不知怎麼辦才好。
讓天下的人都看到因為皇帝一人的決策失敗,使原本的太平盛世,一下子被顛覆,叛軍直逼京師,一度讓帝都淪陷。
無論怎麼來說,這都是他的失職。
天降噩耗,君主失德,民心大亂。所以上天才會降下如此征兆。
這似乎是可以預感到的結果,然而李隆基突然有一瞬間無能為力,他大可以下一道詔令,嚴禁天下朝臣與百姓議論天幕,把此事標榜為妖異之說。
雖不見得能真正的壓製住,但是庶人其實最是安分的,除非真的天降大災,民不聊生。大多數的太平年月,不會有人真的想要謀反。
該防的反而是那些士人,你指不定這些人為了求利就會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作為君王,本應該是最恨這種事情的。所謂帝王心術,喜怒不形於色。可是現在天幕上種種展示的一切,卻將他作為一個帝王所有的過錯都鋪展開來,任由眾人分說。
他最不知道天上是否真的有仙人。
但是至少在人間,他還是普天之下最大的君王,他可以號令一切。或許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摒棄壓製,隻要上天沒辦法真正降罰於他……
李隆基從來是不怕報應的,從他奪位開始,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彆說什麼大伯姑母堂姐,就連他那個懦弱的父親,隻要有誰擋在他的麵前,他都可以一一掃清障礙。
可是這與掩耳盜鈴何異呢?
他當初當登臨至尊的時候,應該是真的想要恢複大唐的盛世啊。難道等到他的晚年,他就真的變得這樣的荒唐不堪麼?
李隆基藏在袖中的手微微捏緊,思慮半晌才突然成沉吟道:“傳召諸位大臣進宮議事。”
武則天仰望天幕,忽然莫名地有點想笑,又陡然察覺到幾分悲涼。
她輕輕低語道:“李……隆基?”
對了,是她那個聰明的孫輩。至少比她那些不成器的兒子要聰明多了,也難怪他最後會成為天子。
隻是原來在她百年之後,這天下江山終究還是還位於李唐了?
人有的時候就是奇怪,明明過去的日子那麼難挨,可是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的時候,還是會不斷回憶那些在苦難之中度過的年少。
她曾經也隻不過是太宗宮中的小小才人,能有如今這般造化,女子登基為帝本是千古未有,按理來說,也應當滿足了。
可是野心家就是這樣,嘗到了權力的滋味以後,誰又能輕易放手呢?大周,這是她開創的一個朝代,作為開國之君,她自然想要把自己王朝延續下去。
可是礙於種種原因,她也曾一度想要過放棄。
但是現在……
原來李唐的後人上位之後,這天下竟然還會有一場大難降臨。地位正與不正,重要好像又不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