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2 / 2)

稽首禮本應該是臣子朝拜天子最為隆重莊嚴的大禮,跪下的同時雙手應該同時作拱手狀拜倒在膝前。然而李旦卻因為緊張不敢抬頭,再加上腳下一滑,整個人就好像是趴在地上,頭死死的埋在地裡,還從中顫顫巍巍的說道:“臣拜見陛下。”

李隆基剛見到這個情況,下意識的反應就要去扶父親,然而,李旦不但不給他機會,還用眼神示意他趕緊跪下。

他沒有辦法,隻能看著父親模樣狼狽的趴在地上,趕緊緊隨其後行稽首禮道:“臣拜見陛下。”

高位置上端坐的武則天見到這一幕原本不錯的心情,瞬間染上一些陰霾,就連原本要說的話都已經忘了,隻是淡淡地哀歎一聲。

見到高位上的母親歎氣,李旦更是嚇得失魂落魄,急忙的解釋起來,道:“幼子惶恐於陛下的威儀,一時間顏色失態,衝撞了陛下,並非有心之舉。且請陛下寬恕與臣下,臣回家必定嚴厲管教於此子,先請陛下寬恕幼子無心之過。”

他一麵說著一邊又輕輕扯了扯同樣跪在地上的李隆基的衣袖,小聲地喚了句“三郎”。

這樣的小動作,自然逃不過武則天的眼睛,現在殿內宮娥內侍具在,他如今已經恢複了親王之尊,卻仍然如此不顧念臉麵。

她對自己的這個兒子莫名的更加失望了起來。

李隆基不得不配合父親,說道:“回陛下,臣……”

他稍微猶豫了一下,這次卻是該換的稱呼,再次說道:“祖母,孫兒已經許久未曾見過祖母,因而擔心起祖母的身體,故而剛才一時失態,還請祖母諒解。”

此言一出,李旦恨不得緊張到屏住呼吸,他趕緊伸手去捂住李隆基的嘴,繼續解釋道:“陛下,三郎年幼,他絕對沒有妄言陛下壽數之意,絕對沒有啊,請陛下明察。如果陛下要罰,臣願與三郎一同領罰。若是,

若是,陛下實在發怒▋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臣願意再次革去爵位,永不入洛陽……”

本來武則天聽到李隆基那段話心中泛起一陣喜悅,正想要換這個孫輩到自己身邊來說說話。然而,李旦的話卻再一次讓她麵色陰沉起來。

還是在旁邊的上官婉兒適時出言提醒道:“陛下,今天並非是朝會,何必如此動怒呢?豫王如今也已是親王之尊,一直跪著恐怕也不太……”

她並沒有把剩下的話說全,可是武則天這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

武則天也是有有意借著天幕之事從身邊這些小輩兒裡挑選有才能之輩,同時也是修複一下關係。到底不好鬨得太難堪,於是她讓上官婉兒。先行離開並屏退了其他宮人。

她最終隻是再次重重的長歎了一口氣,道:“也罷了,起來坐下吧。”

李旦由於剛才跪的用力過猛,感覺雙膝一陣疼痛,就哪怕已經坐著得時候,還是感覺的彆一陣扭。他依舊低著頭,一句話不敢說。

武則天本來都不想再和他說些什麼,可是看著他這副模樣,頓時湧出一陣惱怒,道:“正經朝會,你從來都稱病不來。反倒今日也不是在朝會上,又何必用臣子進諫天子的禮節。看看你這都成什麼樣子,草木皆兵的。你不妨喚我一聲阿娘,要是孩子都隨你的樣子……”

“阿娘……”

武則天這樣說完之後,李旦卻更緊張了,趕緊再次拱手肅拜說道:“阿娘,兒子無能不孝,讓阿娘憂心了,還請阿娘莫要怪罪。三郎更是年幼……”

“啪!”還沒等他說完,武則天重重地將桌上的鎮紙重新拍在桌上,“朕今日確實不該叫你來進宮,你還是且在一旁不必說話,我與……”

“嗯……”武則天略微的想了一下李隆基的名字,“阿瞞,你到祖母這裡來。”

徹底選擇不搭理李旦之後,武則天倒是已經覺得自己舒坦了不少,她抬手喚李隆基來到自己的近前。

十二歲的小少年確實遠遠比他的父親會察言觀色,聽到了這個熟悉的小名被喚起。

他眼神一亮,趕緊起身來到了祖母的身邊說:“祖母還記得孫兒的小名。祖母這次叫孫兒過來是為了什麼事呢?”

武則天把他攬在懷裡,麵上泛起一陣喜色,笑道:“祖母當然記得。這次祖母叫你來啊,不過是一件小事,天幕現世,此事為我大周的祥瑞。不知我的小孫兒阿瞞也看到了嗎?”

李隆基沒有想到武則天一上來就問這個問題,到底還是小孩子,剛剛他準備好的一些說辭現在就是一句話也說不出。

李旦乾嘛還要上前遮掩說:“阿娘說笑了,兒子如今每天在家閉門謝客,哪知這世道上的事啊。三郎更是不過一個小孩子,他哪裡懂這些?”

武則天的臉上閃過了一絲不悅道:“我是在問三郎,三郎來說。”

“回祖母的話,阿瞞,看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