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光斜靠在炕上看清音到處翻找銀錢,臉上露出深深的笑意,這還是第一次見她身上有了煙火氣,以前的她,如高嶺之花,來去匆匆,又聚少離多,如今兩人在這異世重逢,還有幸做了夫妻,叫他歡喜之餘,也更加堅定了此生定要讓她過得幸福美滿,不叫她吃一點苦。
不大會兒,清音在牆角、磚塊底下、炕沿、房梁、嫁妝箱子等處,各翻找出了銀錢若乾。
看著擺放在炕上的幾個陶罐,還有用油紙包裹起來又塞進荷包中的這些東西,兩人對視了一眼,這顧家的家底有點多啊,雖然還沒打開來看過。
“打開看一看吧。”顧承光率先道。
他翻了一遍原身的記憶,並沒有想到這顧家有何特殊的地方,隻能看看這些東西裡有沒有什麼線索。
清音嗯了一聲,先打開陶罐看,陶罐不大,就是家裡用來裝鹽醬等物的普通陶罐。
第一個裡麵裝的是滿滿的黃銅錢,目測得有五十貫錢左右。
第二個裡麵放的是銀錠子,這就多了些,她沒數,先放在一邊,又打開油紙包:好家夥,裡麵竟是銀票,還有茂豐錢莊的彙票!看日期應是公婆在離世之前存的。
她粗略看了一眼,遞給顧承光,沒管他的若有所思,繼續翻看其他的。
剩下的裡麵都是些小額銀票了,五兩、十兩的,不算彙票和大額銀票,隻這些現銀現錢差不多就有近千兩了。
饒是兩人都沒差過錢,現在看到這些,也都震驚了:這,這顧家怎麼也不像是普通農家吧?
“那個陶罐裡是什麼?”顧承光已經收了麵上的若有所思,指著那個她剛剛沒有打開的陶罐問道。
清音的目光移過去,剛剛連著打開兩個陶罐都是銀錢,她就先打開荷包看了,這會聽他問及,又打開陶罐來看,見裡麵是幾個用油布包起來的東西,她小心地拿了出來。
一個長條狀的,看起來很像是書信等物,她檢查了一下沒什麼問題,就遞給了顧承光,又打開一個,裡麵是些契書,家裡的地契和田契在公婆離世的時候是都交給了原身的,還在炕櫃裡頭鎖著呢,這裡的都是他們顧家從前沒出現過的契書。
清音看到上麵寫著“平江府”字樣,猜測應是府城那邊的地契和房契了。
她看向顧承光,顧承光微微笑道:“彆擔心,不是什麼大事。”
他剛剛恍惚著好像記起原身小時候曾聽父母提及過,有機會要回平江府去的事,雖然還是猜不透,但這些東西肯定是家裡的東西,不是偷搶得來的,他心裡其實有了個隱約的猜測。
清音聽他這麼說,也想到了一種可能。
桃溪村是雜姓而居,村裡就他們一家姓顧的,這並非什麼奇怪事,之前沒有想過這點,現在看到這些東西,也大至能猜到些許了,顧家是從彆的地方遷居過來的,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在古代,若非是發生什麼天災人禍之類的大事,一般人是輕易不會背井離鄉,遠離故土的。
再加上顧家的房屋布局十分精巧講究,從院子外麵看是比村子裡其他人家要好上一些的青石磚院,裡麵卻布局明朗敞闊。
正屋三大間,中間堂屋作待客之用,兼飯堂,東屋本是原身公婆住的,他們過世後到是原身夫妻在住,也就是現在清音和顧承光在住的這間,西屋作了顧承光的書房。
左右廂房共七間屋子,東廂住了顧長鬆和顧長林兩家,西廂住著顧槿和顧長柏,各占一間屋子,一間本是長女顧榕出嫁前住的屋子,現在空著以備她什麼時候回來住個一天半日的,隻是從沒用上過。
原身夫妻也是想著這間就等幾個娃娃大了分屋睡時給他們留著,所以至今沒怎麼動過,平日裡偶爾用來放放東西。
還有兩間靠近大門的屋子,一間放了雜物,一間是廚房,廚房略大一些,後頭堆了不少的柴禾。
洗漱曬衣都在後院,後院有口井,還養了些雞,種了幾分菜地,常用的小菜伸手就能夠著,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