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興家紀事(16) 求收藏~(2 / 2)

聽到這些,清音笑了笑,看來劇情的影響也很有限啊。

接下來她就隻關注村子裡的陌生人,還交待家裡人看好幾個孩子,尤其是顧槿,還是不能出門去。

對此,顧槿都快習慣了,在家跟著清音學習刺繡,清音見她有些靈性,就把原身那條顧槿十分想要的貓兒戲蝶帕子給了她。

苗氏和王氏看到清音繡出的那些成品,眼睛都直了,要不是兩家的女孩子年紀還小,恨不能求婆婆也教一教她們。

……

夏收結束也進入七月了,顧承光的身體也被清音調養地漸漸康複了,隻是為了不讓人懷疑到清音,他對外表現出來的並不十分健康,卻也是每天都在慢慢轉變的。

家裡人日日見他,倒也不覺得他好得太快,反而習慣了現在爹不再動不動生病,都寬心不少。

顧承光雖然有原“顧承光”的記憶,這段時間也是常常複習四書五經,但到底沒上手作過文章,所以他好了之後,幾乎是手不釋卷,清音隻要一有空就得提醒他注意休息。

這期間顧承光也親自坐著馬車去了一趟縣城,他雖隻是童生,卻也是有同窗的,因為年紀在那了,又有家有室,所以便是家裡有銀錢,他也沒有選擇進縣學讀書,隻拜訪了從前的先生,送了厚禮請他指教。

對方也不過是老舉人了,是知道顧承光本身情況的,對他也多有可惜,再加上收了厚禮的份上,對他倒是不吝指教,此人並不迂腐老邁,顧承光也很慶幸沒找錯人。

院試主考經義、策論、詩賦、雜學等,顧承光出身架空民|國,這些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他與前世的清音一樣出身於書香世家,所欠缺的不過是對這個時代時政和律法等相關知識的了解,這些都要靠他自己的努力了,家裡人都幫不了。

清音能幫他的也就是為他製造一個舒適的讀書環境。

為此,他們全家商量……當然是清音與顧承光一致拍板決定的:院試是在府城平江府考,以後的鄉試也是在平江府,所以他們決定要在平江府買個宅子。

如果顧承光一路順利的話,他們至少也得在平江府待上一年左右,租房子住肯定是不劃算的,不如買個宅子,這年頭府城的房子是肯定保值的,到時不住了,再處理掉就行了。

清音沒提錢的事,他們還有一支靈芝沒賣,怎麼都夠買房了,而且還能買個不錯的院子,主要還是趁著現在提前過去,不然府試一到,房子估計不好買,有些人可能想先賺上一筆再賣,那可不行。

對此,幾個兒子雖有些猶豫,但他們最後還是傾向於買房的,要知道這可是府城的房子,有了房子,不管怎麼說都有安全感。

隻是不知爹娘是什麼打算,買了房子誰跟著去,是個問題。

不過沒等他們糾結,顧承光就宣布,他們娘肯定要跟去照顧他的,對此,三個兒子自是沒有意見,沒看這兩個月,爹的身體都好了那麼多,也沒有再生病了,這確實都歸功於娘的照料。

“房子的事等去了府城再說,我跟你們爹商量了一下,決定帶大郎和槿兒一起先過去,當然,如果你們爹順利通過了院試,到時二郎你再帶著家裡人去府城與我們會合,這事交給你,我放心。”

顧長鬆畢竟是老大,跟在身邊曆練著也說得過去,隻不過怕老二有意見,她又多說了一句,還拿出了十兩銀子交給他。

“這錢留在家裡花用,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就托人帶信給我們,還有,幾個孩子務必都要看好了,我可不希望看到他們哪個嗑了碰了,哼!”

要不是怕照顧不過來,她還真想現在就把人都帶走,說到底還是擔心汪三妮記恨顧家弄出什麼幺蛾子來。

想到汪三妮,清音眯了眯眼,自從上次人參一事後,汪家就抖起來了,都知道他們家發財了,親近不親近的,認識不認識的都上門去借錢,弄得村子裡烏煙瘴氣的,要不是這樣,他們也不會這麼急著要走。

……

想到這裡,清音又忍不住扶額,光想著這些雜七雜八的事了,怎麼把原身的大閨女給忘記了!

反正離走還有兩三天,準備明日一大早就叫顧長林帶上東西去看看妹妹,她身為丈母娘不好親自上門去,這事得記下來。

對汪三妮,怕她這幾個月鬨出什麼事來害顧家,她準備走前給她下點藥,委屈她躺上些天,等顧家都搬走了再說。

苗氏和王氏連忙應下了,以後他們就是府城人了,自家的孩子就是少爺小姐,自是要好好看護的,更何況娘一直很在意幾個孩子,她們更加感激,都一一應下。

顧長林雖然心裡有些不舒服,娘使喚大哥明顯比他多,但對他也沒有無視,甚至也很看重他,想想大哥是長子,再多的不甘也隻能先壓下,爹娘的話不能不聽,於是接下銀錢道:“娘放心,我會看好家裡人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