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吾國萬萬年(13) 求收藏~(1 / 2)

農院跟物研所的方向是相反的, 所以路程有些遠,騎車過去不現實。

好在物研所這邊有公交車,中間隻要轉一趟就行, 相對來說還是方便的。

清音轉車時,順路去取了之前托物研所裡的人幫忙采買的東西。

這個時候物資已經開始稀缺了, 不過有錢總能買到足夠多的東西。

清音托人買的都是比較實用的肉罐頭、麥乳精、奶粉、奶糖、朱古力、細糧等, 算是目前市麵上比較緊俏的好東西。

她在物研所裡當然是有工資的,但平時吃住都在所裡, 錢根本就花不著, 而且有些東西她空間就有, 肯定是不缺物資的。

但空間裡的物資都是不好拿出來作救濟用的, 一來救不了多少人, 於整體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救不了根本。

二來也不適合,空間裡的東西, 品質賣相各項都與這個時代的東西差異極大,她可不敢小瞧了這個世界的人。

她始終謹記, 但凡做過, 必有痕跡。

這也是她為什麼能安安穩穩好好活到現在的最大原因。

清音提著沉重的布袋,心情也沉重起來, 災荒會越來越嚴重……

希望人工降雨那邊給力點,如果能想辦法通過某些途徑,從外麵弄幾批糧食進來就好了……

可惜她現在無法離開物研所的視線太久, 不然就麻煩了。

希望負責出口輕工業事務的商務部和外貿部那邊, 都能更給力點……誒,有點犯愁,若能早幾年穿過來就好了。

……

付永康在上課, 清音就先去見了陳教授。

有段時間沒見,她發現陳教授整個人消瘦了許多,不過精氣神挺足。

“你怎麼有時間過來了?”陳教授示意清音隨意,讓她自己倒水喝。

清音也沒客氣,放下東西就自己倒了一杯水,又給陳教授的杯子裡添滿水:“這兩天正好有時間,就想過來看看您和表舅。”

“來得正好,之前你的那篇關於人降雨的報告上麵批複了,聽說再過半個月左右就可以在旱情最嚴重的幾個省份實施。

不過前幾日我聽一個老朋友提起,其實他們已經在小範圍內試驗過了,隻是航空那邊又提供了新材料,需要再改進一下設備,說是可以事半功倍。”

陳教授說起這事,臉上笑容又深刻了幾分:“我也不問你在物研所裡的工作內容,不過老周那邊也沒少聽到風聲,來我跟前念叨過好幾回了,說我留不住好苗子。”

陳教授說著,搖頭無奈笑了起來,顯然是極高興的。

工作內容確實不好透露,清音就含糊了一句:“過去以後充實多了。”反正沒閒著。

“好,好。”

在老教授眼裡,人沒閒著,就是有事乾,說明她乾得好,這樣他就更放心了。

清音又叮囑老教授道:“您平時也要多注意身體,現在雖然物資短缺,相信不會太久就能好起來。我隔段時間讓人幫忙送點吃的過來,您不要推辭,就當是給學生一個機會,儘一儘心意。”

陳教授明白她說的是之前來農院和遷戶口的事,知道她是個感恩的好同誌。他並未拒絕,主要也是知道拒絕了沒用。

雖然她跟在自己身邊的時間不長,卻也知道她是個什麼性情,對研究的態度那是更沒的說。

接受了她的好意,又叮囑她要量力而為。

按說農院怎麼也比其他地方強上些,有實驗田,糧食不能說夠,但肯定比其他單位要好上些。

他收下這些東西一來是安學生的心,讓她能更好的投入到研究當中去,不要牽掛外麵這些瑣事。

二來也是農院裡有不少學生還有家屬,確實是很缺這些營養品,他力所能及之餘也想幫上一些。

自然是要以學生宋清音的名義為之。

清音知道陳教授很忙,也沒打擾他太久,很快就告辭離開,去找付永康。

付永康之前就聽說了她過來的消息,知道她先去了陳教授那裡,就回辦公室收拾東西回住所,順路又去食堂打了飯菜。

這會見清音還提了包東西過來,不由問道:“陳教授沒收嗎?”

清音把東西放在桌角:“留了一半,這一半讓我帶過來給你。”

其實她硬是給了陳教授三分之二,這也是考慮付永康隻有一個人,陳教授家裡人較多些。

付永康邊給她倒熱水,招呼她吃飯,邊道:“我一個人吃食堂能吃飽,不需要這些東西,你帶回去自己吃。你身體不好,該多補養補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