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古代逃荒記(2) 求收藏~(1 / 2)

整座城的人一下子死了大半, 原身卻萬幸再次活了下來。

她以為到了此時,所有災難總該都結束了吧,卻未曾料到, 這些都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瘟疫過後, 氣溫開始急速轉冷,一夜之間就凍死了許多人。

原身就是那被凍死的人之一。

她到底是個年紀不大,吃喝能夠將就忍耐,可是天災卻是人力所不可抗拒。

她死後才發現,大降溫之後沒多久, 就開始乾旱, 田地裡的水迅速退了, 但土地因乾旱而開裂, 硬如堅石,仍是種不了莊稼,如此就又餓死了許多人。

再後來她隻記得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王先後起義造反, 天下烽煙四起。

死了更多的人, 她甚至慶幸自己早已經死了,因為她就算活著,也活不了太久,不是餓死就是被殺,甚或被人吃掉。

這樣想想, 在睡夢中凍死, 似乎也沒什麼了。

原身死時的年紀不大,卻是個真真正正的明白人。

她沒有許那些濟世救民的宏大願望,她隻有一個小小的心願,那就是想要活下去, 活到所有災難之後,然後儘可能的長命百歲。

她想要長大。

……

看到這裡,清音真的很心疼原身。

如果不是接收了她的記憶,她根本無法想像一個才十來歲的女孩子,在這樣的時代,是怎麼樣在逃荒途中獨自堅持一兩年的。

她不由捂住心口,心中默念:好孩子,放心吧,我一定會讓你平安長大,要你長命百歲。

這一晚,穀家人果然又沒給她送吃的。

清音也不想吃那隻餘清湯寡水的野菜湯,她靜靜等穀家人都收拾睡下了,就開始琢磨接下來要怎麼做,具體從哪裡入手。

還有幾日就到原身前世被賣的時候了,她當然不可能坐等著被穀家人賣掉。

她想到原身在離開前去廚房裡喝水時聞到的燉肉香味,以穀家人後來的怪異行徑來看,那燉肉香絕不會是原身的幻覺。

有可能此時,或是更久以前,這個家裡就已經有人發生了變化,或是直接換了芯子。

是的,清音更偏向於穀家有人重生或是得到什麼機緣金手指了。

疑點不少。穀家人早早就上了山,占據到有利地形,想來應是早就做了準備,知道洪水要來。

提前知道洪水要來,且知道那座山頂相對安全不會被淹,恐是有人早就知曉此事,所以這人不是重生就是穿書。

要是純穿越,即便懷疑這接連下了一個多月的暴雨,也不會這麼篤定洪水必來,也就下不了那般大的決心搬離家鄉,且還這麼巧,搬到那座高山上去。

要知道在古代,人離鄉賤。不到絕境,一般人是斷不會拋家舍業離鄉背井的,尤其是穀家這樣的,沒多少家底的小民人家。

在原身的印象中,穀家確實相當的窮。總共隻有土屋四間,茅草間兩個,帶著個矮籬笆院,另有薄田十來畝,積蓄未知,但這筆數肯定不會多,因為很容易就能算出來。

如無其它橫財或遺財,那麼,這就是他們一大家子現有的全部資產了。

即便是這樣,這些東西也是穀家全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能夠願意拋卻這個根本,早早躲上山去,沒有足夠多的好處打動,如糧食錢財等,是絕不可能說動這一大家子離開的。

可想要獲得糧食並不容易,彆說他們這麼個偏遠小山村了,現在就是鎮子上,縣裡的糧食也都不甚豐足。

因為本地貧寒,且還未秋收。

糧食來源不可能會是買來的,一來糧食一多肯定會弄出動靜,也得有地方隱藏啊,但天天在家的原身就從來沒有聽到過這種動靜。

也不可能是晚上她睡沉了沒聽到,因為自打原身父母去世後,原身就格外警醒起來,每晚都不敢睡沉實,就怕有個什麼萬一。

再者說了,以穀家人的品性,帶著糧食上路去逃荒,怎會不露痕跡?露了痕跡,又豈會不被人給盯上?

被人盯上,又豈會有他們後來在山上時的一係列動作。

二來買糧需要銀錢,那銀錢又是從何而來?

憑穀家的家底,根本就不可能有餘錢買糧。

更彆說是吃肉了。

可是最重要的問題來了,他們明明都有糧有肉吃了,為何還非要賣掉原身不可呢?

真的隻是因為穀家老兩口厭憎原身這個“克”死了父母的孤女?

嗬!恐怕不止如此吧。

原身當時不明真相,後來也沒有機會好好想過這個問題。

但清音卻直覺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她想要弄清楚原身當初被賣的真正原由。

這也是她沒著急離開穀家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