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大結局之後(1) 嫡庶有彆(2 / 2)

原來係統這裡還另有隱情。

要是原身還在,她是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竟是一本小說中的人物,準確來說,是女主。且還是他人眼中的原女主。

這本名叫《皇後謀》的小說,是一本古風古韻,正劇風格的古言大女主文。

以堅韌聰敏的女主崔清音的生活為主線,講述她從名門千金,嫁與親王世子為妻,後無奈卷入奪嫡之爭中,受儘苦楚,於是被迫暗中謀劃。

輔佐夫君從一介親王世子,一步步走上巔峰,登基為帝,而她也成為母儀天下的一代賢後。

其中主要涉及宅鬥,官場,宮廷,權謀等。

這本小說從原身及笄時開始講起,到原身封後結局。

崔淑音這個原身的庶長姐,在書中不過是個著墨三兩筆的邊緣人物,連炮灰都算不上。

這都得益於書中所設定的禮法規矩。

——禮法宗法都有規定,有嫡長子在的情況下,庶出則無繼承權。

甚至家中有爵位,沒嫡子的,隻能過繼嗣子來繼承爵位,庶子則不能承爵。

——就是這般嚴苛。

書中所寫的奪嫡,其實是意外狀況,本來朝中有中宮所出的嫡長子在,庶出皇子心態都很閒魚,縱是有些小心思,也都不會擺到明麵上來。

中宮嫡長子在滿八歲時,就被封了太子。

可惜的是太子因病身亡,剩下的全都是庶子。

皇位當然不會在有其他皇子的時候,過繼宗室來繼承。

這就意味著,所有活著的皇子都有了繼承權,這才引發了後來的奪嫡之爭。

崔家是世家,更講究嫡長子繼承製,隻要有嫡子在,就沒庶子什麼事兒。

有些人家不甚講究的話,最多是嫡長子繼承七八成家業,其餘兩三成分給其他兄弟。

這其中,仍是嫡出占大頭,庶出所占份額極少。

庶出地位低下至此,朝野內外,嫡庶分明,一般人家隻要規矩立的好,是絕對亂不了的。

崔家後來之所以改弦易轍,就是因為家中出了異數。

怎麼的呢?

庶長女崔淑音被人穿了。

崔淑音是崔家的庶長女,崔父與崔夫人相差了好幾歲,成婚較晚。崔家就給崔父安排了通房。

崔淑音和崔一郎的生母洪姨娘,就是通房出身。

當初她不過是個從外麵買進來沒幾年的小丫鬟,因長相出眾被府裡挑中去伺候崔父。

洪姨娘身份低微,心機頗深,怕將來出身高門的主母進門後,會拿她們這些近身伺候的丫鬟開刀,便偷偷倒掉避子湯,等懷孕六七個月時才叫人“發現”,彼時崔夫人才剛進門不久。

按當家崔老夫人的意思是肯定打死這個洪姨娘都不為過的,但當時太後剛剛薨逝,民間禁止殺戮,不能見血。

如此,才叫洪姨娘逃過一劫,但之後她的日子卻不好過。

作為不被期待的孩子,崔淑音出生後,家裡根本無人在意她,包括她的生母洪姨娘,隻因為她是個女孩兒。

崔老夫人更是厭惡洪姨娘,遷怒崔淑音,對這個孫女看都沒有看過一眼,隻當是不存在,甚至在她十五歲之前,連名字都沒正經給取。

洪姨娘雖然不大在意這個女兒,但她卻很能放得下身段,知道抱誰的金大腿能過好。

也不知她是怎麼求的崔父,讓她得以躲過了老夫人後來的懲罰,並先熬死了崔老夫人。

崔夫人也因此與崔父感情漸漸不睦。

洪姨娘還很有進取精神,知道生女兒沒什麼用,於是在幾年後,原身三歲大時,她又設計崔父懷上一胎,這次生下的就是崔一郎了。

生下崔一郎後,她便對崔淑音越發冷淡下來,導致崔淑音都十六歲了還沒定親。

這也是因為,崔夫人記著剛進門時,洪姨娘母女讓她沒臉的事,便徹底無視了她。

從未過問過她的任何事,更彆提給她相看婚事了,反正崔夫人不願意管,還有崔父做主呢。

可洪姨娘這個生母不主動提,崔父又怎麼會想到他還要管這種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