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身邊的貼身內侍主動試藥, 反正太子要是出事,他也活不成。太子要是好了,那將來也會更信重他。
所以他最合適。
皇帝沒反對,查過之後, 目前還能留下來繼續伺候太子的人, 自然都是沒有問題的人。
內侍吞下藥粉後, 過了一柱□□夫, 隻覺得渾身順暢無比, 從未有過的精神, 除了臉上看著有些臟汙外,其他並無不妥之處。
見此,皇帝深吸一口氣,又過了小半個時辰, 便讓人將藥喂給太子。
不知過了多久, 有人驚呼出聲:“動了, 太子眼皮動了!”
就在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太子身上時, 清音悄悄退了出去,留下一張紙條, 隻說是去尋師父張神醫了。
不管之後皇帝看到紙條後, 如何震驚她是怎麼離開皇宮的,宮中又是怎樣一番慌亂, 清音暫時是管不了的。
她之所以敢以張神醫弟子的身份出現, 就是因為白日裡傀儡傳回消息,說了一個不幸的消息。
什麼呢?
張神醫前幾日確實出現在安城, 他後來也確實匆匆離開了安城。
他之所以行色匆匆,是因為他聽到消息,說有人在山裡看到了一株十分難得, 有返老還童功效的芝雪草,他想去采那株藥草研究。
不幸的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年齡和身手,在采藥草時,不慎墜崖身亡。
他的屍身還是清音讓傀儡幫著收殮埋葬的。
至於說他新收的小弟子,那當然是子虛烏有的。
張神醫獨來獨往多年,從不喜與人相交。那風聲是她為防萬一,提前讓人放出去的。
對於張神醫的意外身亡,她心中也深覺可惜。
她查過張神醫其人,知道他的醫術境界在這個世界稱得上是登峰造極,除了性情孤僻些,一生的時間都花在了醫學研究上。
可惜沒能留下傳承。
宮中興師動眾找人的動靜不小,各宮都收到消息,有些嬪妃又將消息傳往宮外各府。
一時間,各處風聲鶴唳,倒是很好的掩藏了太子中毒的消息。
……
進宮一趟,還真是收獲滿滿,毒是太子幼年時所中。
皇後雖然早逝,卻不是因生太子而逝。所以一直以來,太子的身體都很好,要不然也不可能在繈褓之中就被皇帝喜愛,並親自帶在身邊教養。甚至在太子八歲時,就正式立他為儲君。
既然是那麼早以前中的毒,那範圍再次被縮小。
可以先排除前朝插手的嫌疑,畢竟這事做得太過隱秘,若在宮中沒有一定的勢力和布置,是不可能做到這般悄無聲息,天衣無縫的。
且當時太子中毒時還不是太子,誰又知道這個孩子能不能平安的活到成年呢?
對前朝的那些大人們而言,這樣一個小娃娃,還不值得大家提前冒險對他下殺手。
所以清音首先就將嫌疑放在了宮裡的後妃身上,畢竟與嫡出小娃娃利益衝突最大的就是她們,以及她們所生的皇子。
也得先排除掉後來才進宮的妃嬪,那麼至今為止,也就隻剩下當時就在的幾個高位妃嬪和一些不得寵的美人才人們了。
有嫌疑的人並不多,也就那麼幾個。
但她綜合所有考慮之後,還是將目光著重放在了賢妃身上。
為什麼呢?
首先賢妃膝下有皇子,且排名靠前,她所出的四皇子,隻與太子相差不到兩歲。她有對太子下手的動機。
其次,認真分析她時,發生她的很多行為都不符合正常邏輯。
第一,她隻有四皇子這麼一個兒子,但卻跟這個兒子沒什麼感情,平時也不怎麼過問他府中的事。
這與其他有子妃嬪們,頻頻插手遙控皇子府內務相比,幾乎是個另類。不合常理。
第二,她當初巴結交好關貴妃,為的就是跟無子的關貴妃結盟,所以選中聯姻這種方式。
為的就是想將與關貴妃有關的勢力收入囊中。
但奇怪的是,她沒讓自己所出的四皇子娶原身這個出身高貴的世家女,卻將自己的親外甥韓王世子給推了出來。
這又是一個有違常理的地方。
畢竟外甥跟親兒子還是比不了的。羊肉貼不到狗身上,親疏有彆了解一下。
再說了,要是關貴妃稍微脾氣大點,想多一點,都得跟她翻臉。
畢竟拿外甥出來聯姻,顯然誠意不足。
那麼當初定下原身和韓王世子的這門親事,要麼是關貴妃憐惜原身,不想她入宮受罪,覺得王妃這個身份更好。
要麼就是賢妃貪心,有心設計。一方麵舍不得拿親兒子聯姻,一方麵又舍不得原身這個貴女,還想將來再給兒子選個更好的?
反正不管兩方是怎麼考慮的,這件事本身就透著奇怪。
清音也向崔夫人打聽過這事,崔夫人倒無意瞞她,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