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第 321 章(1 / 2)

九子奪弟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胤祚才不想以自己為原型,創造一個萬人迷的角色。

或許彆人會覺得人人都愛我非常爽,但對他而言,早已過了鐘愛傑克蘇的年紀,剩下的隻有尷尬。

“大家都喜歡我,那是因為我獨特的人格魅力。”胤祚臭不要臉地誇自己一句,然後驟然提高聲音,斬釘截鐵地道,“但是我拒絕寫進書裡!”

寫彆人也就算了,寫自己是個人人都愛的傑克蘇,再被無數的人觀看,他能尷尬到原地摳出一張世界地圖。

不行,絕對不行!

康熙就喜歡跟胤祚反著來,原本九子奪弟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建議,但是胤祚不願意?嘿,那還就非做不可了。

“必須寫!”

胤祚瞪眼:“汗阿瑪,你故意的!”

康熙微笑:“朕就是故意的,那又如何?”

那得瑟的表現完全就是在說:你知道了真相又怎麼樣?你能拿我怎麼辦?不能,那你就憋著吧!

胤祚:“……”幼稚!康三歲!不能更多了!

康熙有招,難道他就沒招了嗎?嗬,天真!

“九子奪弟就免了,九子奪爹可以有。”

康熙:???

你在說什麼傻話?!

胤祚一副煞有其事的表情:“汗阿瑪,你沒聽說過嗎?父親隻有一個,而兒子太多,父愛就會被分成一份又一份,每一份都很小,總有兒子是最被關注和最不被關注的。”

“這個時候,為了爭奪父親的關注,兒子們就會做一些事情。有的是奮發圖強,讓父親看到自己的優秀,也有的放任自己,讓父親費心費力,不管使用什麼辦法,到底還是引起了注意。”

康熙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他還真不知道兒子們的努力是為了自己,從未設想過的道路增加了,再反過來看大阿哥的軍功,太子的努力,就變成了他們都愛朕。

甚至於大阿哥和太子見麵就陰陽怪氣,互相不對付,那都是為了爭奪他的愛啊!

“所以你做這麼多東西,變得這麼優秀,都是為了吸引朕的注意?”

胤祚:“……”

什麼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算是弄明白了。

“那沒有,我做這些最開始是因為會、喜歡,後來是為了大清的百姓。”

康熙聽懂了,不管是因為什麼,反正不是因為他。

“真的跟朕沒有關係?”還是有點不太死心。

胤祚:“要說完全沒有是不可能的,汗阿瑪也在大清百姓的範圍之內嘛。而且大清建設得更好了,你不就美名遠播了嗎?”

可是出發點不一樣啊。

康熙知道自己有些貪心了,也知道胤祚把大清放在個人前麵,能有這樣的大局觀,將來絕對能當個好官。

罷了,事情都過去了。

康熙不再揪著這個話題不放,“萬壽節真的不回去?”

胤祚:“我禮物都送到了,不回去啦。”省得再麵臨一次當眾被誇的尷尬。

康熙把失望擺到了臉上,胤祚看著有些小內疚,想出了一個辦法:“你要是答應我一個條件,我就跟你一起回去。”

康熙:“什麼條件?”

胤祚:“彆在宴會上對我大誇特誇。”

康熙沉默兩秒,抱起胤祚就走,“走,帶朕看看你的機關城。”

胤祚:“……”

當眾炫耀兒子竟然擺在跟兒子一起過生辰的前麵,也是他沒想到的。

墨家和公輸家的人隨時隨地都在改進機關城,半個月做一次小升級,兩個月做一次大升級,現在的樣子跟大阿哥來參觀時已經完全不同了。

“年後我不是跟大哥一起離京的嗎?大哥就順道來這兒看過,那時,這裡還沒到處都是水井呢。”

康熙也發現了,研究所裡真的一個院子一口井,他差點以為臭小子離京之後多出了個詭異的愛好:打洞。

“打這麼多水井做什麼?”

胤祚:“一個是大家怕被人從水中下毒,多打幾口井,被一網打儘的概率就會低很多,另一個是我們在研究更便利的打井方式。”

“最早的水井是靠手工挖掘,人力有限,深度也就有限,後來就發明了蓄力和機械,采用衝擊的原理打井,速度也不快,我們就研究了一下鑽井方式可以怎麼改進……”

雖然已經做出了自來水管和水龍頭,但由於成本的關係不可能鋪遍大清,讓所有人都享受到自由用水的便利,如此一來,更便利的鑽井就有了市場需求。

在水網密布的南方地區,用水不算困難,西邊和北邊就不太方便了。

正好胤祚想著將來還得打石油油井,就先通過水井積累一點經驗。

雖說水井隻有幾十米,而油井起碼幾千米,差距有點大,但總比將來要用了再臨時去做要好。

“而且,打了水井還有一個好處,普通人家買不起空調,在炎熱的夏天,把西瓜放在水井裡,能夠祛除一些涼意。”

胤祚前世吃過很多放在水井裡的西瓜,大夏天坐在外婆家的院子裡,一個鐵勺子挖半個西瓜吃,涼絲絲的,特彆爽。

康熙聽著聽著就覺得有些可惜。

胤祚是真的很為大清百姓著想,賺富人的錢,再來研究能讓窮人過得更好的東西,他要是當了皇帝,未來幾十年或許大清都會更加富強,百姓更加安居樂業,可惜……

一個因為被算計就要逃跑的人,並不適合官場,一個因為研究雙眼閃閃發亮的人,並不適合紫禁城。

康熙打定主意,不再勸說胤祚回京:“什麼時候推廣這個打井方式?”

胤祚:“已經讓人在附近嘗試了一下,但運送機器需要成本,大老遠地過去隻打一口井不太劃算,要價也會高,統計好一個村或者一個縣總共要打多少井,把機器送過去,還能便宜點。”

就是個薄利多銷的政策。

康熙問了一句就過,抱著胤祚繼續往下一個地點前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