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的兩艘船剛剛抵岸,守在碼頭的賈家下人就急忙走上去詢問。
“是揚州林府的船嗎?”
見船工點點頭,這人急忙登船,找到了管事的劉大:“可算把你們給等來了。”
劉大知道這是主母的娘家人,不敢托大,於是和善的笑著說道:“一路風雨顛簸,行船不敢走快了,讓諸位久等。”
這位賈家下人也不敢拿大。自從府裡的老太君收到外嫁女兒賈敏的信後,便派他來碼頭守著了。那真是一天問三遍,怎麼還沒到。這下終於等到了,他也不用在碼頭吹冷風了,還可以收到一份老太君的賞錢,心中十分快樂,語氣也很輕鬆:“府裡老太君早已等候多時。諸位跟我走吧。”
劉大立即應聲答應。
自從賈敏嫁入林府,往年年禮,都是他派人讓賈敏陪嫁的下人送過來的。這次入賈府,是他劉大第二次進入賈府。第一次要追溯到林賈二府嫁娶走禮的時候了。
他示意自家媳婦,去安排好後麵一船的婆子和丫鬟們。然後吩咐手下,小心的把七八個個棗紅色鑲銅木箱抬下船,放到了賈府準備的馬車上。
劉大向他說道:“這六箱是夫人孝敬老太君的。另外一個箱子和其他雜物,是我們的私物,就抬到了最後麵那輛馬車上。”
那人點點頭,笑著說:“是了,是了。我待會吩咐他們彆抬錯了。老太君吩咐我了,讓我一定請您們回府,當麵見見她老人家。雖然書信往來頻繁,但是十多年沒見女兒了,老太君十分想念,總想著當麵問問你們才算心安。”
劉大躬身一拜,答應下來:“既然是老太君的吩咐,恭敬不如從命,那咱們就出發吧。”
他吩咐自家媳婦,讓她安排所有的婆子和丫鬟們都坐馬車一起走,隨即又吩咐手下的小廝和護院們跟在馬車後麵。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駛向了賈府。
賈府裡,王夫人和邢夫人正在服侍賈母吃晚飯。房內站了有十來個丫鬟。其中一個丫鬟站在賈母身邊,懷裡抱著一個像年畫裡走出來的漂亮小孩,其餘丫鬟們端著飯菜,站在房門口處。
隻見王夫人依次從丫鬟的手裡接過餐盤,擺放在圓桌上。邢夫人怯懦的低著頭,想插手幫忙,那些丫鬟卻不認,如之前一樣,主動的將飯菜遞到了王夫人手裡。邢夫人半點怨言也不敢表現出來,隻能站在桌前,將王夫人擺好的飯菜又挪了挪,好像這樣自己就參與了一樣。
此時,賈母已經坐在桌前了,她白了一眼邢夫人,心中感歎道,果然填房娶的就是不行。真是上不了台麵。
隨即想到女兒賈敏,便問王夫人:“碼頭的可回來了?又沒有接到人?”
王夫人笑了,將手裡的湯碗放到桌子正中央,掀開了蓋子,碗中的雞湯鮮味頓時飄了滿屋。
“接到了!太陽還沒落時,碼頭便派人來回話了,說是接到揚州的船隻。這會估計已經到府裡了。您老安心的把飯吃了。待他們安頓好了,一準過來。”王夫人掌管整個賈家,一個時辰前便收到了消息。
“終於接到了。這個沒良心的,也不知道回來看看。每年送的年禮倒是挺多的,就是見不到人。你說府裡也不缺這些東西,我就是想她啊。”賈母有十多年沒見到女兒賈敏了,心裡十分想念,不由得在自己兒媳麵前嘮叨了幾句。
王夫人趁著從丫鬟手裡拿菜的機會,背著賈母翻了個白眼,轉身笑著說道:“聽下人說,這次敏姑娘也沒來,隻接到了林府的劉管家。”
“我知道,所以才說她是個沒良心的。”賈母歎了一口氣,向丫鬟懷裡的寶玉招了招手,說道:“快吃飯吧。吃完,讓那劉管家來,我倒是要好好問問,這林府是怎麼養孩子的,能把孩子都給養沒了。”
王夫人默默的站在一旁,也不多言,給賈母和自己的兒子夾著飯菜。
吃罷飯,賈母終於見到了劉大管家。
劉大管家被接到府裡,安頓好所有人後,帶著四個回府養老的嬤嬤和兩個伺候賈母的丫鬟,來見賈母。
向賈母請了安,他掏出禮單遞了上去。賈母身後的丫鬟接了過去,遞給了她。賈母大致看了看,就讓丫鬟把禮單遞給側邊坐著的王夫人。
“敏兒身體如何?”賈母問道。
“之前因為少爺夭折,太太思念過度,傷了身體。後來老爺找了郎中來,每日練那五禽戲,還有那老神仙的太極,已經好了。這次太太派我來京都,一是護送嬤嬤們回京養老,另一方麵就是安排了兩個丫鬟來替她服侍您!”
劉管家向屋外招了招手,讓帶來的四個嬤嬤和兩個丫鬟進屋。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