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七十六章(1 / 2)

這問題要是回答不好,難道他這次的科考成績會一落千丈?

可是他之前根本沒有想到昭帝會這樣問, 也根本沒有準備......

不會不會!

這種明顯為難人的問題, 昭帝很可能是在敲打暗示他。

影射賈府眾人?

寶璁默默斟酌了幾番,緩聲回道:“臣子認為,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實為治國安民之良策。”

“據臣子所知,我朝律法自開國以來, 曆經兩次精修,七次補充, 五次小修,很是嚴謹。因此百姓有法可守,為官者有法可依。”

“《史記》有雲:法正則行順,行順則國泰, 國泰則民安。臣子微見, 若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則官正道明, 天下萬民可安矣!”

昭帝沉默著, 沒有說話。

寶璁忍不住微微抬頭, 看了昭帝一眼,卻發現他在微笑。

“好!”昭帝道:“好一個官正道明、萬民可安!”

“你小小年紀, 未入官場就有這番見識, 真是難得。今後可要牢牢記住今日的話, 莫要辜負了朕對你的期望啊!”

期望?!

寶璁驚詫著, 跪下去拜了一拜, “是,臣子定不負聖望!”

不辜負期望是什麼意思?

讓他趕緊把那名單老老實實交出來嗎?

他腦子裡亂糟糟的,退回了自己原來的座位,站著看其他考生上前應答。

等到前十名考生都回答過昭帝的問題之後,全部考生便由禦前太監領著,到偏殿休息去了。

而金鑾殿中,昭帝正與忠順王以及幾位考官討論一甲人選。

狀元探花,眾人都沒有異議,但主考官張充建議寶璁為第三名探花的時候,忠順王提出了異議。

“臣聽說這位舉子在家不敬長輩,忤逆不孝。咱們大周朝以孝為先,這樣德行有虧的人,怎麼配入朝為官?”

忠順王麵對著昭帝,一副十分儘心儘責為朝廷考慮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諫道:“臣認為,還是把他從名單內剔除為妥。”

幾位考官聽了,都十分驚訝,張充也是沒想到忠順王竟然會建議讓寶璁直接落榜!

三年一次的科舉,好不容易選上來幾個有用的人才,忠順王竟然如此輕視,實在不能忍!

張充當即反對道:“這位舉子文采斐然,策論言之有物,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王爺如何能隻聽風言風語,就斷定這位舉子德行有虧?莫非是有私心?”

與張充交好的另一官員也站了出來,反駁道:“王爺沒有切實證據,還是不要捕風捉影為好。朝廷三年一次科舉,考生通過層層篩選,留下來的都是人才,怎能隨意讓人落榜?”

忠順王一貫倨傲慣了,哪裡會怕區區兩個考官?

他當即轉身,不悅道:“無風不起浪,即便他忤逆不孝不是真的,那也是平日為人行事不妥,才會有這種傳言出現!”

“年輕氣盛,輕浮不周,這樣的人怎麼不算是德行有虧?”

張充搖搖頭,堅持道:“這位舉子年紀小,偶爾行事不周全也是情理之中,王爺何必如此苛刻?”

說著,他也不理忠順王了,反而對昭帝道:“臣聽說,從前他也是效仿聖上,替家中長輩洗腳。如此孝順,怎麼會是忤逆不孝之輩?”

“臣看王爺這聽到的傳言,恐怕是有人故意中傷這位舉子的。”他生氣地甩了甩大袖,嚴肅道:“朝中正應該杜絕這種不實傳言!王爺這樣拿出來說,莫不是要報私仇?”

這話實在是有點戳到了忠順王的私心上,然他是絕不可能承認的。

“胡說什麼!我隻是為朝廷考慮!”忠順王趕緊麵對昭帝行了一禮:“科舉何等大事?臣之忠心天地可鑒,怎麼可能為報私仇,為難一個小小的舉子?”

一直笑而不語,看著眾人爭來爭去的昭帝,總算說話了:“眾位愛卿的忠心,朕都知道,也都明白,三年一次科舉,為天下遴選人才,是要慎重。”

“朕看,這位舉子文章是不錯,不過忠順王說的也不錯,到底年紀太輕了,就讓他排在第四,二甲傳臚也不算委屈了。”

昭帝這話一出口,寶璁的名次就一錘定音了。

眾人紛紛應了聲“是”,而後默默交換眼神,或是不服氣,或是不甘心,也都隻有默默咽回心裡去。

本以為這事情已經告一段落,誰知昭帝又笑著來了一句:“就讓他入翰林院,為從七品編修吧!”

眾人又驚詫了!

翰林院從七品編修,按照慣例不是探花的職位嗎?

而且狀元榜眼探花都沒決定好,竟然就把第四名的官位安排上了?

這昭帝到底心裡在想什麼?

忠順王麵色微微難看了起來,有點惱怒。

真是君心難測!

=8=8=8=

殿試成績是當場宣布的,當寶璁聽到自己為二甲傳臚的時候,還愣了一會。

旁邊的考生悄悄推了他一下,他才反應過來,上前謝恩。

他真是被之前的夢境影響太大了!

雖然總是提醒自己,夢不可信,他這次不一定會中探花,但心裡也還是有點期待的。

現在真實名次下來,他成了第四名,不見許多高興,心裡倒莫名有些複雜的空落落了。

但這第四名,又和往屆的第四名不同,沒有被派到外地任職,倒和前三名一樣,被派到了翰林院......這可是件好事......

想來想去,寶璁心裡五味雜陳。

自己實力沒夠上前三名,他有什麼不滿的?

二甲傳臚也很優秀了......事到如今,他還是該為此高興,畢竟要入朝為官了。

和眾位考生出了宮門,狀元榜眼探花騎馬遊街去了,寶璁羨慕地看了幾眼,就被等在外麵的賈璉寶玉圍住。

賈璉興奮道:“你得了二甲傳臚,家裡肯定高興壞了,咱們快回家!”

寶玉也挺高興的:“我就知道,你定是能中的!”

他倒不在意寶璁的名次,隻要高中,都挺好的。

寶璁也笑了,翻身騎上了自己的馬,大聲道:“走!回去慶祝!”

回到榮國府,果然府裡已經接到了報喜。

府門口掛上了紅燈籠,又有十幾個下人抬著籮筐撒喜錢,一堆窮人擠在角門邊上搶喜錢。

除了幾個長輩,家裡人都在門口迎接,簇擁著寶璁進了大門,一路回到賈母那裡。

賈母拉著寶璁,笑得合不攏嘴,“祖宗保佑!寶璁爭氣啊!”

王夫人笑眯眯地與王熙鳳道:“晚上的宴席備下了?”

王熙鳳笑道:“早就備下了!彆說今兒晚上,便是明後天的大宴,還有那施粥施米的事,廟裡還願的香油錢,我全都備下了!”

“我啊,早就知道咱們寶璁是個有本事的,這次定能高中回來!”

賈母樂嗬嗬道:“你倒是個神算子了!”

又轉頭去看寶璁,卻見寶璁在瞧人群裡的林黛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