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幼安居說
“這裡頭還有什麼說的?”寶璁支棱著胳膊, 來了些興趣。
林黛玉並無解釋,反倒問寶璁:“你可知道,京城裡有家幼安居?”
“幼安居?”寶璁驚詫, “我似乎在哪裡見過, 但也不確定。不過聽名字好像是收養孩子的。”
他回想了一圈, 才想起來北城有條偏僻的巷子裡, 有家院子掛著這樣的牌匾。這還是他為了畫京城地圖時,在外細細亂逛時發現的。
林黛玉點點頭,道:“是收養孩子的。那裡住著十幾個孤兒, 還多是女孩子。”
寶璁理解地點點頭,民間有窮人家生了孩子養不起的,便有送人或者棄養的,在重男輕女的思想之下,被放棄的自然多是女孩。
“那與李婆子這事情有何聯係?莫不是那婆子偷了宣紙換錢, 是為了救濟那幫孩子?”寶璁問。
林黛玉搖頭,道:“幼安居的主人是從宮裡出來的老嬤嬤, 自己有金銀傍身養老,也有官府照應,去買糧買布比彆人便宜些。所以那些孩子在吃喝穿上麵是不愁的。”
見不是為生計的緣故, 寶璁越發好奇了, “那是怎麼樣?難不成拿回去宣紙給那群孩子用?若真是這樣,她疼那些孤兒,倒比她親孫女還多, 這還了得?”
百思不得其解,又道:“那些孤兒怎麼會寫字?難不成是那個老嬤嬤教他們?”
林黛玉這回笑著點頭了,“你猜得也差不離了,倒不是那個老嬤嬤做先生, 而是李婆子的孫女兒做的先生。她先頭在我這裡學了字,等回去了,便去幼安居教那些孩子認字。李婆子偷拿了我的宣紙,不是換錢,而是去換了許多差些的宣紙。一張換一疊,全拿去給孩子們練字了!”
“喲!竟然是這麼個能人!”寶璁都聽呆了!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操作,忙問林黛玉:“那李婆子的孫女幾歲了?竟這麼機靈,能在你這裡學了字,回頭還能去教彆人?可了不得了!”
林黛玉得意道:“才剛六歲,跟著我念書也才兩個月,門牙漏著風,念書都含糊不清呢,也不知她怎麼能去教彆人!”
說話是嫌棄,可那神情分明是自豪,自己有個那麼能乾聰明的學生。
寶璁也連連讚歎,道:“等有空了,我真得見見你這好學生!”
又疑惑問:“既李婆子做的是好事,怎麼你不誇她,反倒要罰她,還叫她把之前拿的宣紙補上呢?你也不是小氣的人,平常大把的東西賞給下人用了也會心疼的。”
“哎?”林黛玉邊搖搖頭,抿嘴偷笑起來,斯條慢理道:“我看我不是蠢人,你才是個蠢人,怎麼不知道當家作主最重要的是立規矩呢?”
“李婆子雖然在外麵是做的好事,可她偷拿了府裡的東西是事實。壞了府裡的規矩,不罰她,彆人也有樣學樣的,從今以後,你就是掙再多的家業,也不夠大家分的呀!”
寶璁連連點頭稱是,又誇林黛玉:“到底是當家主母,這條理比我清晰多了!”
兩人正說笑,紫鵑卻進來道:“太太使人來說,請三爺和奶奶過去吃團圓飯。”
寶璁驚訝,“這麼快她就知道了?我還想明日再去拜見呢!”
林黛玉嗤笑一聲,道:“可不就馬上知道了?她可叫人在咱們門口守著呢!”
“守在咱們門口做什麼?我也沒和她說過我什麼時候回來啊!”寶璁嘟囔,“我還想明日再去請安見她呢!”
林黛玉卻有猜想。
先前王夫人來家裡問晴雯的事情沒問著,聽說寶璁回來,想是迫不及待地再問一遍了。為有個準備,這會兒林黛玉就在路上,匆匆與寶璁說了晴雯的事。
元春生孩子時,晴雯莫名其妙被王夫人綁走,還差點死了,這事寶璁自然是信的。隻是問起緣由,林黛玉卻連連搖頭,道:“原本想等晴雯回來了問她,可母親一直派人看著我們這邊,我就沒讓她回來,還是與清霜一起住在外麵。”
元春的那裡是皇家密事,不如等寶璁自己去問,他們親姐弟自然有的說。
寶璁點點頭,到了王夫人跟前,隻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待王夫人問起晴雯,寶璁卻不高興了,道:“母親再不用找她,難為她一個丫頭片子知道出京找我,我如今把她安置在彆處,不會有事的。”
王夫人一聽晴雯果真去找了寶璁,頓時著急了,道:“你、你怎麼能將她安置在彆處呢?要是她對彆人亂說話怎麼辦?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事啊!”
她以為晴雯把事情都與寶璁說了,便也沒了顧忌,不管林黛玉寶釵還在邊上,直接揭開了說。
這事寶釵也有出主意,有些心虛,便抬眼去瞧寶璁,寶璁沒看她,仿佛不知道那事是她的主意。而林黛玉,也像是圈外人一樣,默不作聲地低頭喝茶。
寶璁雖不知道元春那邊到底什麼事,但是氣王夫人的壞心思,因此說話也不留情,直接道:“母親就彆管了,難道還信不過我?晴雯也是從小跟著我的丫頭,如今又跟了黛玉,您就算不看僧麵也要看佛麵。哪有連我們說都不說一聲就處置了的?”
王夫人也氣了起來,蹭地站起來,漲得臉都紅了,道:“你都是我生的,你一個丫頭我怎麼就不能處置了?我如今不是誥命夫人,可也是你的母親!還有你的親姐姐,她就算落魄了,也還是你姐姐!你如今要為一個丫頭,置你親姐姐於死地,置我們賈家全族人的性命不顧嗎?”
“我們、我們賈家,可再經不起什麼大事了!”
見王夫人這樣激動,寶璁頭疼得按了按太陽穴,深吸一口氣才冷靜下來。
看來元春那裡,確實是出大事了,不然王夫人也不會激動成這樣。況且殺人這樣的事,若非真的萬分要緊,王夫人也難做得出。
可他還什麼都沒弄清楚。
找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