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其實有些恩將仇報了。
回饋給丈人一家的是被嫂子們要錢時,隻能無休止的不出聲。
確實還不起錢。讓他媳婦、讓他舅哥和嶽父嶽母夾在中間為難。
他要是真的能緩過來點兒,往後除了孩子的藥錢,剩下的一定要先緊著丈人家的欠賬。
他從沒忘過那一筆筆帳。
他也真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李老二的媳婦哭著說:“孩子他爹……”
秀花本來都做好準備,想勸李老二,你要是想回去不用擔心,我會給你家娃看病,你給我乾活,但回頭不能提起我家事。我怕麻煩,以免都認親尋來,想沾便宜。
畢竟那算啥親啊?她都三嫁過了,眼瞅著要奔四嫁去,李家人那是二嫁的事兒。真兒真兒的過去式。
卻沒想到是這麼個答案。
秀花聽完也挺感慨,“那是要的,我不會攔著你去看嶽父一家,你是要永遠記得你嶽父一家人對你的恩情。不止將來要將欠賬給過去,還要儘力加倍的對他們好。患難才見真情啊。把這一遭挺過去,看你能有那麼個好嶽父家,就知道你們兩口子也算是個有福氣的。”
李老二媳婦搶過話,抹乾淨眼淚看向秀花道:
“是有福氣,姨,往後我一定會像照顧我親娘一樣照顧您。您不知道,您更是我們的恩人。俺家娃這次差些又沒救,我們倆實在不能對我娘家再開口,他們也是真沒有了,我倆才聽人勸跟著送酒隊伍來了,您外孫女婿還沒用我們乾活呢,就給掏出二兩半銀錢抓藥看病。”
在李老二媳婦心裡,她爹娘兄弟照顧她,最起碼還有點說頭,誰讓他們攤上她拖累了呢。
可是秀花母親也好,姨也罷,從頭至尾不欠她們家的。當初就照顧她男人,那份分家情就重的如泰山壓頂,眼下又添了救她兒子的救命之恩,想必將來還會對他們一家有落戶安家掙錢之恩。
她這輩子做牛做馬都無法回報。
她也算聽明白了,姨日子過的極好,人家親女兒親女婿更是有臉麵的人。不希望她男人瞎聯係引來李家人,那往後她一定看住男人。即便將來有機會回去看她爹娘,她也不用姨操心,定會囑咐娘家人彆往外說。她甚至已經考慮,隻要能不給姨惹來麻煩,回娘家都可以不留地址,以免嫂子們出去說禿嚕嘴。
李老二媳婦感動到哭的一塌糊塗。
知道那種心情嗎?之前一直像破漁船一般的四處飄,隨便飄到哪裡吧,翻船也不要緊。大不了一家四口帶著對她娘家還不起錢、給兒子治不起病的愧疚去死,一死百了。
包括在花清釀鋪子後院的存酒倉房裡落腳時,即便有了娃治病的藥,他們四口人的心情也是漂浮著的。有了這頓沒下頓。
隻有今天,見到秀花姨、曾經的母親那一瞬,心忽悠一下就落了地。真的像是見到一位能救他們的長輩了。還是一位有能力的長輩。就感覺啥也不怕了。
給秀花哭的心難受。
她已經好久不見人哭、隻見人笑了:
“快起來吧,這都是緣分讓咱們再見麵啊。
既然打算往後在我家乾活,那就好好乾。
家裡在釀酒,老二回頭隨我去村裡就釀酒。你那手藝,總是能多賺的。
老二媳婦就帶著大丫頭,給那大丫頭多吃點兒補補,身體好了,你們娘倆喂豬喂雞喂牛。開了春,家裡要抓不少雞的。正好缺人乾活。
一家四口,有三口人掙錢,小子吃藥錢還能是負擔嗎?慢慢小崽身體好了,不需要填錢買藥了,日子也就會好起來啦,攢錢還饑荒,自個攢錢再弄個窩住住。”
秀花幾句話,家裡再添忠實幫手。
左撇子和白玉蘭私下唏噓道:“真沒想到,咱家添人進口是這種方式。從大姑爺那裡就拐了彎兒,六子、二柱子他們和親兄弟沒差。這又有了吉文和李二。你也能管個人啦,李二媳婦叫你姐。”
白玉蘭瞥眼左撇子,沒搭理他。
……
外麵漸漸開始落雪。
屋裡特意多點了好些油燈。
秀花和李二談完後,特意帶著甜水和李二家病歪歪的小子,拎著帶來的紅燈籠掛了出去。
“太姥姥,為什麼要掛它啊,費蠟燭。咱家蠟燭還要賣錢嘞。”
“要過年了”,秀花指向街上,“你看那家家住在道口路邊的都會掛上燈籠,給晚回家的人,照個亮。”
這句話,不知為何讓即將四歲的甜水一直記著。
當她有一天成為秀花這個年紀時,也是領著兒孫們掛燈籠。
邊掛燈籠邊講述,當年她爹、她二姨夫送酒回來的晚,更需要許多人家幫忙掛燈籠給照亮。
“走嘍,回家吃餃子。”
熱騰騰的大胖餃子端上來,連炕桌外加一張地上的大圓桌,滿滿登登的坐著人。
還沒進門就能聽見裡麵人聲鼎沸。
掀開門簾,灶房裡煮餃子的熱氣撲鼻。
白玉蘭問二柱子:“有沒有遇見稀罕的姑娘啊?”
“沒有。”要姑娘乾啥呀,沒有掙錢香。
柱子現在忙的不行,送一趟就是一趟錢到手,他恨不得腳踩風火輪,哪有空瞄大姑娘。
白玉蘭被二柱子氣笑了,以前還知道要找個長的白的,漂亮的,不能管他錢的,現在可倒好,一段日子不見,連那種也不要了。
“你知不知道你爺很著急這事兒。我看你不行,後日隨著你二姐夫回家吧,回家還能找人相看相看。”
“我爺太貪心了,以前吃不上飯,他最大的念想就是我彆餓死,現在卻盼我娶媳婦。可見不能成全他,以防他又有了彆的盼頭。”
“什麼盼頭,生曾孫嗎?”三胖子逗道。
“什麼生曾孫,那倒不難。我怕他盼我考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