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千份試卷劉謝花費了好幾天時間才看完。
看完當天, 劉謝便傳喚孔融、王允、蔡邕三人入宮。
“諸位覺得這幾篇文章如何?”劉謝讓內侍將選出來的十幾篇甲等文章交給三人傳閱,等待著三人的評價。
王允看完,這十幾篇文章雖各有千秋, 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並未被儒學所禁錮。尤其是那篇有些血跡的文章, 用詞華麗自不必說, 通篇引經據典, 天馬行空,字裡行間透著其飽讀詩書。
從考題到這些試卷, 他哪裡還看不出來劉協的喜好,想來是不喜歡儒學。
隻要對方是飽學之士,他倒是無所謂,於是便恭謹回道, “文采斐然,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孔融顯然並不這麼認為,出言反駁道,“陛下, 此數十人雖文采出眾, 但對儒學不如其他人融會貫通。如今儒學乃當世顯學,陛下是否再從長計議?”
孔融是當世大儒, 儒學典範,劉謝早就猜到他會拿出這套說辭,“蔡祭酒,你以為如何?”
被突然點名的蔡邕拱手道,“臣以為王司徒和孔少府所言甚是。”他隻想老老實實做學問,不想攪進這些爭鬥中,於是哪邊都不站,一副老實本分的樣子。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不站隊就是一種站隊,而這也是劉謝想要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章本就沒有好壞之分,既如此,朕便做主這些列為甲等。至於其他排名便你們說了算吧。”不容三人反駁,劉謝當即拍板。
本來叫三人過來就是走個過場,最終做決定的人隻能是她。
說完便吩咐內侍將封條拆開,等待著內侍將拆好的試卷呈給她。
看到那人名字的那一刻,劉謝先是眼前一亮,隨後眼前一暗。
司馬懿。
竟然是司馬懿,一個和曹操一樣讓她又愛又恨的人。
喜愛他的才華、眼見、謀略,保留他的人品、野心,還擔心活不過他。
“這司馬懿是何人?”劉謝又將手中試卷交給內侍,內侍又交給三人。
孔融默默搖頭,他來雒陽不過幾載,何曾認識司馬家的人,一旁的蔡邕也同孔融一般反應。
倒是王允上前道,“司馬懿乃前京兆尹司馬防次子,昔日為避董卓之禍,辭官後舉家遷回河東郡。其兄司馬朗與尚書崔琰為好友,崔琰曾讚其‘聰亮明允,剛斷英特’。”
王允不愧是雒陽人才顧問,真是什麼事都知道。劉謝心中感慨道。
“王司徒見過此人?”劉謝不禁問道。
王允點點頭,昔日畢竟他和司馬防在雒陽同朝為官,免不了有交集。
“那司徒以為此人如何?”劉謝雖然不怎麼喜歡王允,但對方的業務能力和看人眼光是沒得挑的。
“此人雖然年僅十五,可依臣之見,此子之才,非常人所能及也。”對於司馬懿,王允毫不吝惜誇讚之詞。
王允越是讚美,劉謝越是好奇,她倒是想看看十五歲的司馬懿是何模樣。
劉謝在囑咐完後續事務後,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當即讓人宣司馬懿進宮。
幾個時辰後,劉謝如願見到了傳說中的司馬懿。
“學生司馬懿,拜見陛下,陛下萬歲。”司馬懿跪於大殿之下行大禮,不卑不亢、禮節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劉謝見過很多人,那些人第一次見她時,無一不麵露懼色,更有甚者抖如篩糠。
“平身。”劉謝淡淡道。
“謝陛下。”謝禮後,司馬懿緩緩起身,低眉順目立於殿下。
“為何不抬起頭來?”兩人隔得有些遠,再加上對方還一直低著頭,劉謝根本看不清對方相貌。
“陛下天威,學生不敢冒犯聖顏。”
“抬起頭來。”劉謝命令似的口吻說的。
對方照做,須臾間門已將頭抬起,但仍然看不清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