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兩聲爆竹響,秦阿南喜氣洋洋的站在門口,手裡拿兩根甘蔗,後頭跟了五個年輕男人,開始往村子西邊去迎親。
秦唐村這兒,都是按著正席的時辰迎親的。
如果主家設定的正席在中午,那麼上午就要去迎親,如果設定的正席在晚上,那麼就是傍晚的時候去迎親。
現在地裡忙,大部分人都是要出工的,結婚辦酒席,幾乎都放在晚上,所以秦阿南就這個時候去迎親。
迎親隊伍除了媒人,還要有陪新郎的人,一般都是湊六到八個人。
秦阿南是要招贅,代表的是男方,那可好,跟著去的,都是男的。
秦凝站在院牆外頭,目送著秦阿南舉著倆甘蔗,後頭一圈年輕小夥子跟著,不知道怎麼的,心底裡替秦阿南生出幾許豪邁來。
嘶!還彆說,要是結婚是這麼牛的,把男人娶回來,也……不是不能試試啊!
想想吧,以後這男的,啥事都矮幾分,家裡都是女的說了算,嘖!那什麼,要是敢有二心,立馬踢了他換一個,也蠻爽!哈哈哈!
秦凝拿手指撓著下巴笑,有那麼一瞬間,她甚至在腦海裡勾勒了一副畫麵。
畫麵裡,成屹峰穿一身古代裙襖,像一個小媳婦似的,扭著屁股的給她端茶遞水,捶肩拍背,還擠著嗓子喊她“相公”,他的濃眉修剪成新月形,他還塗了紅唇……呀!嚇死人了!
“咳咳咳!咳咳咳!”
秦凝自己把自己驚的,站在院牆外頭咳嗽起來,她這想什麼呢!
不不,她是堅定的不婚主義者,招贅也不要了,招贅也麻煩的,招贅不一樣是女人生孩子,招贅不一樣要被生活的瑣碎把自己吞噬。
堅定,嗯,要堅定!
秦凝倒是忘了深思,為什麼那個喊她“相公”的小媳婦,偏偏就是成屹峰,而不是彆人呢?
她隻撫了撫唇,再恨恨的回想了一下成屹峰離開前一日和她在小院裡的情形,低低的罵了一聲“笨蛋!”
因為結婚的兩家離得近,村東秦阿南家這邊爆竹一響,村西許良保家那邊就有了回音,也是爆竹“乒乓”兩聲,許良保家就有代表舅爺的許良保兄弟——許進寶出來,接了秦阿南進去。
秦阿南過旺盆,直入許家的堂屋,在上首坐了,便由媒人去發香煙,發喜糖,她隻等著這邊把彩禮收了,就好接了許良保走。
許良保家屬於女方,和秦阿南家相比,總共三間的土坯屋子裡就冷清了許多,堂屋還是和許水根家合用的呢。
雖然許家的親戚們都來了,但因為許良保這邊不辦酒席,親戚都要跟著許良保到秦阿南家去吃,所以大家都隨意的坐著或站著,等秦阿南來。
許良保這邊不辦酒席,最大的原因當然是窮,反正是去入贅了,便能省就省,另外就是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都各自成家,各自顧著自己還來不及呢,沒人會幫著許良保操辦的。
這時候,眾人都湧到堂屋去看秦阿南這個“新郎官”。
雖說是一個村子的,但平時大家都是粗布衣服在地裡勞作,今天秦阿南怎麼也是新衣新鞋的一身兒,眾人便看得津津有味。
幾個婦人看了,就回到灶間去議論:“噢唷,秦阿南打扮好了,倒是蠻漂亮的!怪不得良保肯入贅!”
“是的呀,秦阿南前頭的男人死了很多年了,又沒有小囡拖油瓶的,良保倒跟找了個大姑娘結婚似的!”
“誰說沒有小孩,不是領養了一個嗎?”
“噢,那個啊!那個不是拖油瓶,是賺頭!很厲害的!人家在文化站的呢,之前還代課,聽說還會什麼畫畫,會賺錢的噢!要不你們去看看,拿過來的彩禮,一等一的呢!光靠秦阿南,估計拿不出來!”
“真的?我去看我去看!”
婦人們八卦的走來走去,一會兒誇讚秦阿南的衣著容貌,一會兒誇讚秦家拿來的禮,一個個都眼裡冒光。
等到這邊收了禮,秦阿南吃了湯圓等代表吉利的東西,便開始準備帶著許良保回去了。
許良保今天也很是激動,黑瘦的臉,配著剪斷的頭發,剃光的胡子,看起來越發黑瘦,但十分精神。
他穿了件簇新的、藍色的、的確良襯衫,把扣子從頭到尾扣的緊緊的,下身是一條藏青色的卡其褲子,最招眼的,是腳上穿的是皮鞋。
這一身行頭,當然是秦阿南送來的,也當然是秦凝幫著置辦的。
襯衫什麼的還好說,皮鞋倒還是秦凝讓趙進明幫忙在滬上買的呢,很時髦。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許良保這麼一打扮,竟然年輕了好幾歲,看起來也不過二十七八似的,被人推著出來,他黑瘦的臉上暗紅,很是不好意思。
因為彼此都是二婚,又窮,原本該單獨送嫁妝的這個環節免掉了,隻有代表女方的結婚和合被子兩床,以及代表傳宗接代的子孫桶一個,跟著許良保在這個時候一起送到秦阿南家裡去。
媒人把彩禮什麼的交接好了,便招呼著大家動身。
許良保站在門口,對著坐在堂屋上首的秦阿南悄悄的看一眼,卻發現秦阿南也在看他。
兩個人相視而笑,再不約而同的害臊彆開眼,純潔得仿佛十七八歲。
眾人說笑著,簇擁著男女方兩對人馬出了門。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入贅的男方請的送嫁的人,已經由女性換成了男性。
這倒也是一件有智慧的事情。
因為男方入贅,本來已經很丟麵子了,要是送嫁的還是清一色女性,這入贅的男人心裡肯定不好受,這悄咪咪換成了男的,多少讓入贅的男人也保留了最後的尊嚴。
於是,秦阿南一身紅衣,一枝獨秀的走在隊伍最前麵,手裡雖然還是拿著甘蔗,但是已經和許良保家換過了。
而許良保的身後,就是和合被子和子孫桶,然後再是許家的親戚,看起來也浩浩蕩蕩的。
總共一條村巷,從西往東來,不過六七分鐘的路,這麼浩浩蕩蕩的,秦阿南到了家門口,那邊的親戚收拾收拾追上來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