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一出唱念做打倒是逗得上麵康熙爺樂的不行。
“行了,你們倆彆光顧著耍寶,寫一幅來看看再說。”
倆人這才提筆寫了起來。
胤禛提筆寫到,“法古今完人,滿而不溢,為下不爭,居高不驕,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十三寫的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康熙老爺子把兩人寫的字都收上來看過,才又發下去給眾位官員看。
“你們也都點評一下,看看誰寫的好。”
梁九功將兩人的字分開在大臣中間傳閱。
看過的人無不點頭稱好,胤禛無奈,這些老狐狸,皇上在沒有明確露出更屬意哪一個之前,想要從他們口裡聽到有用的東西,簡直比登天還難。
胤禛都能想到的事情,康熙怎麼能想不到。
可他要的就是說兩人寫的都好。
這種不偏不倚的態度才對他接下來的安排有利。
等下麵的官員傳閱了一遍之後,果然眾人把胤禛跟十三寫的字都挨個誇了一遍。
康熙在上麵,又接過兩幅字左右看了看,“你倆寫的果然都是好的,這樣吧,既然不分上下那朕就把這個五福圖賞給胤禛了,十三就代表朕去拜祭泰山好了。”
眾人都有些傻眼,要知道泰山再古人眼裡那是有不同的意義的。
泰山在曆代帝王眼中都是神聖的,不少皇帝都曾經封禪泰山。
在古人眼中,拜祭泰山跟祭天的意義有的一拚。
然而這樣重要的事情,就算太子病倒,這時候沒法前來,那也應該派遣年長的四阿哥胤禛比較合適。
誰都沒想到居然會派了年僅十六歲的十三前去。
眾人看十三的眼神都開始不對了。
難不成皇上對十三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康熙坐在上首,看著底下眾人的表情,知道自己這次的做法奏效了。
他就是要讓旁人以為自己對十三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要知道這已經好幾年,自己出巡每次都帶著十三了。
再加上這次拜祭泰山的事情,十三在眾人心裡的分量肯定會有所不同。
那麼接下來就可以叫十三去監視太子了。
畢竟經過拜祭泰山一事,在太子眼裡十三就是要與他有利益相爭的人,這種情況就是兩人天生的對立,這樣十三用著才會好用。
其實這件事叫老四去做才會最好,十三還是太過年輕,不夠穩重。
可惜老四留著還有其他用處,要知道這麼多兒子裡,就隻有老四用著最順手,不能為這些可以被替代的事情廢了一個用著順手的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