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老神在在的府君,穩立殿堂,都以為形勢尚不至如此危急,但與大司馬修好一事也不可再拖。
他們一致建議太子殿下親自釋放那四名騎尉,送回烏衣巷。
在王謝這些大族看來,什麼叫天家顏麵,還不如戳在丞相府院中那些奇石來得重。你既一時找不出可替代衛大司馬的人接手北府軍,還得用人家守國門,那麼低上一頭,也是情理當然。
世家自己的臉麵利益不失,把皇家算計得分明,卻沒算到太子年輕傲硬,咬死不肯和解。
僵持不下。
“那位顧禦史真彈劾了小舅舅,罵他行性偏激,國之賊也?”
簪纓聽得杜掌櫃傳回的訊息,皺了皺眉,又笑一聲,“果然耿介。”
之前顧元禮兩次彈劾太子失德失行,還有人暗道他是站在大司馬一邊的,結果大司馬剛舉兵犯進,他便又調轉矛頭痛斥衛覦誤國。
隻能說這位顧府君不愧出身蘭台,上至三公下至吏秩,哪個行事不合禮法,他便要針對哪個,幾頭得罪人也在所不惜,不是耿介又是什麼。
而宮裡也沒讓簪纓等上太久,晌午之前,果然有人上門來,是禦前總管原璁。
簪纓不許人驚動麾扇園,自己親出府門應對。
中門大開,原璁望著傘下一身白襦紗裾的少女,心下微怔,隻覺她氣質清華,靜沉如水,宛若寒月白梅無端開在六月盛夏裡。
與前些日子他隨同陛下暗夜來訪時見到的女子,又有不同。
但好在出來的是小娘子,而不是大司馬……說起原璁到這新蕤園來的幾次經曆,真是一次比一次膽寒,他忙不迭哈腰笑道:
“奴才見過小娘子,小娘子安好,太妃娘娘安好,大、大司馬安好否?原是邊防鬨了些小誤會,陛下備了上好的龍團,請大司馬進宮品嘗,都是自家人,把話說開便是了,不知大司馬方不方便?”
簪纓當頭冷笑,“如今後位上的那位姓庾,不姓衛,說自家人,太近了些。據我所知,家舅眼下卻不大方便,隻因昨日顯陽宮的人不懂事,衝撞了家舅的心情,這會兒還閉門不喜。我還奇怪呢,怎麼是公公你上門來,想要請人,難道不該是顯陽宮省一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惹我家舅父生了天大的氣,親自來登門賠罪嗎?”
這番毫不留情的語風,直撞得原璁五臟六腑打擺子!
小娘子這話,一不敬皇後娘娘,二不顧及陛下,三又顛倒黑白地把大司馬得罪顯陽宮,說成顯陽宮得罪大司馬,還敢要皇後宮裡來賠罪……
她是不知昨夜顯陽宮裡發生了什麼駭人聽聞之事,那殿裡的血腥氣,到此刻還沒乾呢,皇後娘娘到此刻還沒醒呢。這倒是誰拿誰的臉麵當鞋底了踩呐?
從前也未見傅小娘子如此厲害,如此口齒伶俐,如此大逆不道。
莫非真是近朱者赤?
原璁忽然想起臨出宮之前,做禮部侍郎的謝氏子弟大膽上稟:“纓娘子是功臣之後,又得深明大義的郗太妃祖孫青眼,必非奸邪之輩。既然她肯容留大司馬為鄰,那麼是否顯陽宮確有不當之處?畢竟纓娘子養在後宮十年,卻一朝毅然退婚,與皇後娘娘決裂,其中未嘗無有個緣故。”
原璁還記得當時陛下聽完,臉色很差地將這話含糊了過去。
再與小娘子方才之言一比對,原璁心中驚疑不定,忽有一種預感,今後的差事,隻怕越發不好當了。
他勉強笑道:“小娘子這話……是能回複給陛下聽的嗎?”
簪纓掃他一眼,“原公公是年紀大了耳背,還是記心差了口齒不清?你問也問了,我答也答了,有何不可回複?”
原璁苦苦一歎:得,如今這小祖宗的口條都快趕上顧禦史了。
枉他想做個從中斡旋的好人,卻是自討沒趣。此次過來,陛下的意思本就是要他萬事好商好量,切莫惹火大司馬。
而今,既吃了個閉門羹,便欲回宮複命 。
忽聽一道低苦的聲音在巷外道:“你就這般護著他麼。”
隨著話音,李景煥帶領東宮左右校尉,靴履沉肅地出現在青石路口。
濛濛細雨,濡濕太子的英朗眉宇。他看見站在朱門檻內的女子一瞬,有萬箭穿心之痛。
那段父皇病喪、他登基為帝的記憶,終於讓他不得不承認,他所想起的一切,不是一場憑空而來的夢境。
因為即使在夢裡,他也絕不會有弑父的念頭,何況後來他利用唐氏之財,興兵整肅世家,王氏反叛,各州也頻頻起義生亂……
兩年後,天下大亂。
李景煥蜷起手掌,而他的阿纓,因他情怯不敢去見,被困在蘿芷殿整整兩年。
他腳如灌鉛登上台階,這些日子,他想都不敢想她那兩年是怎麼過的,那一刀一刀是怎麼挨的。
他對自己恨心欲死,又奢望她不記得。
可此時望著白衣少女冷若冰霜的眼神,李景煥所有的僥幸湮滅殆儘,眼前一瞬被雨簾模糊,“阿纓……”
你,是知道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