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之後,軍車再一次啟動,寧誌恒帶領車隊在黑暗中繼續前行,在顛簸的車輛上,所有人都沒有精力說話,整個車廂都是靜悄悄的。
晚上十一點,車隊來到了南市區的一處大院子,這是分配給特務大隊的機關駐地。
看到有車輛靠近,門口的崗哨連聲吹響警哨,裡麵的所有人都驚動了,大院裡身形竄動,有軍官高聲胡喝指揮人員拿槍警衛。
到了大門口,寧誌恒走下了軍車,崗哨的值班軍官正是之前南京行動科的一名少尉軍官,看到是寧誌恒,頓時是一愣,但馬上敬了一個軍禮,高聲說道:“寧組長!”
寧誌恒點了點頭,吩咐道:“馬上向所屬長官報告!”
“是!”少尉馬上回身去彙報。
很快大門打開,一群軍官在門口列隊相迎。
為首的中校軍官三十多歲,身材不高但肩膀很寬,他上前幾步伸出大手親切握住寧誌恒的手,笑著說道:“第五支隊支隊長朱衛華!”
寧誌恒趕緊回答道:“寧誌恒,奉命接任特務大隊副大隊長!”
朱衛華回身將寧誌恒讓在身旁,一起走進大院,同時說道:“我們已經接到處座的命令,可惜翁大隊長還在醫院養傷,特務大隊這一次折損太重,就等著你的到來。”
寧誌恒命令霍越澤將手下的人員安排好,自己則是和朱衛華進入辦公室裡,聽取朱衛華的介紹。
整個彆動隊分為五個支隊和一個特務大隊,其中第五支隊下轄四個大隊,兵員為兩千人,現在還有一千六百人,軍官骨乾都是軍事情報調查處的特工,還有一些第八集團軍的一些基層軍官,人員大多青幫的幫眾還有平民和學生。
特務大隊下轄三個中隊,兵員一千人,現在為六百人。其結構就比較純粹一些,軍官骨乾全部都是軍事情報調查處的人員,兵員也都是軍事情報調查處的行動人員,都是軍中精銳組成,也是作戰力最強的部隊,隻可惜用在了正麵戰場上,一個小時的飛機轟炸和大炮襲擊,就折損頗多,幾乎減員近半。
“現在翁大隊長重傷不能理事,我暫時代理特務大隊的軍務,現在就交給你了。”朱衛華笑著說道。
寧誌恒點頭說道:“這段時間辛苦朱兄了,不知道您是哪個分站的,我一直未能謀麵!”
朱衛華哈哈一笑,對寧誌恒說道:“我可是對寧老弟如雷貫耳啊!我在武漢站就聽說你寧閻王的威名了,我之前是武漢站的行動隊長。”
原來竟然是武漢站的行動隊長,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武漢作為中國僅有的幾個大都市之一,不僅地理位置重要,經濟發達,而且還是民國高層設定的陪都之一。
所以武漢站和上海站一樣都是軍事情報調查處的甲種大站,站長都是上校級彆,作為主管行動的行動隊長朱衛華就是中校,這一次作為處座的嫡係,也被專門抽調過來擔任第五支隊的支隊長,掌握了兩千人馬。
可是朱衛華卻是早就聽過寧誌恒的名字,因為就在前年,武漢軍事情報站花費了很大力氣搞到了一本加密密碼本,這一次的收獲巨大,震動了整個軍事情報調查處的高層,讓所有參與進來的人員都得到了重重的褒獎。
其中就有主持抓捕行動的行動隊長朱衛華,當時整個武漢軍事情報站風頭無兩,這個經典案例也讓武漢站的人不時拿出來炫耀一番。
可是好景不長,轉過年來,南京總部就開始了極為犀利有效的行動,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重重的打擊了日本諜報力量,日本間諜如同下下餃子一樣,紛紛落網被捕,繳獲的電台和加密密碼本,一本又一本,讓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
武漢站的人也都默默地閉上了嘴,再也不動輒就把加密密碼本放在嘴邊了,同時也都在暗自打探南京總部到底發生了什麼。
很快行動科裡崛起了一個年輕行動組長的信息,就進入了所有有心人的眼中,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分站的領導,比如上海站,杭城站和武漢站一眾高層人員。
所以說寧誌恒被稱為軍事情報調查處青年一代的領軍人物一點也不過分,最起碼在影響力方麵已經不限南京,已經慢慢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