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很狂麼?看他落魄了還狂不狂!他王仁有的是耐心,有的是精力,十年八年也沒關係。
舒妃得了王仁送入宮的消息,太子不僅不想結親,還辱罵他們王家女是癩□□,頓時就氣上心來。當然,舒妃這樣的聰明人是絕對不會跑去和陛下告狀的。
她知道太子在陛下心裡有很重的分量。所以,要慢慢磨,慢慢等待時機,把太子殿下拉下馬。
舒妃很聰明,她其實有察覺到陛下對太子的態度有一點點的奇怪,那股怪異之處不明顯,也暫時影響不了陛下對太子的寵愛,但是,舒妃冷笑一聲,日後還影不影響就難說了。
王仁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隻過了五日,太子就嘗到了惡果。
他底下的人,被都察院江西道的監察禦史給彈劾了,罪狀還很多,眼看著就要保不住了。
更糟糕的是,那個人,還是他之前派去搜羅英國公麾下將領罪狀的。你英國公是沒乾壞事啊,但你屬下乾壞事,你一並有責任。太子沒打算拿來告英國公,隻是想拿這些罪狀威脅英國公嫁女兒給他。眼看著搜集的差不多了,好家夥搜集的人居然被彈劾了。
諸葛恕哪裡想得到,屬下能乾是能乾,品性卻不好,在江西為所欲為,欺男霸女的,現在好了,被鬨出來了。他太子殿下簡直丟死人了!
那可是他東宮的臣屬!
諸葛恕更氣的是,他明知道這事肯定和王仁這個左副都禦史有關,卻偏偏沒有證據——誰讓他屬下真的屁股不乾淨啊!
皇帝再偏愛太子,這事也不好處理。首先,這不是指向太子本人的,那個監察禦史彈劾的又不是太子,其次,人家有實證實據的,不依法處置不合適,事情都鬨得那麼大了。
皇帝隻是喜歡太子,又不需要愛屋及烏到連他的屬臣也喜歡。
於是乾脆依律處置了。偏偏那個人又有個蠻不講理的爹,自認為兒子會犯錯都是太子的原因,要不是太子把他派去江西道辦事,又何至於此。
而之後太子在兒子出事後居然拍拍屁股走人,不想著保全他兒子,真的就看著他兒子被流放到北疆吃雪去了。於是這家也和太子殿下結仇了。
當然,此時的太子還沒想到那麼遠。他隻是覺得,王仁在整他。不知道這事遲早會發展出一個惡性循環來。
都察院要參人,屬於自身職務如此,沒什麼人懷疑王仁。王仁也不是自己動手,完全是授意屬下去指點江西道監察禦史的。
諸葛恕更不好意思和皇帝說,父皇,是王仁他故意整我!第一他沒有直接證據,第二如果要說就得說他為什麼會得罪了王家,就得扯出一堆事情來,而他和英國公家、晏首輔家的事情還沒談好。
最重要的是,諸葛恕深知親爹不是皇帝,皇帝目前對他疼愛是疼愛,但萬一不疼愛了呢,他表麵裝得好,實則和皇帝心裡仍有隔閡。
他覺得自己想娶有勢力人家的女兒,其實是背著父皇這麼乾的。按道理他有地位有寵愛,但他就開始拉攏勢力,總有一種背叛父皇的感覺。他母後也不讚成他這麼乾。但他沒辦法啊,母後不知道,但他知道啊,他根本不是父皇的親兒子。
所以諸葛恕一定要發展自己的勢力。
所以他在王仁身上吃了虧也不敢和父皇告狀。
聽說最近太子殿下挺倒黴的,晏盈和沈文汐就高興了。
太子自以為聰明,算盤打的劈啪響,卻不知道聰明人並不是隻有他一個,多的是聰明人。早在他和英國公說起有意結親一事時,英國公府就啟動了全麵警報,一方麵讓女兒沈文汐開始查太子,另一方麵則肅清自身府邸、親戚、故交,看看有沒有什麼把柄能夠落到太子頭上的。
是,諸葛恕是厲害,在他同齡人裡也還不錯,但比起混過了兩朝的英國公,那就實在是差遠了。
英國公發現自己麾下有個將領殺良冒功一事後,便有意處理了,正好發現還有個人鬼鬼祟祟地打聽,一順著摸下去,喲,居然是太子殿下的人。那他打得什麼算盤就一清二楚了。
先把太子的這個人捅出來,再自己慢慢收拾那個將領。
在晏盈告訴沈文汐王家馬上和太子結仇了之後,沈文汐又立刻通知家人,於是沈家不動聲色地將信息傳遞給王家。事了拂衣去,片葉不沾身。
直到現在,太子殿下仍然想不到王家整自己中間,居然還有沈家的功勞。
晏盈舒舒服服、快快樂樂地回了家,卻發現晏首輔、韓氏的表情都很難看。
哦喲,今天是什麼好日子。太子不高興,晏首輔和韓氏也不高興。晏盈頓時覺得自己的高興升級了。
但塑料女兒還是要做做的:“阿爹,阿娘,這是怎麼了?”
晏首輔知道太子手下人出事,定與晏盈無關,對她也露了個笑臉:“無事。”
他不知道好端端的,太子殿下怎麼得罪了都察院。看來過幾天要去都察院聊一聊,了解一下事態了。晏首輔眼神一沉,太子現在有些事開始瞞著他,不和他說了。
韓氏自然也為此事憂心。
王仁這次擺明是“沒人能得罪了我們王家還全身而退的”,與太子殿下是不死不休了。可惜太子殿下還覺得問題不大,沒傷到他自己,他心裡也責怪那個屬下辦事給人捉了把柄,害他的東宮一起丟臉。
韓氏平時不怎麼關心時事,但聽說了這事仍然為兒子操心,此時又見了這個非親生的女兒,也就更加生氣了:“你現在是魁首了,也不想著教教你弟弟妹妹。”
晏盈於是就道:“那行,今日起,阿知和常平都到我這裡來上學吧。”
韓氏不過隨口一句,完全是陰陽怪氣,哪裡是真的想要兒子女兒多到晏盈那裡去,更彆說她自覺心虛,怕兒子女兒被帶壞了呢。
晏首輔緩和氣氛:“盈兒,你阿娘說的氣話,你也當真。”
晏盈就笑了:“阿爹,我說的也是玩笑話哪。”
她腳跟一轉,便要離開,出了門卻不急著走,輕輕貼在門邊聽牆角。
晏首輔與韓氏道:“你也不要整日針對盈兒。夫人,我與盈兒看好了一門親事,說與你聽聽。”
韓氏心裡是在乎這事的。天家公主這樣養在自己家裡,也平平安安養到這麼大了,嫁出去不能嫁的太好,否則引起注意,又壓了阿知一頭,這韓氏是不願意的,但也不能太差。嫁的太差了,晏盈可是晏首輔和韓氏的嫡長女,他們晏家也沒臉,而且底下的兩個弟弟妹妹也不好嫁娶。
總之,韓氏為了晏盈的婚事是焦頭爛額的。她抱怨道:“夫君不知道,太子殿下好似也有幾分喜歡盈兒呢。定是那賤人勾引的。”
這事完全是說之前晏盈還沒穿來的事,實則也沒什麼出格的,不過是韓氏親媽眼,見不得太子關照晏盈。晏首輔考慮地多一些。他和韓氏不同,他與諸葛恕在諸葛恕十歲的時候就相認了,諸葛恕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他相信諸葛恕這樣的聰明人,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哪怕被愛情衝昏了頭腦,也絕對不可能把晏盈這個定時炸彈娶回東宮去。
韓氏卻不知道夫君和恕兒已經相認了。他們都知道韓氏,好是好,但是女人嘛,太感性,隨時隨地就能暴露。要是相認了,韓氏一個沒忍住叫了太子殿下兒子,那可就是彌天笑話了。
至於皇帝,他是更加不會讓太子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的,他隻想好好養著這個兒子,叫他打心眼裡濡慕自己。
所以整個事情裡,悲催的就是韓氏和皇帝,都不知道諸葛恕已經知道真相了。
晏首輔目光沉沉:“彆擔心,我們馬上給盈兒籌謀親事。是唐將軍之子唐榮,與盈兒也有些淵源。”
韓氏有些詫異:“唐將軍不是與夫君素來不和睦麼?”
晏首輔道:“此一時,彼一時。”
二人說話聲音漸漸低了,顯然往內室去了。晏盈不好再聽,心裡卻沉重起來。隻要她一日養在晏家,親事就由不得她自己做主。唐家給她的印象是挺深的,唐將軍與晏首輔有矛盾,但是是之前的事了,看來現在已經化敵為友,唐家要投靠晏首輔一派了。
如此一來,晏首輔正好賣女兒,把自己這個定時炸彈扔出去,又能消掉太子的心思,真是一石二鳥。
隻是……唐榮那是個什麼東西!都已經被皇帝下旨說了,他品行不好,這輩子是和出仕絕緣了的,也就是一輩子啃老的命,她嫁給他,那簡直天方夜譚!
好在這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定下的。現在是她潛伏期,還是得拉上太子,借力打力,讓太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件事。
還有晏知……她不是喜歡太子麼?想辦法,讓她夢想成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