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若雲的口供, 皇宮裡不少細作在燕帝這裡已經明牌,黎沅本以為燕帝會把人全都抓一遍,沒想到他把名單一收, 就再也不管了。
黎沅想了想,覺得不抓好像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一是這批清理完了下一批裡麵混的可能還有,比起隱藏的, 肯定是明牌的更容易讓人放心,再就是隨著若雲被抓, 那些細作下一步肯定該擔心,對方會不會把他們供出來。
就算是細作,也會覺得活著或乾脆死了, 比被抓起來囚禁嚴刑拷打得好吧, 可燕帝偏偏什麼都不做,讓細作們整日提心吊膽,自己嚇自己。這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惡趣味?
黎沅想明白後就把細作的事拋到了腦後。反正是燕帝自己布的局, 要是翻車那也是對方倒黴,關他什麼事。
就是——下一次再想我救你, 可不能了!
哼。
除了細作, 宮外那個冒充菜農送東西的人因為沒有防備,被鎮獄司的人連夜給抓了。審問必不可少,問出東西後鎮獄司的人也會越來越忙, 隻是這些信息相較於細作們是怎麼混進大燕來的,以及突厥和柔然族的合作這些問題,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沒錯,黎沅都能想到的問題, 燕帝不可能想不到。
一開始那些細作們, 燕帝隻以為是被洗腦的, 或者是靠著長相在行商隊伍裡混進來的,結果從被刺殺到現在,隨著線索越來越多,一切問題的根本也直指邊城。
尤其是若雲的那份名單,上麵列出的細作數量遠超了燕帝的預計。
皇宮裡細作的多少無所謂,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且邊城沒有察覺不對,問題就很大了。
從源頭上就有人欺上瞞下,那麼在內城調查的再多,摸到的也隻是小魚小蝦,根本堵不住口子。
內城要查,邊城更要徹查。
可惜的是由於時代原因,通信最快也隻能靠馬力傳送。黎沅其實有想過為什麼不用飛鴿傳書,他看上寫古代不都用鴿子傳信嗎?
但他轉念一想,這裡是武俠世界,萬一有閒的蛋疼的沒事就愛打鴿子,偷看彆人的“八卦”怎麼辦?軍機密信不可能用這麼不保險的渠道送。
交通受限,從京城往邊城互通消息,這一來一回的時間少說也得半個月,還不算調查花費的時間。
所以這段日子,明麵上看起來是風平浪靜的。
黎沅不管那些暗流有多麼的洶湧,生活在皇宮裡,風平浪靜對他來說就是最悠閒的日子。
少了雲姑姑的乾擾,再加上天氣也逐漸暖和起來,他一隻貓在皇宮裡簡直不要太快樂。
再加上燕帝可能是看他喜歡跟百獸園的貓們玩兒,所以就下令,貓屋的籠子一律不再上鎖,貓們想什麼時候出去就什麼時候出去,想去哪玩兒就去哪玩兒,負責貓屋的人隻需要按時發放食物就行。
當然,為了防止一些“意外”,下令前燕帝很是抓著黎沅給他做了一番思想教育,叮囑外加威脅,讓他告訴那些貓們不要亂撲人,更不要靠近禦書房和歲明殿,不然,隻要是犯了錯的貓一律從大燕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