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真倭,假倭(五更)
常風大惑不解:“倭寇對沿海城池狀況比咱明軍自己還了解?為何?”
尤天爵解釋:“剛才上差問末將何謂真倭,何謂假倭?”
“所謂真倭顧名思義。就是真的倭國強盜。”
“假倭則是咱大明海盜、走私販、地痞歹人。”
常風驚訝:“你是說,倭寇中有漢人?”
尤天爵道:“有。而且數量遠超真倭。他們本就是漢人,自然了解各座城池狀況。”
常風追問:“剛才你說,追我們的應該是真倭,從何判定?”
尤天爵道:“上差們所乘,是三百料座船。隻有朝廷大員才能乘坐。”
“且船桅上還掛著‘奉旨辦差’的禦旗。一看就是官船。”
“如果是漢人假倭,絕對不會攻擊官船。”
料是大明計算船隻排水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永樂年間的鄭和寶船可達兩千料。
常風問:“難道假倭見識如此之高?還能區分清楚官船、民船?”
“他們不就是一群目不識丁的海匪歹人嘛?”
尤天爵耐心的解釋:“上差錯矣。假倭主要乾的不是劫掠營生,而是走私。”
“他們的幕後老板,是東南大大小小的士紳!”
“給士紳們乾臟活的人,自然有幾分見識。”
常風以前隻管在京城內抄家,從未來過東南沿海。
尤天爵的話,讓他震驚萬分。用後世的詞兒形容,簡直就是三觀俱毀。
無論真倭、假倭,都算倭寇。倭寇身後竟然站著東南的士紳?
楊廷和在一旁插話:“此事我略有耳聞。自大明立國以來,就嚴禁民間與海外貿易。”
“這就導致了沿海走私有暴利可取。”
“東南的不少士紳,私下都豢養亡命之徒。替他們販賣私貨給倭人。”
“這些亡命之徒與倭人越走越近。為了給士紳們洗脫走私的嫌疑,他們乾脆跟倭人合流。”
“這樣一來,即便走私之事被舉發,也是倭寇所為。與士紳們無關。”
尤天爵道:“上差好見識。正是如此。漢人假倭,平時也乾一些帶著真倭打家劫舍的勾當。但主要還是走私牟利。”
“有個文詞兒怎麼說來著。哦對,引倭入寇。”
尤天爵命一個百戶嚴密監視倭寇動向。隨後他跟常風、楊廷和下了城牆。
尤天爵擺了一桌酒,給眾人壓驚。
李廣驚呼:“大敵當前,誰還有心思飲酒?”
尤天爵解釋:“公公,這種場麵末將見得多了。永寧衛雖守軍不多,但個個驍勇。城池固若金湯。”
“請公公和諸位上差放心飲酒。”
火頭軍準備了幾個菜,一壺酒。自然,衛城裡可做不出什麼孔府宴。隻是小菜薄酒罷了。
常風道:“我們身負皇差。要去南海鏡蠔。尤鎮撫可否派兵護送?”
尤天爵道:“等海灘上的倭寇散去,末將會派人護送上差們南行。”
“現在還不能走。倭寇未散,我怕他們半路截擊上差們。還是城內安全些。”
入夜。常風睡不著,上得衛城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