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滅倭護國免死鐵券(五更)(1 / 2)

第123章 滅倭護國免死鐵券(五更)

弘治帝眉頭輕挑:“供狀?呈上來。”

常風低著頭,邁著碎步走到龍案前,雙手將供狀遞給了弘治帝。

弘治帝用了整整三刻功夫,將供狀從頭到尾看了三遍。

驚訝、憤怒、仇恨.一係列複雜的情感,一股腦的湧上弘治帝心頭。

弘治帝先將供狀放到手邊。

隨後他發出一聲龍嘯:“欺天啦!”

順手,他將龍案邊放著的一個銅罄,狠狠的摔在了地上“當啷!”

這個銅罄上麵刻著“製怒”二字。是他讓工部造辦處特製的。

銅罄的作用有二。其一,時時刻刻提醒他自己,遇事一定要製怒保持冷靜。

其二,忍無可忍之時,可以往地上摔發泄情緒。

弘治帝氣的手微微顫抖,說話也帶著顫音:“封疆大吏、士林領袖、軍中督帥、藩王世子、高官裙帶、失勢太監.他們怎麼敢!”

“裡通賣國,引倭入寇,禍害百姓。為的僅僅是他們自家的利益!”

“他們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嘛?”

“欺天啦!反啦!”

“殺!”

常風忙不迭的磕頭:“皇上息怒。絕不能殺!”

弘治帝是少年老成的皇帝。自然知道常風為何說“絕不能殺”。

嗬,不光是不能殺,甚至不能追究!

一旦追究,就是拔出蘿卜帶出泥。恐怕要有幾萬顆人頭落地。

四海會裡有宗親、有封疆、有將領、有士林領袖他們具備了造反的必備三個條件:有兵、有錢糧、有地盤!

還有無數真倭當外援!

鬨不好,弘治朝會出現從南往北打的靖難之役。而倭寇,就是當年的兀良哈三衛。

弘治帝在心中不斷的提醒自己:忍字頭上一把刀。改國號的第一年,朝廷需要的是穩定。

可是這口惡氣不出實在是鬱結於胸。等等,常風不是替朕出了惡氣了嘛?

弘治帝道:“說說吧,為何假扮倭寇屠那八戶士紳?”

常風道:“臣這麼做,是為了挑起四海會手下假倭,跟真倭的內鬥。”

弘治帝恍然大悟:“內鬥?妙!你的法子真妙!”

忽然間,弘治帝想起了一件事。他忙不迭的翻找一份奏折。片刻後他找到了。

那份奏折是南直隸都司剛遞到京的。裡麵記錄了一件小事。南直隸鬆江府,兩小股倭寇火拚,死了三百多人。

弘治帝本來以為是倭寇分臟不均導致的內鬥,沒有在意。

現在看,這場火拚就是常風挑起的內鬥。這是地方上稟報的第一起倭寇內鬥。絕不會是最後一起!

弘治帝大笑:“常風。你看看這封奏折。”

隨後弘治帝將奏折扔給了常風。

常風看後說:“看來那八戶明奸沒白殺。”

弘治帝問:“常風,你身上帶火折子了嘛?”

常風一愣:“回皇上,未帶。”

弘治帝吩咐他:“伱去殿外找宮人要一枚火折子。”

常風領命,片刻後他拿回了火折子。

弘治帝又吩咐他:“替朕將大燭點燃。”

龍案邊上擺著一個燭台。常風走過去,用火折子點燃了一根大燭。

弘治帝像永寧城中的楊廷和一樣,把供狀放在燭火上引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