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臣劉吉願為老內相戴孝 摔盆兒 扛幡(2 / 2)

弘治帝眉頭緊鎖:“伱在教朕做事?”

王怒毫不退讓:“臣是吏部天官,大九卿之首。皇上要做錯事,臣不能不糾正!”

弘治帝龍顏大怒:“朕是對是錯,尚無結論。總不能你王恕說朕是錯,朕就是錯了吧?”

王恕道:“皇上本就是錯的。這就是結論!”

弘治帝火了,直接將銅罄摔在地上,發出一聲龍嘯:“欺天啦!”

王恕這老家夥也是個有脾氣的人。他直接將手中的笏板扔在地上。又將官帽摘下,放在青石板上。

王恕正色道:“臣忠言直諫,皇上卻認為臣欺君。那好,臣自請辭去官職,去錦衣衛詔獄領罪!”

說完,王恕大步走出乾清宮大殿。

常風心道:壞了。王老部堂完了。當著那麼多大臣的麵讓皇上下不來台。皇上不治他的罪才怪了。

接下來,常風看到了令他驚詫的一幕。

隻見王恕大步走出殿門沒多久,弘治帝竟以帝王之尊追了出來。

弘治帝幾乎是一路小跑,跑到了王恕跟前:“王卿。政見不合你可以跟朕商議。”

“不要動不動就請辭、去詔獄。倒顯得朕是個獨斷專行的暴戾昏君。”

皇帝這麼給麵子,出殿來追。王恕的火氣已經消了一半。

王恕道:“不是老臣矯情。遷民躲災之事本就不可行。”

弘治帝道:“打注。戶部右侍郎白昂、工部左侍郎徐貫是出了名的治水賑災能手。”

“他倆正在戶部那邊核算賑災賬目。朕已經下旨讓他們來乾清宮了。遷民之計是否可行,聽他倆的總沒錯吧?”

“朕不善於治水賑災,你王卿同樣不善於治水賑災。咱們誰對誰錯,由他倆辨彆。”

王恕想了想:“好吧。”

弘治帝半開玩笑的說:“進了大殿,你自己把官帽撿起來戴上。總不能讓朕彎腰撿了,親手給你戴。”

王恕拱手:“這是自然。”

跪在大殿前的常風,看著弘治帝跟王恕回了大殿。

不多時,白昂和徐貫來了。二人否定了弘治帝的遷城計劃。說出了一堆充分的理由。

弘治帝在充足的理由麵前,接受了他們的建議。命汴梁百姓留在原地,等待朝廷集中賑濟。

半個時辰後,弘治帝和王恕親親熱熱的走出了大殿。

什麼叫明君。這就叫明君。

一個明君可以跟臣子發生爭吵,可以有政見分歧。但對事不對人。不能因臣子有不同意見就罷官、懲處、扔進詔獄。

這些都是懷恩在弘治帝年少時教他的。

懷恩雖死,弘治帝卻不敢忘記他多年前的這些教導。

弘治帝看到了跪在殿外的常風:“常風,何事?”

常風拱手:“稟皇上,老內相的四七祭禮已結束。臣特來稟報。”

弘治帝有些傷感:“老內相離開人世已有二十八天了啊。”

“朕總覺得,他還在朕身邊。常風,你平身吧。你的差事辦的不錯,送了老內相最後一程,讓老內相風風光光的魂歸故裡。”

常風起身:“是臣應該做的。”

時光如水。弘治元年在不知不覺中走到了年末。

這一年裡,弘治帝勵精圖治、重用賢臣、裁汰庸官、賑濟災民、興修水利。大明王朝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

彪炳史冊的弘治中興拉開了大幕。

這一年裡,常風憑借著弘治帝的青睞,在錦衣衛內的地位節節攀升。他已成為實際上的八大千戶之首。即便北鎮撫使孫欒也對他客客氣氣。

仕途上得意,家裡又添了兒子,有嬌妻在懷。常風可謂是春風得意。

(第四卷《滅倭計》結束。開啟第五卷《彈劾案》。一會兒更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