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破禿鷹會(五千字章)(2 / 2)

可是現在他有另一番想法: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官職越高,責任就越大。

南鎮撫使就算當上,我也乾不好。

常風叩首:“稟皇上,《道德經》有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臣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十分清楚。”

“臣自入衛以來,一直在北司效力。暫掌南司不過數日,就險些讓禿鷹會陰謀得逞,還白白折了九名袍澤。”

“以臣的能力,絕對擔不起南司重任。”

“南司與北司的差事區彆甚大。讓臣掌南司,就好比讓一個和尚做道家法場。”

“故臣懇請皇上,另擇一賢能擔任南鎮撫使。”

弘治帝讚歎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得好!朕若一意孤行,豈不成了無知人之智了?”

“你覺得錦衣衛中誰有資格接任南鎮撫使?”

常風道:“老壽星孫龜壽老成持重,老謀深算;黑彌勒趙向佛辦事雷厲風行;小國手王妙心少年老成,心思縝密。這三人皆有資格接任南鎮撫使。”

經過多年官場曆練,常風變得越來越雞賊。

推薦了一個人,就要得罪另外兩個。

還不如委婉的把這個問題拋還給弘治帝呢。三個千戶都有資格升鎮撫使,您老自己掂量著辦。

弘治帝想了想:“就讓王妙心擔任南鎮撫使吧!朕喜歡用年輕人。朕又何嘗不是年輕人呢?”

弘治帝話鋒一轉:“不過你這回立下大功,朕不能不賞你。賞罰分明,是朕治國、治官的原則。”

常風叩首:“臣不求賞賜。如果皇上一定要賞,就賞廖凡勇、觀恭、高晉那些在暗戰中為國捐軀的忠烈吧!”

弘治帝點點頭:“錢能,讓內閣擬旨。追贈廖凡勇錦衣衛指揮左同知銜;追贈觀恭、高晉錦衣衛千戶銜;追贈在達官營殉國的九名力士錦衣衛總旗銜。”

“定國公世子徐光祚,麵對凶殘韃賊奮勇抵抗,英勇負傷。沒丟中山王的臉。賜他內帑銀一百兩,讓他安心養傷。”

“另擬旨,升王妙心為南鎮撫使。”

錢能道:“是!”

弘治帝又褒揚常風:“你立下大功卻不爭功。朕心甚慰。老內相在天有靈,也會為你感到自豪。”

常風拱手:“皇上過譽。”

常風雖未受賞賜,但他毫不在意。弘治帝的讚許就是最高的賞賜!

他出了宮,回了府中倒頭便睡。這一覺從薄暮時分,直接睡到了第二天早晨。

黎明時分,他跟隨弘治帝的鑾駕來到德勝門前。

三萬京營大軍在猛將兄馬文升的帶領下,誓師出征,增援大同。

出征儀式結束後,常風回到了錦衣衛。

一眾袍澤立馬圍住了他。

王妙心道:“常爺拒絕了皇上封賞,卻為殉國袍澤討追封。您真是仗義之人啊!”

常風有些奇怪,王妙心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片刻後常風反應了過來。昨日錢能也在殿中,一定是錢能把這事兒告訴了錢寧,錢寧又告知了袍澤們。

黑彌勒趙向佛道:“常爺,說句實在話。以前我不服您。現在我對您佩服的五體投地!我見過太多爭功的人,您這樣讓功的人實在是少見。”

錢寧忙不迭的拍上了馬屁:“二位算是說對了。我們常爺簡直就是個古今完人!”

朱驥走了進來。眾人連忙收斂笑容,恭恭敬敬的給朱驥行禮。

朱驥道:“免了吧。常風,這次你乾得不錯。”

朱驥這廝可不常誇人。

果然,誇完人他立馬補了幾句,斥責常風:“若進達官營時你謹慎些,多帶些力士進去,這差事就算完滿了。”

“這下好,白白折了九名弟兄。還差點搭上一個公爵世子。”

常風拱手:“指揮使教訓的是。是我一時大意鑄成大錯。”

就在此時,錢能走進了值房。他聽到了朱驥對常風的斥責。

錢能白了朱驥一眼,陰聲陰氣的說:“朱指揮使,你說這話我就不愛聽了!”

“怎麼沒見你親自帶著袍澤去達官營查案?”

“常風找到地道火藥,救出二位國舅爺時,你又在哪兒?”

“人家事情辦成了,你倒雞蛋裡挑起骨頭來了!有你這麼當上司的嘛?”

朱驥解釋:“我當時在布置德勝門出征儀式的護衛。”

錢能反問:“哎呦!你好大的功勞啊!可你布置的護衛有用嘛?”

“要不是常風及時查明禿鷹會的陰謀。恐怕德勝門前早就屍橫遍野了!”

“我告訴你!彆打量著老內相歸天了,你就處處刁難常風。我們司禮監的人,都是老內相提攜起來的。”

“我把話撂在這兒,以後誰找常風的麻煩,就是找我們司禮監的麻煩!”

錢能連珠炮似的話,把朱驥噎得夠嗆。司禮監秉筆在錦衣衛一眾袍澤麵前狠狠為常風出了口氣。

錢能道:“罷了。我這趟來,是來給常風送賜物的。常風受了傷,皇上極為關心。讓我來送一匹內庫白絹,給常風包傷口用。”

一眾袍澤又對常風高看了一眼。

瞧,人家受了傷,皇上禦賜白絹包傷口。不愧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啊!

半個時辰後,常風回到了查檢千戶值房。

值房裡少了徐胖子,顯得死氣沉沉的。

王妙心捧著一疊案卷走進了值房:“常爺。”

常風連忙道:“您現在是南鎮撫使,是我的上司之一。您還是直呼我的名諱吧。”

王妙心笑道:“我敬稱您為常爺,不是看官職,而是論為人。您的為人,當的起一聲‘爺’!”

“禿鷹會的案子是您負責的。現在要寫結案的案卷。我得找您一同把案子結了。”

常風點點頭。

王妙心問:“您看楊春定個什麼罪?淩遲嘛?”

常風憤憤然:“一個漢人竟然變節、通敵、叛國,害死了廖爺、觀恭、高晉一堆袍澤。淩遲便宜了他!用節節高竹刑處死吧!”

“不!處竹刑的同時,讓行刑總旗老齊割他的肉。兩種酷刑一起上!”

王妙心讚同:“對待這種變節者,就得用殘酷手腕。”

“抓到的那三個禿鷹會俘虜,一個失血過多死了。活下來兩個。”

“大記性恢複術的大刑已經給他倆上了個遍。嘴裡掏不出什麼來了。您看?”

常風道:“給他們個痛快的斬首吧。咱們得承認,禿鷹會的確是個難纏又可敬的對手。”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有視死如歸的勇氣。就憑這點,就值得咱們尊重。”

王妙心點頭:“好。這兩個人處斬首。哦對了,從楊春那兒繳獲的兩千兩銀幣,交給戶部寶泉局重鑄後歸入國庫?”

常風微微搖頭:“這筆繳獲就彆上報了。找個民間錢鋪,鑄成市銀錁子。分給九名殉國力士的家人吧。出了事我擔著。”

常風對那九名殉國力士,還是心存愧疚。

他對待敵人時殘酷無情。上大刑,砍四肢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對待袍澤時,卻有著溫情的一麵。

對待袍澤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這句話適用於曆朝曆代。

王妙心道:“常爺這話說的。撫恤陣亡袍澤家眷,是我這個南鎮撫使的職責。理應我擔責。”

常風道:“咱倆就彆爭了。一同擔責就是了。”

王妙心突然提到了湘西巷的土人:“常爺,當日達官營遇險,多虧貴府如夫人手下的一百土家漢子施以援手。”

“不過那些土家漢子人人私持兵刃。似乎會授人以柄啊。”

“我有個想法。南鎮撫司除了在衛的三千袍澤、分散敵境的上千暗樁,還有數千沒有官職、員額的耳目。”

“不如將湘西巷的土家漢子,歸入南司耳目清冊之中。這樣一來,他們持刀帶刃也就不違背王法了。”

王妙心這是在為常風著想。

常風很領情:“那我就代那一百多土家漢子,多謝王鎮撫使了!”

常風心道:族人們搖身一變,成了錦衣衛的耳目。小九要是知道了,指不定高興成什麼樣。說不定一高興,今夜把北安門賞了我。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