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弘治六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2 / 2)

“我看你去趟黃家,跟黃元她爹說說,過完年來下個定禮,把婚約定下。”

常風道:“成。我後日便去找他。”

弘治六年的除夕上晌。

常風來到了福祿街的青鬆棺材鋪,找到了老瘸子。

老瘸子問:“常爺來訂隨喪紙紮麼?京城裡又有哪位勳貴薨了?”

常風道:“你誤會了。我今日來給你送年禮。”

老瘸子驚訝萬分:“您堂堂錦衣衛,飛魚服在身的人,給我送年禮?”

常風笑道:“禮多人不怪。你彆嫌棄我的禮輕了就是。”

說完常風拿出了三個布囊。

他先打開了第一個布囊:“這是大興縣、順天府的四件失竊案的案卷。都是沒破的無頭案。”

“我知道作案的人是你。今日我把案卷交給你,你燒掉,此生你就不用再怕官府找上門了。”

錦衣衛神通廣大。又加上老瘸子的掌門賽棠紅跟徐胖子有床笫之誼。

常風弄清楚老瘸子此生做過哪些案子,有哪幾份案卷放在官府並不難。

老瘸子目瞪口呆:“這”

常風笑道:“老前輩不必謝我。我查過你了。你作案,向來是竊富濟貧。竊的都是該竊之人。”

老瘸子作勢要給常風跪下磕頭言謝。

常風卻一把攙住了老瘸子:“老前輩不必如此。成化二十二年我廢了你一條腿,得以飛黃騰達。我欠你的,做這件事是在還債。”

常風又打開了第二個布囊,布囊內是一個戶籍照子。

常風道:“這是我讓順天府給你開的醫戶照子。以後你就是大明的上民了。”

大明有著嚴格的戶籍製度。分為軍戶、民戶、匠戶三大類。

其中民戶又分儒籍、生員籍、醫籍、捕戶籍、商籍等等三十幾種。

不過為鼓勵讀書,所有軍戶、民戶、匠戶子弟都可以考科舉。

過了童生試就成了儒籍,有了秀才功名升為生員籍。

醫生在宋代之前屬於下民,地位低下,屬三教九流的中九流。

宋之後,醫生的地位大為改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成了社會共識。

大明的醫籍雖趕不上儒籍、生員籍,但在地位上高於僧籍、畫籍等等,屬於上民。

老瘸子目瞪口呆:“您真要給我改籍成上民?”

常風道:“對。”

說完常風打開了第三個布囊,裡麵是一張兩千兩的銀票。

老瘸子問:“您是有事要讓我辦?”

常風道:“沒錯。我得交托給你一件天大的事。”

老瘸子有些為難:“我已經金盆洗手。黃元馬上要考舉人了。我不想再犯案連累他。”

常風笑道:“還彆說,這件大事沒你的養子黃元還真辦不成。”

老瘸子苦求常風:“他是個讀書人。江湖上的事一概不懂。求您高抬貴手,放過他吧。”

常風終於說明了來意:“我不是讓你們爺倆辦江湖事。”

“我是想讓黃元成為郡主儀賓,我妹妹的丈夫!”

老瘸子震驚得半晌才憋出一句話:“我家怎麼配跟郡主結親?”

常風道:“怎麼不配?黃元府試、院試都是案首。中舉人、中進士是遲早的事。”

“我看他配我妹妹正好!就要看你們父子願意不願意了。”

跟郡主結了親,黃元以後就是皇親,能保一生富貴。

老瘸子的腦袋點得像磕頭蟲:“願意,願意!”

常風笑道:“你願意沒用,得黃元願意。強扭的瓜不甜,你讓他過來,我問問他。”

老瘸子喊來了黃元。

黃元跟常恬情投意合。但他最近陷入了少年維特之煩惱。

黃元知道,他雖是生員籍,但他的養父是賤籍,就算他中了進士也不配娶郡主。

一聽常風說讓他跟常恬定下婚約,他激動的語無倫次:“我郡主對她好。”

常風道:“你先彆急著表明態度。有件事我得跟你說清。”

“咱大明有規矩,公主的駙馬,郡主、縣主的儀賓可以參加科舉。但即便中了狀元也不能被授予實職。”

“你要是跟我妹妹訂下婚約。此生都不能做實職官,隻能守著個宗人府儀賓的虛銜。”

“你考慮清楚再答複我吧。”

黃元陷入沉思。學而優則仕,是大部分讀書人的至高追求。

常風點撥他:“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句話向來是貶義。”

“再說。我了解大明的官場.嗬,當了官,有時候好人也要被逼無奈當壞人。”

黃元下定了決心:“我願意跟宛平郡主定下婚約。”

常風一拍手:“成了!那咱們以後就是親家了!”

隨後常風耐心的叮囑:“給我妹妹下定,可不能失了體麵,辱沒了她的身份。這兩千兩銀票,你們拿去置辦定禮。”

“婚書去找福瑞金鋪燙金。香炮都要最好的。四色糖、四京果去李記糖鋪買。”

“緞禮要上好的江南綢。啊,彆買雲錦,那東西細究起來犯忌諱。”

“金鐲要二兩一隻的,打兩對。上麵要鑲中等寶石,彆逾製。郡主所用寶石規格,金匠應該清楚。”

“最重要的,大雁一定要又肥又呆!得提前跟京郊獵戶訂。”

老瘸子連忙道:“我有錢!怎麼能拿親家的銀票置辦定理?這不成了”

常風笑道:“你想說倒貼是吧?為了讓我妹妹有情人終成眷屬,我樂意倒貼!”

“好了,那就這樣說定了。開了春選個黃道吉日,你們去送定禮。”

“告辭!”

常風走後,老瘸子摟著養子的肩膀,老淚縱橫:“好孩子,你這輩子算是安穩了!”

常風回了府,常恬正在給壯壯剝糖炒栗子。

常風一本正經的說:“糖糖,以後黃元不能隨便進府了!”

常恬一聽這話,小臉立馬耷拉了下來:“為什麼?”

常風正色道:“不為什麼!”

常恬火了:“你嫌棄他家裡是開紙紮鋪的?哥,你雖然是家主。可我是當朝郡主!”

“咱府裡的事兒怎麼著也得有一半兒讓我說了算吧?”

“我就讓他進府!你不讓他來,我,我.我找皇後義嫂、皇帝義兄說理去!”

常風終於露出了笑容:“傻丫頭。我讓黃家過完年來給咱家下定禮。有婚約在身的男女,按規矩是不能常在一處的!”

常恬轉怒為喜:“真的?噫!好!我就知道哥哥最疼我也最懂我啦!”

常風道:“矜持點。怎麼說也是郡主之尊。一聽說給你找了夫家,你的嘴都快裂到後槽牙了!”

常恬直接一蹦,抱住了常風:“哈,哥哥最好啦!”

常風笑道:“快鬆開。你不是說男女授受不親,妹大避兄嘛?”

常恬的腦袋緊緊貼著哥哥的胸膛:“彆說我過完年才十四,就算我八十四也是你的妹妹!”

除夕夜。常風叫來了老泰山劉秉義,一家人歡天喜地吃餃子、說著笑話守歲。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好運和厄運。

今年常風隨劉大夏賑災、治水立下大功。高升了指揮左僉事。朱驥若離任,他鐵定能接任指揮使。

常恬在年末跟小情郎定下了婚約。

吏部尚書馬文升看在常風的麵子上,將劉秉義的文散階升授為通議大夫。

常家這個年過的自然是高高興興。

大明有六千萬人口,一千五百萬戶,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兩千裡外的江南水鄉,蘇州吳縣。

一個二十五歲的書生,正守著五個牌位,哀傷不已。

他雖正值青年,但頭上已有了白發。

這一年裡,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相繼離世。妹妹也自殺身亡。除了他,全家死光光。

他幾乎哭乾了自己的眼淚!

後世譚譚說交通裡的“福貴大爺”跟他一比都算幸運的。至少福貴大爺還剩下個弟弟。

書生的名字叫唐寅,字伯虎。他是蘇州府院試秀才,江南一帶有名的才子。

數年後,今夜歡喜至極的常風,將跟今夜悲傷至極的唐寅,發生一段複雜的故事。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交集,的確難以捉摸。

正月初五。劉笑嫣去了坤寧宮,為張皇後求了情。

張皇後不是個刻薄的人。對李夢陽的氣早就消了。

她也想明白了是兩個弟弟有錯在先。當日便求弘治帝放了李夢陽。

李夢陽在詔獄蹲了幾天,不說見瘦,反而白胖了不少。

攛掇張鶴齡強占民田的芸娘,被錢寧派人送到了薊鎮給邊軍老粗當老婆。

對她來說因禍得福。四十如虎,她最喜歡“粗”人。

魯西的百姓得到了官府的救濟。起碼在正月裡有麥餅吃,不至於挨餓。

水利工程已經修建的七七八八。來年魯西百姓不用再擔心黃泛之苦。

弘治六年過去了,常風很懷念它。

他切切實實給黎民蒼生做了一些事情。

宮廷陰謀、官場爭鬥給不了常風這種“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的自豪感。

弘治七年到來了。時光如大河之水,不可倒流,奔騰向前。

書友群178810462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