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笑道:“小叔叔,太子殿下說,想把江彬留在身邊。此事需你相助。”
常風道:“這麼說,殿下對江將軍十分青睞啊!恭喜你了。”
<div css=tentadv> “把你留在殿下身邊很簡單。邊鎮功勳將領調入錦衣衛任職是成例。不過要降級任用。”
“恰巧,北鎮撫司專管大漢將軍的千戶出缺。我看,你接任這個職位吧。”
“你管了大漢將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常伴儲君左右。”
江彬倒頭就拜:“常爺知遇之恩,屬下永生難忘,定當報答。今夜屬下想設宴感謝常爺跟劉公公。不知您可否賞光?”
常風立即拒絕:“不成。”
劉瑾連忙解釋:“小叔叔千萬彆誤會。江彬在京城交際所用的大把銀子,絕非臟銀。而是他多年征戰攢下的賞銀。是乾淨銀子。”
常風笑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給我義子尤敬武說了一門親。今夜媒人要上門商量婚事。實在抽不開身。”
常風話音未落,錢寧走了進來。
常風道:“今夜讓錢寧代我去赴宴吧。江彬,這位錢寧錢同知既是我的左膀右臂,又是錦衣衛的老人。”
“你即將入衛當差。有不明白的事,可以好好請他指教。”
轉頭,常風又跟錢寧介紹:“這位是大同衛戰功赫赫的江將軍。他頗得太子賞識。今後他將成為你的下屬。你們好生來往。”
錢寧一聽到“他頗得太子賞識”七個字,立馬對江彬高看了一眼:“江將軍,失敬失敬。”
江彬拱手:“錢同知,久仰久仰。”
常風道:“得了。你們吃你們的酒宴。我得回府張羅敬武的親事了。”
尤敬武其實在弘治十四年就取過一門親。弘治十五年永寧之戰時亂哄哄的,他的妻子不知所蹤。可能她沒跟隨婦孺們成功出城,被倭寇擄走了。
這兩年,常風命錦衣衛在福建的耳目廣為打聽尤妻的下落,卻一無所獲。
尤敬武正值壯年,又是個習武之人。屬於大清早能硌穿床板的那種熱血男兒,身邊沒個女人始終不成事。
於是常風打定了主意,讓管南鎮撫司的王妙心幫忙,替義子說門親。
小國手王妙心生平有兩大愛好,下棋、做媒。他那媒做的嘿,簡直專業。
常風回了府,王妙心已經等在了客廳裡。
常風笑道:“妙心兄,你受累了!放心,事成之後一個豬頭是少不了的。快說說,是哪家的小姐?”
王妙心答:“按照跟你之前商量好的,現任官員家的小姐不娶,但最好又得是書香門第”
“說來也巧。我有位江西分宜縣老鄉,名叫嚴淮。是個屢試不第的老舉人。他家小姐嚴嬌年方二八,長得又溝溝又丟丟,還懂得琴棋書畫,品性又好.”
常風問:“這位嚴嬌嚴小姐人在江西嘛?”
王妙心解釋:“在京城。嚴淮家資豐盈,為了會試方便,六年前乾脆在京城買了一處宅子,定居備考。”
“哦對了,嚴家像極了常家。”
常風問:“哦?怎麼說?”
王妙心道:“嚴嬌上麵有個二十四歲的兄長,名叫嚴嵩。他今年剛剛考取江西鄉試舉人。明年會試,嚴嵩會跟父親嚴淮一同進貢院。”
“常爺跟破奴侄子不也是明年同入貢院嘛。都是父子同考,所以我說你們兩家很像。”
常風笑道:“原來如此。雖說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按我的意思,還是讓嚴嬌和敬武見一麵,看看孩子們的意願。”
王妙心有些為難:“還沒下定的未婚男女見麵?這不符合禮儀啊。嚴淮雖不是進士,但卻是一個時時刻刻把古禮掛在嘴邊的老學究。”
常風給王妙心倒了杯茶:“妙心兄,你聰明一世,而今怎麼糊塗了?錦衣衛栽贓官員都是小菜一碟,何況安排一對年輕男女在街麵上偶遇?”
王妙心一拍腦瓜:“常爺說的是。是我糊塗。安排偶遇的事,包在我身上。”
常風跟王妙心聊了一會兒。飯廳開飯,二人又暢飲了幾杯。
吃過晚飯,常家一家人走到府門口,送王妙心走。
王妙心進了官轎,劉笑嫣半開玩笑的說:“親兒子的婚事還沒著落了。倒幫乾兒子尋了一門親。你這人偏心。”
常風笑道:“皇後娘娘發話了,等破奴明年高中進士,就給他賜婚。咱兒子的婚事,咱們也做不了主啊。”
翌日,常風下了早朝,回到值房。
錢寧走了進來,拱手行禮:“常爺。”
常風道:“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咱們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彆搞這麼多虛頭八腦的禮節。”
錢寧笑道:“我拿您當親大哥。家禮不可廢嘛。”
常風問:“江彬呢?”
錢寧答:“去兵部開調任委劄了。”
常風又問:“昨夜的酒喝得咋樣?”
錢寧道:“江彬這人很實在。雖沒酒量,卻有酒膽。喝多了給我講了山西的許多奇聞異事。”
“嗬,有件奇聞異事把我嚇了一大跳。”
常風隨口問:“哦?什麼事?說給我也聽聽。”
錢寧講述:“晉藩一係的慶成王,竟生了九十一個孩子。其中兒子四十四人,女兒四十七人。”
常風以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你說他有多少個孩子?”
錢寧答:“九十一個。”
常風咋舌:“我的天。慶成王是郡王。除了他的嫡長子繼承郡王位。其餘兒子都會受封鎮國將軍。”
“所有女兒都會受封縣主。晉藩宗室,一下就多出了九十一張長年吃皇俸的嘴!”
大明的親王、郡王自永樂朝之後已鮮有實權。他們唯一的愛好就是跟女人睡覺、生孩子。
床笫之戲不僅爽身爽心,還能掙錢。王爺們每多生一個兒子或女兒,便能從朝廷這裡多領取一份皇俸。
常風想起了一件事。
一個月前,他看到邸報,邸報上山西巡撫稟奏,山西宗室規模天下第一。宗室歲祿高達七十七萬石。
七十七萬石皇俸,占去了朝廷每年實物稅總收入的三十分之一。
彆小看三十分之一,這隻是晉藩宗室而已。加上其餘各省,朝廷收入的四分之一都拿來供養宗室了。
如果每個宗室都像慶成王這樣,一個人生下近百子女恐怕用不了幾十年,大明朝就會被宗室們吃乾抹淨。
常風決定管管這件事。
宗室一向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畢竟人家是皇帝的親戚,都姓朱,自古疏不間親。
常風若要管慶成王的事,必要想一個巧妙的辦法。</div css=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