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這樣言辭悖逆的奏疏,通政司不該交到宮裡。”
錢能大怒:“這不是泰山姑子屁股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兒嘛?文官誠心讓這份奏疏暢行無阻到龍案上,打算活活氣死皇上!”
“可憐咱們的萬歲啊!病成這樣,還堅持批閱奏折。卻被文官們如此侮辱!”
常風立馬反應了過來:李夢陽這個二愣子是被文官集團當刀使了。
氣死皇帝,十四歲的少年儲君即位。那些文官便可以欺負新皇帝年少,把控朝政。
嗬,文官們的算盤珠子都快崩我常風臉上了!
不過,李夢陽所說的二病、三害、六漸也是事實。隻是他不該挑皇上病重的節骨眼上這道奏疏。
常風問:“皇上可有旨意?”
錢能道:“皇上有旨,將李夢陽緝拿詔獄。”
詔獄,李夢陽不是第一次進了。上回進詔獄,是因張、錢兩家皇親糾集地痞械鬥。李夢陽上奏參劾。
常風道:“督公,這件案子就交給我辦吧。”
錢能怒道:“不交給你,難道交給指揮使牟斌?我知道牟斌跟李夢陽是什麼文友。好得穿一條褲子!”
“常風,我要你把錦衣衛最殘忍的酷刑用在李夢陽身上!”
“好狗尚且護主!此獠上這道奏疏,等於指著鼻子罵皇上呢。咱廠衛得給皇上出氣。”
常風點頭:“好,好。督公先消消氣。我這就去戶部緝拿李夢陽。”
戶部就在錦衣衛的街對麵。
不多時,常風將李夢陽押進了詔獄問案房。
常風並沒給李夢陽上枷戴鎖,還讓人給他沏了一杯茶。
常風問:“天賜兄(夢陽字),是誰指使你上這道奏疏的?”
李夢陽答:“臣子給皇帝上奏疏,直言時弊乃是本職。何須旁人指使?”
常風歎了聲:“你把弘治盛世說成了一團黑啊!難道你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李夢陽這個二杆子,竟然來了一句:“盛世之名,名不副實。”
常風一拍桌子:“李夢陽!你混蛋!你自詡風骨高潔的文人,此刻為何睜著眼睛說瞎話?”
“你那道王八蛋奏疏,把弘治盛世愣生生說成了亂世。那好,我問你一個問題。”
“成化朝共二十三年,天下共發生過多少次大規模民變?”
“弘治朝至今已有十八年,天下共發生過多少次大規模民變?”
李夢陽一愣,沉默不言。
常風道:“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說。好,那我替你說!成化一朝,共發生大規模民變十次!其中廣西、湖廣民變甚至逼得朝廷派出十餘萬大軍清剿。”
“弘治朝一次都沒有!”
“難道這就是你認為的,弘治朝是一團黑?”
後世“民間史學家”們,曾掀起過一場聲勢浩大的全麵否定弘治中興運動。
拋開《明史》不談,隻說《明實錄》。
《明實錄》中記載,成化朝發生大規模民變十次;正德朝七次;嘉靖朝十九次;隆慶朝一次;萬曆朝十二次;天啟朝兩次;崇禎朝數不勝數,沒辦法統計,大概百次以上。
弘治朝的大規模民變次數則是零。
(注:大規模民變,指的是參與人數三萬人以上,波及兩縣以上)
李夢陽沒有爭辯:“你說的對。弘治朝民生比成化朝強是事實。二病三害六漸也是事實。”
常風接話:“是事實。但你在皇上病重之時上這道奏疏,就是居心叵測,圖謀不軌!”
“皇上龍體安康時,你為何不上這道奏疏?”
李夢陽啞然。
常風又道:“再問你一遍,是何人指使?”
李夢陽答:“一人做事一人當,我上這道奏疏與旁人無關。”
常風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李夢陽問:“你笑什麼?”
常風道:“我笑弘治朝的詩文大家,提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李夢陽是頭蠢豬!”
“一頭被人當刀使了,都不自知的蠢豬!”
李夢陽問:“你何出此言?”
常風條理清晰的分析:“李夢陽,你想想吧,你在皇上病重時上這道奏疏,皇上的病情會不會加重?”
“皇上若殯天,於誰最有利?”
“儲君年僅十四。雖天縱英才,但治國經驗不足。若天崩地裂,朝中文官會以輔政為名,把持朝政。”
“說白了吧,朝中有人盼著皇上早崩!”
“而你,就是被那些居心叵測的人利用的工具。”
“你被人耍了,耍得團團轉!做下了大逆不道之事還不自知。”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李夢陽再蠢直也已經反應了過來。
常風道:“再問你一遍。誰指使你上的奏疏?!”
李夢陽這回不再包庇他身後的人:“我著實該死!不該貪杯誤事!”
李夢陽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三日之前,通政司右通政黃朗設宴請十幾名官員喝酒。其中就包括李夢陽。
通政司設正三品通政使一名,正四品左、右通政各一名。黃朗算是朝中的高級文官之一。
這十幾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愛好舞文弄墨的詩人官僚。
文人騷客嘛,聚在一起就愛發牢騷。
酒喝著喝著,話題就從詩詞轉移到了時局上。
眾人紛紛大發牢騷。這兒看著不對,那兒看著不好。
其中以李夢陽尤甚。畢竟當初他因參劾皇親國戚進過詔獄。
李夢陽這人善於歸納總結。從皇親國戚飛揚跋扈說起,一直說到了什麼士氣日衰,學風萎靡。
黃朗故意激將李夢陽:“你敢把你今晚所說,寫成奏疏呈遞皇上嘛?”
李夢陽借著酒勁說:“有什麼不敢!忠言直諫,臣子本職!”
黃朗立即命仆人拿來了筆墨紙硯給李夢陽。李夢陽不愧是文壇巨子,用了兩刻時辰便寫成了文采斐然的《二病三害六漸疏》。
黃朗又激他派人回府,拿了印章,在奏疏上蓋了印。
隨後黃朗直接將奏疏取走。並打下保票:“我在通政司管著上呈奏疏。李老弟放心,我一定讓這道奏疏擺到龍案上!”
醒了酒之後,其實李夢陽也有些後悔。
可是為了自己風骨高潔、能言敢諫的名聲,他又不好跟黃朗追索奏疏。
就這樣,他被彆人當了刀使。
常風聽了李夢陽的敘述,直接起身。
一旁的張采問:“常爺,去通政司抓黃朗嘛?”
常風搖頭:“不,先去內閣!我倒要問問內閣那三位,知不知道這份奏疏的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