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勳斜倚在城牆邊已經站不穩了。他的旁邊躺著沒了一條胳膊的副將時春。
王勳在一名士兵的攙扶下拿起了火把,將火把硬生生按在時春斷臂處。城牆上頓時充滿了烤人肉的味道。
王勳已經打定主意,若城破他將刎頸自儘,絕不做韃靼人的俘虜。
陷入絕境的王勳不知道,陽和城那邊,張永、魏彬率領的團營兵趕到了。
正德帝在陽和城門下親自迎接張永、魏彬。
張永跪地拱手:“皇上,十二團營主力全數帶到!”
正德帝將張永攙了起來:“來的正是時候,傳令,全軍棄守陽和,增援應州!這一回,朕要與小王子在應州決戰!”
正德帝又是離家出走偷跑到宣府,又是轉跑陽和散布消息,又是三個錦囊調兵增援,又是派出王勳孤軍拖延時日.一切的目的就是在應州與小王子決戰。
大軍出城,浩浩蕩蕩如一條巨龍一般直奔應州而去。陽和衛城幾乎成了空城,城中隻剩下隨軍的家眷老弱婦孺。
且說常風、劉笑嫣那兩路人。
常風、梁儲所領勤王的宣府兵大都是步軍。故而還未到陽和。
至於來接常青雲的劉笑嫣.因對西北地形不熟,他們迷路了一整天。正德帝的大軍離開陽和後四個時辰,劉笑嫣和一百土家袍澤才趕到陽和。無奈之下,隻得快馬加鞭追向應州方向。
應州城,王勳與韃靼人接戰的第五日。
王勳站在城頭眺望。他看到對麵韃靼主力已經陸續趕到。
王勳第五次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剩下這一千五百人,哪怕能多拖延對麵十幾萬韃軍一個時辰,一刻功夫也是好的!
其實應州城內的明軍已無出城一戰之力。小王子完全可以放棄攻城,繞過應州去打大明皇帝所在的陽和。
但小王子沒有那樣做,他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屠滅應州城,雞犬不留才能解他的心頭之恨。
辰時正刻。韃靼主力已全部趕到。十八萬人準備發動攻城戰,一鼓作氣拿下應州城。
城頭上,王勳已經拔出了腰刀。
旁邊一個十七八的小兵卻有些害怕,腿止不住的打顫。
王勳沒有責怪他,而是說:“後生,記住了,隻要膽子大,鬼都怕你!就算是死了,我去陰曹地府召集舊部,打下閻羅殿。到時候我升你當個守殿的百戶!”
韃軍緩緩推進。推進了大約一裡,韃軍的步伐戛然而止。
王勳奇怪:“韃軍怎麼縮頭了?”
眼尖的小兵朝城東一指:“帥,帥爺。援軍!援軍!”
王勳順著小兵所指一看。隻見城東出現了大量的明軍。其中有一麵顯眼的旗幟,上書“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後軍都督太師”。
王勳愣在原地:“皇,皇上到了?”
說完這話,他如抽乾了渾身力氣一般癱軟在地。
正德帝所率明軍主力已陸續列成軍陣。這是一場雙方兵力相當的較量。
小王子暴怒不已:“明國這麼大批的援軍是從哪兒鑽出來的!難道他們的皇帝親自到了?”
副手奈日道:“按照暗樁傳來的消息,那麵旗幟便是明國皇帝的軍旗!”
小王子的暴怒變成了興奮!兵力相當,棋逢對手!我將證明成吉思汗的血脈遠勝於朱棣的血脈!
今日,應州城將成為第二個土木堡!我將活捉明國皇帝!
雙方開始各自調兵,調整部署,羅列軍陣。準備對攻。
正德帝在豹房多年研習軍事、玩弄美女兩不誤。這回十幾年所學終於派上用場了。
正德帝騎在馬上,有條不紊的傳達著軍令:“尤敬武,你帶所屬兩營繞到韃軍右翼,待我中軍突擊時,進行側攻。”
“張永,你帶四勇營攻右翼敵陣。不要戀戰,隻做襲擾。敵進則退!”
“江彬,你帶耀武營騎兵去繞後偷襲韃軍的砲車陣地!拿下砲車陣地後,朝著小王子的中軍大帳方向猛攻!打到最後一人戰死為止!”
一番軍令下達完畢。眾將皆言“遵令!”
唯獨江彬提出了質疑:“皇上,中軍的四威營和兩個敢營是誰統領?”
正德帝用馬鞭指了指自己。
江彬大駭:“皇上,萬萬不可!請您留在後方。”
話音剛落,正德帝抽出太宗爺留下的尚方斬馬劍就橫在了江彬的脖頸上:“臨陣不聽主帥指揮者,殺無赦!”
尚方斬馬劍即尚方寶劍是也。
江彬咬了咬牙:“是!”
諸路軍準備出戰。
正德帝望向了身邊的常青雲。
常青雲跟王勳身邊的小兵一樣,騎在馬上的雙腿不住的發抖。
正德帝笑道:“不要怕!洪武五年,太宗隨徐達出征北伐時,也就你這個年紀。你就要娶徐達的後人了,得對得起姻祖威名!”
正德帝確實不著調,愣讓十三歲的少年常青雲跟著他上陣殺敵。
常青雲可不是未婚妻徐靈。他自小就在大本堂讀書,一點騎射刀槍沒學過。正德帝今日卻給了他一柄刀。
常青雲強裝鎮定:“回皇上,侄臣不怕。”
正德帝滿意的點點頭:“好樣的。隨朕掠陣,鼓舞士氣!”
戰前主將掠陣,是太宗爺北伐時留下的老傳統了。
正德帝身穿顯眼的金盔金甲,在陣前縱馬而過。一眾將士紛紛高呼:“皇上威武!鎮國公威武!”
在這一瞬間,正德帝仿佛太宗血脈覺醒!他感覺到自己渾身的熱血都在沸騰!
滅虜建功,名垂青史,隻在今日!
說句題外話。正德帝通過戰爭名垂青史的願望最終會落空。因為寫史書的筆,握在文官集團手上。
掠陣完畢,正德帝舉起尚方斬馬劍,高呼一聲:“殺啊!”喊完他躍馬而出!
全軍出擊!
被史書完全抹殺的應州之戰,就此開打!
韃軍也開始衝鋒。兩軍如兩股滾滾向前的洪流撞擊在一起。
赳赳大明,赴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