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帝笑道:“繼續說。”
常風答:“皇上要收天下兵權,滿朝文官皆是阻力。兵權是文官們的命根子,您若強收兵權恐釀成政朝。”
“大戰剛過,朝廷最不需要的就是滿城風雨的政潮。”
“若文官的領袖能夠站到皇上一邊,則形勢立變。”
“都說文官領袖是內閣首輔。如今則不然。梁儲雖是首輔,但其人忠厚。真正的文官領袖是次輔楊廷和。”
“若楊廷和支持皇上從文官手中收奪兵權,則水到渠成。”
正德帝拍案叫絕:“常風,你真是朕肚子裡的一隻蛆蟲!啊不,蛔蟲!”
“朕不過說了‘拉皮條’三個字,你便猜到了朕之所思所想。不愧是從小看著朕長大的老臣!”
“先皇不僅給朕留下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還給朕留下了一位值得信任的至親賢臣啊!”
正德帝這是在學習常風戴高帽的技巧,反向給老常戴高帽呢。
常風卻很是冷靜:“稟皇上,若想讓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立場,就得開出能讓他動心的價碼。”
“臣隻帶著一張嘴去勸楊廷和,是勸不動他的。”
正德帝會意:“朕不會讓你空手去見楊廷和。朕的價碼是,楊廷和取代梁儲,任內閣首輔,文官首揆。”
“楊廷和之子楊慎,升經筵講官。成就楊家一門兩帝師的佳話。”
常風思索片刻後道:“這個價碼足夠大。應該能讓楊廷和轉變立場。”
說句題外話,一部《明實錄》,兩條線貫穿始終。一條線是中原王朝與北虜、女真之間的戰爭。
另一條線便是皇帝與文官的博弈。
皇帝對文官絕非簡單的君臣關係。雙方有時合作,有時對立。有時皇帝甚至需要開出價碼,收買文官。
如今正德帝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去收買楊廷和。
正德帝道:“楊先生這人我是了解的。李東陽離任後,朕讓忠厚平庸的梁儲壓了他數年。他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很是不滿。”
“這一遭,朕就讓他得償所願!隻要他順著朕的意思!”
正德帝今日正在興頭上,乾脆將自己的計劃向常家人和盤托出。
正德帝道:“人人都以為朕是好戰之君!他們卻不知道朕好戰的緣由!”
“朕這些年之所以醉心於征討韃靼,是為了打一場打勝仗,好在軍中立起不世之威。讓軍心儘歸於朕。”
“軍心歸了朕,朕才能從文官手中奪回軍權!”
“奪回軍權,隻是朕的第一步!”
“自土木堡之變後,文官權力製衡甚至壓製皇權已成常態。大明的皇帝幾乎成了文官的傀儡!”
“太祖爺泉下有知,恐怕孝陵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文官們之所以在京城、地方肆意貪汙納賄、盤剝百姓、吸食民脂民膏,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權力過大!”
“朕有了軍權在手後的第二件事,便要開始剝奪文官權力!”
“為了這個目的,朕就需要重用一撥人,取代文官。”
“朝廷無非五撥人。文官、武將、宗室、內宦、勳貴。常風,你說朕該任用哪一撥人,逐步取代文官?”
常風侃侃而談:“武將不成。有唐末藩鎮割據的前車之鑒。各鎮節度使既管兵,又管民,宛如土皇帝一般。天下不亂才怪。”
“宗室亦不成。有漢時七王之亂和晉時八王之亂為鑒。”
正德帝打斷了常風:“你還少說了本朝的靖難之役。靖難之役後,太宗花了數年,削弱藩王權力。為的就是防止出現第二次靖難之役。”
“朕知道,這話你不敢言。朕替你說了。”
常風繼續盤點:“內宦可用,但又不能完全放手給他們重權,以防本朝出現第二個劉瑾。”
正德帝啞然失笑:“算來算去,就隻剩下勳貴了。你常風就是勳貴的一員啊!”
常風沉默。其實他心裡就是這麼想的。
正德帝道:“你跟朕想到一起去了。朕此次厚賞常家,把你們常家上下升了個遍,就是想開個重用勳貴的頭兒。”
“朕不日還會頒旨,命南京守備,魏國公徐鵬舉監管南京土地田畝事,分應天巡撫之權。”
“另外,定國公徐光祚也該出來管事。朕會命他去戶部辦事,監督核銷今年秋賦的賬目。”
“另外還有幾位公爵、侯爵、伯爵,朕都會給他們安排實差。”
誰也不是算命先生。誰也不會想到,正德帝弱化文官權力的想法,會直接導致他的英年早逝。自然,這些都是後話。
常風拱手:“皇上,聖明啊!”
正德帝轉頭望向常破奴:“戶部那攤子事你要替朕管起來。再過三四年,朕要升你為尚書,讓你做朕的錢袋子!隻要你好好乾,用不了十年,朕讓你入閣拜相!”
常破奴連忙跪地叩首:“多謝皇上信任。”
正德帝歎了聲:“唉,你自小與朕一處玩大,從幼年時就是朕的摯友。朕不信任你和你爹,又能信任誰呢?”
轉頭正德帝又望向了常青雲:“你要跟徐光祚家的閨女成婚了。成婚當日,朕會到場給你主婚。”
“啊,對了。今夜你就留在豹房吧!”
現代人有婚前單身派對。正德帝思想前衛,亦想給常青雲一個單身派對。好好讓豹房的大姐姐們跟他放蕩放蕩。
常青雲聽了這話兩眼放光:“多謝皇上恩典!皇上,聖明啊!”
常青雲嚎“聖明”的腔調,跟他祖父一模一樣。
當天夜裡,常風去了次輔楊廷和府上。
二人在後花園喝茶閒談。
常風品了一口香茗:“好茶,好茶。”
楊廷和問:“常兄,說吧,你今日到寒舍有何貴乾?”
常風笑道:“咱們自弘治初年相識,在福建永寧衛城並肩作戰。算下來得有三十年的交情了。”
“當著你,我不說虛頭八腦的廢話。”
“皇上想收天下兵權歸於他手。今後兵部會變成擺設。各地督撫也會失去統轄境內衛所軍的權力。”
“皇上希望你能支持他。不白支持。皇上的價碼是,其一,讓你升任首輔,成為百官之首。”
“其二,提拔你的兒子楊慎為經筵講官。讓楊家一門出兩位帝師。”
楊廷和站起身:“真是一個誘人的價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