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我不過白囑咐你一句。”林之孝喝了口茶便放下茶杯,端起他閨女給他溫的酒,糟的鵝掌鴨信就著花生米,美美的喝了一口,“老太太的意思,府裡明眼人都看出來了。你侍候的這位姑娘自來便是個主意大的,你聽她說過此事不曾?”
華夏父母都有個通病,那就‘你瞧瞧誰誰誰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但他們無論怎麼喜歡旁人家的孩子也不會舍得花一分原本屬於自家孩子的錢給彆人家的孩子。除非他正好姓王,又洽好住在隔壁......
心裡知道自家閨女機靈,仍是不放心的叮囑了小紅一句,林之孝便想又起了這件事,不由擔心的問了出來。
畢竟若是緋歌真的進宮了,進宮帶進去的丫頭說不準就落到他們家小紅身上了。
“主子的事,您可問不著我。”給林之孝斟滿酒,小紅給緋歌乾了不少私活,心裡明鏡似的,看她老子麵露擔憂,到底交了兩句底,“老太太上了年紀,誰知道多早晚的事呢。二太太到底是大姑娘的親娘,我們姑娘又長成那般,年紀也比大姑娘小了好幾歲,真叫我們姑娘進宮了,大姑娘怕是牆腳都沒處站了。”
“又胡說。”林之孝的瞪了閨女一眼,朝窗外看了一眼,發現沒什麼人這才又叫小紅接著說。
“大太太聽說了老太太的念頭,心裡也不得勁呢。二房進宮一個姑娘,大房也有個姑娘。二姑娘雖然麵了些,但大小也是個美人胚子。雖不及我們姑娘,可她好歹是府裡的正經姑娘,不比一個八外路的更親近?這上上下下,除了老太太怕沒幾個樂意的。可老太太...”
剩下的話小紅沒往下說,但林之孝卻聽懂了。
老太太在樂意,她也不可能親自去操作這事。若是大房和二房都對緋歌進宮的事情遲疑不滿,說不定這事到最後真會攪合黃了。
林之孝一點琢磨,一邊點頭,半晌抬頭看小紅,用筷子點了點小紅,“反了天了,還知道跟家裡藏心眼了。”這事甭管是二太太還是大太太,若沒人在她們耳邊下咀,她們能想那麼多。
小紅撇嘴,心忖道,就知道您老會這樣,所以才不想說呀。“我們姑娘再怎麼不認那一支,也是那一房的姑娘,那邊的老太爺和老太太這兩年身體每況痊下,不過是熬日子罷了。”
有賈瑞那麼個不省心的子孫,再好的身體都得廢了。若不是賈代儒隔三差五效仿先賢棍棒孝子舒肝益氣,指不定現在什麼樣了呢。
不過到底是一把年紀了,若真有個三長兩短,她們姑娘必然是要守孝的。
這一守二守的...進宮的花期就過了。
小紅想到這裡,又給林之孝的斟了杯酒,坐在那裡剝花生吃。
......
翌日一早,林之孝又通知了鴛鴦林家那邊定的回京日期。鴛鴦一聽便明白林之孝這邊的事辦完了,準備要回揚州了。
到底在這邊住了許久,還陪著老子娘過了年,鴛鴦聽罷便開始收拾行李。她知道她若是說留下來,緋歌那裡也不會說什麼。但早走晚走都是走,也不差那幾天了。
轉天收拾了東西,又跟老子娘道了彆,這才跟著林之孝和小紅等人起程回揚州了。
到揚州的時候,還沒過上元佳節。聽說緋歌病了一場,心下都不由擔心起來。
緋歌太知道保養了,跟緋歌相處久的人都知道緋歌那套蘇式養生。
而且緋歌保養好了,也極少生病。但每次生病都不是小打小鬨。便是同樣的風寒都比旁人重上許多。
不過這次有許顥在,緋歌像個女紈絝似的借著生病天天請人過來把脈。後來雖然害怕許顥紮針,到底也紮了幾回,這才好得極快。
病好後,緋歌這幾日便天天盼著揚州的上元燈會呢。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所以說,燈會多美呀。
這輩子都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二下揚州,這次要是錯過了得遺憾一生。
和黛玉提了一嘴,黛玉想了想,便央了林如海想要同去。
對於自家即將遠行的閨女提出的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必須滿足呀。
於是燈會前兩天,小姐倆就開始商量著穿什麼衣服,梳什麼發式,帶什麼首飾了。
緋歌見黛玉興奮,不忍心打斷她。
就她們這個身份,出門能不帶著維帽?
維帽還得是那種蓋過屁股的長度。
維帽一帶,就是不洗臉都沒事。
再一個,不說容貌了,就她們在室女兒的身份,也不會讓她們在街上與人撞碰到。
府中家丁,婆子和丫頭都得將她們圍在中間慢慢的逛燈會。
她們個子都不高,彆說看燈了,估計就看人頭了。
不過哪怕是這樣,重在參與的心情也比什麼都讓人興奮。
就像這幾年天天吐槽春晚似的,看的就是一個情懷。
.
上元節這日,晚膳早早便吃了。吃過晚膳與林如海道辭,這才一塊回了院子換出門的大衣裳。
此時的揚州已經沒那麼冷了,不過披風仍是要穿的。
蝶戀花的織錦緞子披風,長及膝蓋。裡麵一件對襟素雅褙子,下麵一條馬麵裙。
緋歌讓小紅將一頭長發梳成兩個辮子垂在身前,身上沒戴任何首飾,隻用鵝黃綾子係了幾個玉鈴鐺在發梢。
走動起來叮當脆響,煞是好聽。
黛玉與緋歌的打扮大致無二,倆人帶著維帽牽著去二門坐車。到了燈會的那條街才在林家一大群下人的陪伴下去看燈會。
人很多,人擠人的那種。
好在林家這邊來的人不少,給緋歌和黛玉圍在了最裡麵。小姐倆牽著手一邊走一邊看到好玩的就會買上一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