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便是采訪、拍照等事宜了,等一切忙完後,天都已經快黑了,婉拒蘇家人的留飯後,記者們開始離開。
這一次所有人都是收獲滿滿,拍攝了高考狀元從小生活的環境,采訪了狀元本人、父母、親朋好友、鄰居,拍到了狀元本人的照片,甚至在幾個小時的相處間,記者們都感受到了這名女生的人格魅力。
狀元今年應該是20歲,但她卻有著超脫年齡的成熟、淡然,而當了兩年的老師,她身上又帶著一種讓人信服的溫和,不知不覺便讓人沉靜下來。
最後幾個小時的采訪記者們都過得很愉快,大家安靜有序地采訪,甚至除了報道的照片外,有人試探著提出想單獨和蘇墨墨合照,她也笑著同意了,那一瞬間,真的很難有人不臣服於這種溫柔。
女記者坐在車上,看著照相機裡自己和少女的合照,隻覺得心裡滿滿的。
隻是不知道考慮到什麼,其他人並沒有采訪到抱錯孩子事件,一大群記者中,隻有女記者拿到了報道。
看著那溫柔堅定的少女,女記者暗自發誓,一定要將這件事情完完整整地報道出來,還狀元一個公道。
…
成為高考狀元,蘇墨墨拿到了不少獎學金,有縣一中的,縣裡領導發的,甚至江北省都送來了獎金。
仔細一算,竟然也有600.
在這個年代,就是一夜暴富啊!
領導們發獎金的時候大隊隊員都看見了,蘇墨墨也沒有隱瞞,很快,大家都知道蘇墨墨靠著讀書致富了。
頓時,公社附近幾個大隊的隊員們,哪怕家裡再窮,也開始紮緊了褲腰帶送孩子去讀書。
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啊!看看人家蘇老師!
隻是他們還是有些遺憾,可惜之前沒有把孩子送過去,不然那高考狀元教書,這孩子的成績不就嗖嗖地上去了?
蘇墨墨抽空來了一趟公社小學,然後遞給了校長一個信封。
她笑著道:“校長,在這裡當了兩年老師,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還有外部環境的局限,我自己也是這麼走過來的,現在有幸走出去,希望孩子們以後也能有這個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裡是300塊錢,不算多,但是也可以稍微改善一點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校長,您可以用這筆錢來設立獎學金、購買教材、或者給家庭貧困的孩子們減免學費,隻要我們多出一份力,孩子們就多一分希望。”
蘇墨墨說完後,校長的眼睛都紅了。
他站了起來,用袖子擦去眼淚,鄭重地拉起蘇墨墨的手,朝著她舉了一躬。
“蘇老師,你是個好老師,我代表公社的所有孩子感謝您!”
校長辦公室外,正好站在兩個來辭職的老師,聽見裡麵發生的一切,他們也默默地紅了眼眶,隨後對視一眼。
這兩名老師也都是知青,隻是他們下鄉也有十來年了,早已在這裡安家落戶。
這一次恢複高考,即便他們年紀也快30歲了,卻始終不甘心,心中懷著一個夢想,因此他們都參加了這次的高考。
但遺憾的是,這些年他們教的都是小學,十來年沒碰過高中課本,很多知識都忘記了,兩人都沒有考上。
兩個老知青本打算辭職重新備考,但此刻,兩人都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們內心突的生出一股感動,十年間,和孩子們相處的一幕幕閃過腦海,雖然衣服上打著補丁,臉上掛著鼻涕,但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目光卻無法磨滅。
現在高中學曆的知青都在備戰高考、渴望回城,他們走了後,公社段時間根本招不到老師。
身為老師,他們就是孩子們了解外麵世界的窗口。
城裡的孩子有讀書的機會,鄉下的孩子也不應該被剝奪這個機會。
如果是為了這一張張渴望知識的臉,放棄自己內心的執念又如何?
這小小的講台,本就是他們的戰場。
….
女記者回到報社後,便開始和主編彙報,然後在主編的支持下,快速寫完了稿子。
由於才見過蘇墨墨不久,女記者腦海裡還存留著那股崇拜、以及對於親生父母的憤怒,因此稿子一氣嗬成,稍微改改錯彆字,便發表出去了。
由於這次的稿子質量很高,主編特地去聯係了熟人,臨時開通了幾個地方的銷售點。
首都正在其中。
…
高考成績出來後,幾家歡喜幾家憂,首都蘇家卻也成了被人羨慕的存在,他們的女兒,成功考上了一個大專。
這屆高考競爭很大,能考上大專,已經很優秀了,一時間,蘇家人臉上滿是喜氣,家中飄了兩年的烏雲似乎也散去了些許。
張茵欣慰地拿著錄取通知書,開始思考去找自己的哥哥,讓他看看,自己這個閨女還是很優秀的。
至於蘇餘,這些年他對父母十分愧疚,因此一直在努力工作賺錢,希望趕緊將1000塊錢還給父母,這次蘇玲考上了大專,他心情鬆快幾分,打算今天下班後回一趟老宅,讓父母開心一下,這樣他自己內心的愧疚也能減輕幾分。
隻是今天才一上班,剛到鋼鐵廠,蘇餘就察覺到了同事異樣的目光。
下意識的,蘇餘回憶起了兩年前被告知抱錯孩子事情的那天。那時,同事的目光也是帶著驚詫的。
蘇餘的身子下意識有些僵硬,也是因此,他並未發覺同事的目光中,除了驚訝,還帶著幾絲厭惡。
好不容易熬過了上午,中午蘇餘去食堂吃飯,再次感受到被人注視的待遇,一時間,他飯都吃不下去了,匆匆回到辦公室。
也是這時,兩年來不怎麼和他說話的老張過來了。
看見蘇餘的狼狽模樣後,老張歎息一聲,將一張報紙拍到了蘇餘桌上,丟下一句“你自己看看吧”後,老張就離開了,一句話也不想和蘇餘多說。
蘇餘下意識地看向了桌麵,隻見那裡擺著一張報紙,卻並不是他常看的《首都日報》,報紙似乎來自另一個偏遠的省份,從前從未見過。
隻是這不是重點….
蘇餘看著報紙上諾大的標題,身子徹底僵硬了。
隻見上麵寫著,《高考狀元的坎坷人生:父母不仁,我亦頑強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