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芸雖平日裡不吭不響,但那丫頭不傻。現下甄氏是被喬家全家搓磨死的,呂氏擔心若是喬芸沒死,自己跑了,沒準以後哪日就來狠咬一口。
“吳老六說喬芸在縣裡跑丟了,明兒一起去縣上找找。”呂老太放緩了語氣,看著喬棗花。
******
第二日,天還未亮的時候,雲記朝食鋪就開張了。
之所以用雲記而不是喬記做店名,是因為喬芸不想讓來縣上的喬家人把這家店跟她無端聯想到一起。
屋簷下掛著幌子,上麵寫著雲記朝食四個字——在外麵做酒幌要花不少錢,這幌子是她去遊戲裡做的。
店門口朝外擺了六個炭爐,四個上麵摞著高高的籠屜,正冒著誘人的熱氣;另外兩個炭爐上麵是特大號的砂鍋,鍋內燉著粥。
屋內的櫃台上也擺著用幾個厚褥子罩起來的竹筐,用來盛放兩種餅子。
屋門是朝外開的,門上釘了釘子,掛著幾個寫著今日提供的木牌。喬芸就站在屋內的桌子後麵。
今日提供的餅類是烤出來的甜口稻香餅和用鐵鏊子烙的蔥油薄餅;大包子有鮮肉和白菜豆腐的;小籠包則是紅豆沙的和香蕈菘菜的,砂鍋裡燉是綠豆小米粥和紅豆薏米粥。
周圍的店鋪陸陸續續的準備開門,但是還沒有人來吃早飯。
有些附近民巷早起去做工的人路過時偶有駐足,大多一臉很好奇,又不太敢嘗試的模樣。
過了沒幾分鐘,喬芸就看見王氏挎著籃子,提著食盒,扭著福泰的腰肢往這邊來了。
見到已經開張的鋪子,王氏驚訝地瞪圓了眼睛,隨後就笑了起來。
原本是想來給她捧捧場,她還打算著,如果她今日沒來得及開店,她就去彆的地方買早飯,卻不曾想這小娘子這般迅速,倒省的她再多走路。
王氏圍著門口的炭爐轉了兩圈,笑道:“喲,家夥還挺齊全。喬小娘子,伱這兒都有什麼呀,怎麼賣的?”
喬芸馬上就從桌台後麵挪了過來,笑臉迎接,把今日提供的朝食說了,又補充道:“稻香餅一文錢兩個,蔥油薄餅兩文錢三張,葷包子一文錢一個,素包子一文錢倆;小籠包無論葷素都是兩文錢一籠。買包子和餅送一碗小米粥和兩樣小菜。紅豆薏米粥和小米粥單賣是兩文錢一碗。”
這和縣上那家鼎食記裡的東西一個價?隔壁雜貨鋪的大娘搖了搖頭。
這個價格雖然算不上貴,可鼎食記是大酒樓,裡頭的東西好吃,人家鼎食記要這個價不過分,一個小娘子開的朝食鋪賣的東西能有酒樓裡的好吃麼?
相對於平頭百姓做飯的水準,她的這個價錢恐怕有些物不及所值了。
圍觀群眾也有要散開的趨勢。
王氏家底兒厚,而且昨兒剛收了喬芸二百文的押金,她可不在意這個價錢。
她兩個兒子都是不成氣候的,整日不好好讀書就知道偷雞摸狗,要不是有孩子他爹鎮著,王氏能被那倆崽子氣死。
如今有喬芸這麼乖巧成熟的小娘子一對比,王氏簡直恨不得喬芸是她自己生的。
喬芸把蒸大包子的籠屜掀開一個給王氏看。
籠屜蓋一開,一股熱氣撲麵而來,裹挾著濃濃的肉香,這是隻有肉餡夠足的包子才能露出來的香氣!
一時間周圍準備走的群眾腳步一僵,控製不住的往籠屜裡瞅。
濃稠的熱氣散開一點後,赫然能瞧見大籠屜裡躺著的一個個有半個巴掌大的包子,潔白的沒有一絲瑕疵,連上麵的褶子都十分整齊,那白白胖胖的大肉包,仿佛就在勾引人去吃!
“那給我來兩份蔥油餅,四個鮮肉包子。兩大碗紅豆薏米粥。”王氏麵露喜色,把籃子和食盒遞了過去。
“好嘞。”喬芸取出兩張油紙,把六張蔥油餅和四個包子包好,放進籃中,拿出兩個小碟,盛了一碟辣白菜、一碟泡蘿卜,再把它們裝進油紙包好,也放進籃子裡。
王氏拿的食盒是陶瓷小桶,類似現代的保溫桶,她了然地盛了兩大碗紅豆薏米粥倒進去。
打開砂鍋的那一刻,薏米和紅豆被燉煮久了的香甜自然而然的隨著掀蓋子而飄散的熱氣溜了出來,有些圍觀群眾再也抵不住腸胃的叫囂,當下便有一人大步流星的走進小鋪,挑了個地方坐下,喊到:“給我來兩個大肉包子,一碗薏米粥!”
有人開了這個頭,接下來的局麵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