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芸收獲這一批鮮辣椒,又上了城,很滿意地看到一批摘下來的辣椒可以做將近八瓶辣椒麵。
她將這一批收下來的辣椒裝進竹匾,每個竹匾鋪了薄薄一層,一共盛了六七個大竹匾。
將這幾個竹匾放進遊戲包裹,她回到了現實中。
喬芸曾經在那種人造古街景區裡看到過賣辣椒麵的,大夏天太陽火辣辣的,那些新鮮辣椒掛在屋子下接受烈日的暴曬,不久就全部脫水變乾了,非常方便。
雖然不太清楚冬天是否能把辣椒曬乾,但她還是將這些辣椒用棉線穿成串串,掛在了能曬到太陽的屋簷下頭。
想了想,她還是往辣椒底下擺了個炭爐,一天到晚火炭不停地燒出熱氣來,讓曬乾進程加快一點。
喬芸有點擔心,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想了想,她還是將之前擺在自家屋子裡摘下來的那些辣椒鋪在竹匾裡,將它們放上房頂,以另一種方式跟太陽親密接觸。
這房頂的瓦片是黛色的,想必很是吸熱。今天陽光很好,早上才出了這麼一會兒太陽,這瓦片就摸起來有些溫溫的了。
兩相一對照,看看哪種法子曬起辣椒來更快。
若是兩種方法都失敗了,那她還是直接去遊戲裡批發吧。到時這些辣椒就擺在這裡,萬一有人進來也好當個托辭,免得讓彆人覺得那些辣椒麵是憑空變出來的。
屋頂的坡度比較平緩,瓦片也很粗糙,擺上這個竹匾也不用擔心它掉下來。喬芸將大竹匾擺好,便從梯子上下來,將梯子搬回了庫房。
擺好辣椒,她回到廚房燒了一大鍋水——該開店了!辣椒是賣出去了,可餛飩攤子也不能忘呀,彆的不說,孟少恒那幾個人愛過來吃餛飩,她還是得
喬芸將店門打開,正準備將自家的幌子拿出來挑在門上,旁邊傳來一個婦女熟悉熱絡地打招呼聲。
“喲!喬小娘子,你家店也開了!”
喬芸回頭一看,是隔壁雜貨鋪的老板娘,自己開業第一天還來這裡買過包子。
後來她們家倒是成了自家朝食鋪的常客,隔三差五便過來買包子買餅,有時候也不急著付錢,直接記在賬上,喬芸這邊缺個針頭線腦啥的,直接去她們鋪子裡取就行。一來二去,她們倆倒是混的熟了。
這是街坊,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關係得處好,沒準哪天就需要人家幫忙了呢。喬芸笑著打招呼,與她福了福身:“賽大娘!好久不見。新年好呀!”
“新年好!”賽大娘笑眯眯地塞了個紅包過來:“來來來,拿著!你也是個小輩,該是我給你發個壓歲的。”
“長者賜不可辭,那我就收下啦,祝大娘新的一年財源滾滾,萬事如意呀!”喬芸笑得合不攏嘴,她接過紅包的時候用手不著痕跡地捏了捏,裡麵是幾個銅子兒。想來平民百姓之間也不能包什麼大包。她將紅包揣進懷裡,對著自家做了個請的手勢:“快到晌午了,要不來我們家吃個便飯?”
“不了。”賽大娘伸出手過來抓住她的手腕,要把她往外頭拽,“走走走。那邊肉鋪子的劉屠戶收了頭生豬過來,才殺好。趁著沒開集,我是特地來找你一起,咱先去挑幾條好肉回來。你家賣餛飩肉籠餅的,哪能少了肉臊子使呢?”
喬芸眼睛一亮,連忙點頭:“行。你先等等。”說著她回去尋了個褡褳背在身上,離開前乾脆地將大門直接關了,左右這年頭也沒什麼竊賊,便也不鎖了,連忙跟著賽大娘的步伐倆人一起去肉鋪。
這肉鋪離他家也不遠,便在路口斜對麵。
兩人趕到時,肉鋪還沒開業,大門虛掩著,裡頭一股子血腥味。賽大娘喊了一聲:“親家!俺們回來啦。”
說著,帶著去喬芸拉開門鑽了進去。
屋內並不暗,原因是後門大開著。長得跟鮑大廚差不多圓滾的劉屠戶正在後院的井邊淘洗著什麼,殺好的一整隻肥豬各部位已經拆解完畢,堆在一旁的桌案上,十分新鮮。
見到賽大娘回來,劉屠戶笑了一聲:“嗨呀!賽大娘,你這鼻子是怪靈的!我才從農村收來一隻豬,你聞著味就過來了!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