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前世的時候她也不是沒做過類似的任務。
幫助官府平息民怨,無非就是幫災民去離村很遠的山溝溝裡打水灌滿蓄水的水缸,或者進行一番風水堪輿之類的事,找個合適的地方打個比較深的水井。
又或者是直接去城裡替災民募捐米糧、或者去官道上護送賑災的官車,免得被山匪劫了。
喬芸傳送到了楚州,然後從自己隨身坐騎背包裡隨機拽了一匹馬出來騎著就去了郊區,想看看郊外的旱情如何了。
一望無際的農田裡一點春耕的跡象都沒有,土地雖然還達不到皸裂的程度,但也已經極為乾燥,泥土堅硬得一鋤頭下去隻能砸出個小窩,和往日裡春天泥土濕潤、肥沃得仿佛能掐出油來完全不一樣。
不僅僅是地,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這一缺水,連人喝的水都難找,不少人家就守著一口水缸給一家十幾口人用水,每人能分到多少水都是按碗來計數的。
災民們愁眉苦臉地坐在田埂邊,連連說日子過不下去了。
喬芸私下裡看了看,終於在村口見到一個裡正模樣的中老年人。
她跳下馬,牽著韁繩朝他走近,走得近了喬芸才看見他頭頂上頂著的名字——餘豐饒<楚州西郊裡正>。
喬芸放心了,她來到npc麵前,從包裹裡拿出那張官服的告示,問:“這位大爺,在下受官府所托,前來看看我們這些江湖兒女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
餘豐饒愁眉不展的老臉上頓時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這位大俠,您來得好啊!這個村一共四口井,如今都枯了,也不知道井水什麼時候能重新冒出來。”
喬芸抿了抿嘴。
枯井還能重新冒出泉水嗎?
以她的所見所聞裡,大多都不能。
如果要讓枯井重新冒出泉水,可以繼續打通泉眼,簡而言之,就是繼續擴展井底。但實際過程中比較難辦。如果挖井的時候對地勢、環境判斷不準,那麼井枯了以後再挖出泉水的概率不大。
而且眼下這井是因為太旱才乾的,不下雨,地下水水位升不上來,挖多深都白搭。
“那有沒有需要我做的?”喬芸問。
餘豐饒摸了摸自己的胡須,思考了一會兒,然後甩出來四個任務。
【千裡取水】:前往附近的山林裡尋找沒有枯竭的山泉水,灌滿村民家裡的水缸。已灌滿的水缸(0/4)。
【大地的皺紋】:前往附近的山林裡,尋找沒有枯竭的山泉水,幫忙澆灌已經乾裂的田地(0/4)。
【賑災何處】:前往楚州官府詢問朝廷賑災的錢糧何時運到,給村民們吃個定心丸。
【嚴禁投機】:前往楚州城,教訓哄抬米價的無良糧商。(0/4)
喬芸深吸了一口氣。
她就知道!這類任務就是讓玩家幫忙跑腿的!
裡正感激地作了個揖,道:“大俠!您若能幫忙緩解一二,老夫代這村子裡所有人謝謝您的大恩大德!”
哼,說得好聽。喬芸癟起了嘴,這種跑腿的任務她做了沒有一千也有幾百。這遊戲什麼都好,主線任務的劇情也非常精采吸引人,就是支線有點枯燥,要麼是幫忙打怪,要麼是幫忙采集東西,要麼是幫忙送信,所以在各種論壇裡都戲稱玩家是個任勞任怨的大冤種。
喬芸接過裡正遞來的木桶,不情不願地騎著馬在田埂上漫無目的地轉悠。
她發現這一帶地區種稻子比較多,田地間隔三差五就有人工開挖的水溝。但眼下這些水溝都乾了。
沿著最大的一條水溝向上遊走去,喬芸發現這條水渠一直通往山腳下,這山腳下有一套天然的河道,而且還不算淺,像是從山裡延伸出來的,此時這河道也沒水了,河道底部隻有象征性的一點點涓流,彆說打水了,就是拿手捧著也要好一會兒才聚滿一捧。
喬芸暗忖,既然有涓流,就說明上遊有水。
隻是山裡沒路,騎馬上去有點困難。
她想了想,把馬收進了背包裡,決定腿著上山。
唐代氣候偏暖,這邊山中的植物大多是常綠喬木,它們龐大的根係可以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吸取水分,彆看外麵旱成那個樣子,它們倒是還頑強地鬱鬱蔥蔥。
如果不是任務在身,喬芸一定要停下來欣賞欣賞山林美景。
可惜她現在爬山爬的快累死了。
她是沿著河道逆流而上的,這山中的河溝邊想想也知道,不可能有路。山下前灘還好,當她用小輕功跳過一個小瀑布後,徹底沒有了下腳的地方。河道邊多是棱角尖銳的落石,要不是現在沒水,她得被演到大腿,一不留神就複活點見。
如果她有大輕功,她就可以直接飛上來,哪用這麼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