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頓了頓又道:“而且郡內確實有很多生麵孔來大量購買糧食,幸虧之前府縣鎮一直都是限量購買,所以他們隻能派出更多人手分地購買,如此一來,他們的目標就明顯了些。
早些時候也有地方發現了不妥,上報了府城,隻是他們都以為是那些越人,越人雖攻下祁陽郡卻不會耕種,當地百姓又都跑了,沒有吃的,所以才會到處來買糧食。
官員們隻是把各地的糧食限購數量往下又調了一些,並沒有想那麼多。
這次收到我的加急信件,才知道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派人一調查,果然發現了端倪。
越人本就非常驍勇善戰,若不是人數不多,恐怕早就繼續南侵,現在和胡人聯合,人少的劣勢一下子就沒了。
加上胡人也是擅長騎馬打仗的民族,如此一來,等他們磨合的差不多,很有可能發動南侵。”
一旦南侵嘉運城首當其衝,外祖一家危矣。
收到回信邵陽第一時間與父親商議,這是軍情,邵郡守不敢耽擱,直接上報給了朝廷。
大炎朝雖重文輕武,但皇帝並不昏庸,也知道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直接讓人帶兵前去增員,可這朝堂之上一群文臣,確實無將可派。
最後一通商議,決定封邵郡守的長子邵靖為先鋒將軍,帶領援兵前往嘉雲城支援。
身為郡守是不可能隨意離開駐守之地的,就算邵郡守想親自帶兵去支援都不行。
如今重擔落在長子身上,邵郡守是又驕傲又擔心。
邵陽不放心大哥,於是跟父親說他也一起去,負責押運糧草。
邵郡守想想,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是重中之重,交給小二子也放心兩人比竟是親兄弟。
於是邵陽就跟著一起去了嘉運城。
從南嶽到嘉運路途遙遠,一路上又帶著輜重,後麵是數萬的士兵,行進速度可想而知。
說來也巧,等他們到了嘉運城正好趕上胡人和越人準備對嘉運城進攻!
幾萬大軍已經陳兵在嘉運城外麵的那大片空地上,在那裡開始安營紮寨,準備第二天叫陣。
嘉運城本身守軍並不多,隻有兩萬,還是之前祁陽城破,逃過來了一萬多人,朝廷讓他們嘉運城收編了,這才達到了三萬多人。
可和對方比起來那就相差懸殊了,兩國聯合,兵力足有五六萬,更不要說個個人高馬大,善騎射。
正在嘉運城一眾官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援軍到了,而且還是五萬大軍!來了就直接就對胡越聯軍進行了包抄,根本沒有給他們反應的機會。
這一下可算是完全反轉了。
本來是大軍壓境,現在變成甕中捉鱉!
這還是得益於邵陽外祖的仁慈之心,嘉運城郡守覺得自己兵力不多,就想著先讓嘉運郡北邊的百姓們先行撤離,以免傷及無辜。
自己帶領部下在此死守,給朝廷拖延些時間。
所以那些百姓都已經往南而去,邵陽他們過來的時候正好碰上。
碰到了這麼多拖家帶口的,肯定要打聽一下,這一下知道了嘉運郡的危急,不過也從那些當地人中知道了一條近路,可以直接繞的胡越聯軍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