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娃娃們將來必要考科舉,早晚都是要去縣裡進學的,畢竟村裡麵隻是啟蒙而已。
學到一定程度就要去參加鄉試,鄉試過後就不能在村裡的私塾學了。
想要更進一步,隻能去縣裡找更好的先生,之後學有所成才能去考秀才考舉人,一步一步的來,去府學,甚至去京城……
見方雲平如此痛快的答應了下來,小靈就歡快的回來跟佳音報告這個好消息了。
知道族長爺爺同意了,佳音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大事,跑去找自己的小夥伴兒們,跟那些女娃娃們分享這個好消息。
跟在她身邊小靈,活靈活現的說著,這是龍神的決定,希望不論男女都可以進村裡的私塾,族長也已經答應了。
那些女娃娃們聞言,先是不敢置信,之後得到了小靈的肯定,全都高興得很。
她們也想進學堂,和男娃娃一樣讀書識字,雖不能參加科舉光宗耀祖,辨是非明道理還是可以的吧。
其實她們也是識得一些字的,家裡麵大人多少也會教上一些簡單的,就怕她們以後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被人家騙了。
最起碼要會看些鋪子的名字吧,若是去買什麼東西,都不知道斤什麼鋪子,那不也是麻煩的事情。
但是能認識歸能認識,她們並不會寫。所以她們還是很渴望進學堂的。
逗說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真要識文斷字的話,找婆家都被媒婆高看一眼。
所以這就很矛盾了,有的人嘴上說著女子識字不好,可是真有點兒家底的,都會千方百計的找個知書達理的媳婦,並以此為榮。
像那些大家族的正妻宗婦,首先被摒棄的就是那種目不識丁的,連個賬本都看不懂,下人不是想怎麼糊弄就怎麼糊弄,這怎麼管家?
所以很多條條框框都是給窮人們列出來的。
而且很多窮人家的女孩子不讓習字,多數是因為筆墨紙硯太貴還有先生的束脩交不起,才會緊著家裡麵男丁。
還是家裡頭腦比較靈活,能學的好的男丁,稍微愚笨一點兒的都不能去,因為讀書的成本太高了。
而他們方家村不一樣,反正是自己村裡麵建的族學,先生也是自己請的,教一個也是教,教十個也是教。
既然如此,肯定是方家說了算,龍神讓女娃娃們一起,家裡大人肯定也樂意,大家都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女孩子們都知書達禮了,以後找婆家也好找。不管是在自己村,還是跟外麵婚配,那都是提高了檔次。
要知道在這封建社會,婚配也是壯大家族的一個重要元素。若是族裡的女孩子能高嫁,對家族也是有幫助的。
姻親關係也在九族之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之前方雲平他們沒有想到這點,是因為被固有的思維模式限製住了。
現在小靈過去這麼一說,加上他們也不會違背龍神的意思,仔細一想也就想通了,才會這麼簡單就同意了。
就算佳音不讓小靈去說,之後他們肯定也會想到,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本身方雲平就想過,等之後村裡發展越來越好,就給女娃娃們請個教琴棋書畫的先生,來教授她們。
哪怕不能像那些大家閨秀一樣,樣樣精通,也要略懂一二。
至少以後若是嫁到書香門第或官宦人家去,還能和自己的夫君有一些共同話題……
佳音聽著女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討論著,以後可以上學的事情。男孩子那邊也在聊,建了私塾以後,不知道找的先生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