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奇鬆嶺(求訂閱求月票)(2 / 2)

大多都是說看到的就像是一陣黃色煙霧,嗖一下子就過去了。

或是一陣黃色閃電,啪一下子一閃而逝。

反正具體的都沒看到。

倒是有人猜測,是不是隻黃色的狐狸或者是黃鼠狼一類的。畢竟這些毛發都是黃的,還很符合大家對精怪的猜測。

一般黃鼠狼和狐狸都是傳說中成精成仙的原形,隻是這些都沒有得到證實,也隻是猜測而已。

佳音忍不住好奇,直接把神識探去了奇鬆嶺,根本等不及明天再上山去探索。

反正明天上山估計也不是用眼睛看,對方如果速度太快的話,她還是要用到神識。

既然如此,趕早不趕遲,還不如提前去探查一番。

佳音先是用神識把整個奇鬆嶺籠罩在內,意料之中的沒有發現任何人。

然後仔細的觀察了一遍那個樹屋,樹屋果然夠大,樹乾裡麵整個鏤空成了兩間屋子。

裡麵那間有一張木床和一個櫃子,外麵那間略大些,隻有一套石頭桌椅。

也不知道是所謂的神仙放進去的,還是後世彆人放進去的。

那石桌椅看不出來年月,那木床櫃子看著最多也就幾十年的樣子,時間再長了不會顯得這樣結實,邊角應該早就糟爛了。

當然,世事無絕對,也許用的木料好也說不定。

開始佳音隻是好奇來看看那個黃旋風,後來因為天尊觀的事,一聽見什麼神仙高人的,佳音就會想,所謂的仙人會不會也是父王?

畢竟父王又不會總待在一個地方,要積攢功德金光也是要到處遊曆的吧,偏居一隅能遇見幾個人?

想著要是父王來過這裡,看到這奇特的鬆樹,在這裡麵住個幾年甚至是住個幾十年也不是不可能,反正他們龍族彆的或許沒有,時間多的是。

把神識探入那樹屋的地下,甚至是樹乾中,都各個搜尋了一遍。

倒是沒有發現像天尊觀上方一樣的靈氣,下麵也沒有什麼暗室一類的,就是個普通的山頭,跟彆的山並無區彆。

既然沒有什麼奇特之處,那就找找黃旋風好了。

以樹屋為中心,在周圍方圓幾裡地之內探索了一遍,並沒有發現所謂的黃色野物,黃鼠狼和黃色的狐狸都沒有發現。

若不是根本就不是這兩種野物,就是藏在了哪個隱蔽的地方。

她也不可能為了找它,大晚上的把整個山裡的犄角旮旯都找一遍。

既然找不著,佳音就乾脆不找了,沒準那家夥晚上也休息呢,等明天上山搜尋也一樣。

不是說都是在白天碰上的嘛,畢竟這邊的人晚上是不上山的,奇鬆嶺也是一樣,奇鬆嶺上那些奇怪的鬆樹更多。

所以佳音乾脆就摟著胖胖睡了過去。

自從有了胖胖,佳音就沒有蓋過被子。

她本來就不怕冷,以前蓋被子也隻是怕彆人覺得她特殊而已。

現在有了胖胖這個毛茸茸的大暖爐,就有借口了。

劉玉兒他們也已經習慣了,反正佳音也是和衣而眠,這邊的氣候也不冷,所以就沒人說什麼。

一覺睡到大天亮,發現這邊的晚上是真安靜,不像彆的城鎮,就算他們住在野外,若是離著城鎮近,那些進城賣菜的人,早早的就會路過他們搭營的位置,去城門口等待開城門的時間。

而他們今天一覺醒來,都已經卯時了,外麵都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這個客棧雖小,位置確不差,離著城門不遠。

他們本來還以為,早上寅時之前就會被外麵的動靜吵醒。

那時候正是一些菜農們,挑著自家的菜進城販賣的時候。

而這奇鬆城的根本沒有,雖然城內也有賣菜的店鋪,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進來的?

方誌文去跟掌櫃的結完賬,他們把行李又放回車上,套好馬車和驢車就出了城。

昨天已經也大概的看了一下城裡麵,跟半山城沒有什麼區彆,就是特產不同罷了。

這裡特色就是鬆樹,有鬆木雕刻的擺件家具和鬆香。

據說這裡的鬆木比那些長得挺直的鬆木,材質要緊密一些,更加結實耐用,還有一股淡雅的鬆香味兒,擺在書房最合適。

當然,這裡的鬆香據說也比彆的地方的鬆香更好,更耐用。

這些他們都不太感興趣,他們自己在野外就能搞到,沒必要跑到這裡麵來購買。

到時候弄幾棵已經枯掉的鬆樹,弄回去讓楊成嗣做就行了。

鬆子他們也弄了不少,至於鬆香他們完全用不著。

這樣一來,他們出了城之後,大概率也不會再回城了。

今天他們上了奇鬆嶺,要麼就是住在山上,要麼就是直接去另外一個地方。

他們隨著城門口烏泱泱的人流一起出了城。

進城的沒幾個,出城的倒是不少。

看來這些客棧裡麵住著的客人,都是奔著奇鬆嶺而來的。

一起從北城門出了城,眾人直奔奇鬆嶺而去。

齊鬆嶺就在奇鬆城的北邊,山並不是很高,隻不過上山的路很陡。

山上石頭居多,比較靠近山下的位置都被人鑿出了石階,過了半山腰就隻能全靠攀爬了。

因為那裡很多地方都是直上直下的,就算想鑿石階也沒有辦法,工程太浩大了,隻在那裡栓了幾根粗繩子,便於人們攀爬。

還好就那麼一段,並不長,隻要爬上去就平坦多了。

到了奇鬆嶺山下,車馬肯定是進不去了,還好那裡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山下有專門寄存車馬的地方。

不過佳音他們倒是遇到了問題,那就是鬨鬨不願意留在山下,它也想要上山去看看。

驢是會爬山的,就是因為這點,所以他們才帶著鬨鬨出來的。既然如此,他們也就沒有理由拒絕了。

把馬和兩輛車寄存在山下寄存處,對方給了他們一個對牌,等著下山的時候拿對牌來取車。

這也是為了防止取錯車。

這牌子上麵有數字,寄存處的人會把車馬的外形特征寫在登記簿上,再寫上對牌的號碼,這樣基本上都不會出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