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為掌勺之後,廖初還像以前那樣早出晚歸。
老滋味餐廳有員工宿舍,不過廖初來得晚,基本已經住滿了。
他就像前麵那批新員工一樣,自己租房子住,然後每月領取租房補貼。
在餐廳時自不必多說,而就算下班回到家,他也一定要自己再練習幾個小時。
累嗎?
累。
每天超負荷的工作量和不足四小時的睡眠時間,讓他無時無刻不想躺下。
但他不敢。
他的時間不多了。
從去年開始,姐姐的身體狀態就開始明顯下滑……
他不確定自己還能撐多久,隻能仗著年輕玩兒命。
在有限的時間裡,他必須付出幾倍於常人的努力,才能不辜負老爺子和胡總廚期望,回報一二。
胡總廚每天都到得很早。
然後就發現,廖初來得更早。
沒人的時候,兩人就會聊幾句。
“適應得怎麼樣?”
“挺好的。”
見他在看書,胡總廚探頭看了眼封麵,“喜歡川菜?”
廖初搖頭,“什麼都喜歡。”
因為這本書在打折,所以就買了。
胡總廚就笑了。
還挺實在。
這小子好像是機器托生的一樣,永遠不知道疲倦。
不對,機器還要定期檢查保養呢。
國內比較知名的主要有八大菜係,老滋味做的比較多的是魯菜和衍生出來的宮廷菜、官府菜等京式風味,以及老滋味自創的幾十道菜,其他幾個菜係隻占很低的比例。
但廖初什麼都想學,什麼都在做。
不管什麼菜係,隻要是見人做過的,他都在練。
胡總廚問過他,他的回答也很直白:
萬變不離其宗,一通百通。
雖說各道菜肴最終的滋味兒和烹飪方式都不太相同,但是基本功是通用的。
真正精通的人,一看、一吃,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胡總廚就笑,“想不想學老滋味的菜?”
廖初點點頭,又搖搖頭,“想,但不敢想。”
以前的人做事都喜歡留一手,老滋味的創始人和傳承者們也是如此。
那幾道菜的秘方,都是隻有確定了總掌勺的人選之後,才會傳授。
同時還要簽訂行業保密條例,隻要出了老滋味的門,就不能在以盈利為目的做。
更有甚者,是連自己私底下做了吃都不行。
而老話中的“總掌勺”,套成現在的行業名稱,最後基本都會升到行政總廚。
廖初現在還沒那麼大的野望。
後來胡總廚就把這話說給老爺子聽。
老爺子一聽就笑了,又叫了他到跟前,笑眯眯道: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有這個念頭,很好。”
想法,都該有。
有了野心才能有上進心嘛。
但這會兒就交給他這個菜譜,確實太惹眼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今廖初的升遷速度已經夠快了,若直接接觸到祖上傳下來的秘密菜譜,那可就忒離譜了。
老爺子摩挲兩下拐杖,“你就吃著、看著、練著,回頭做給我嘗嘗。”
這種做法經常用於偷師,行內人給起了個雅號,叫“猜菜”。
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基本功,以及對食材經過各種烹飪方式後風味變化的敏銳度和掌控力。
說白了,天分和努力缺一不可。
就好比說,同樣是一株筍子,最常見的清炒和涼拌。肯定口感不一樣。
但如果具體來說呢?
哪怕隻是炒這一種做法,都有無數種變化:
用什麼油炒,開多大火,炒多長時間?
各色調料什麼比例?
用什麼器皿裝……方方麵麵都會影響口感。
可能中間隻差1,最後結果就能差1000。
到了“猜菜”的環節,往常最考驗人的刀工反而能成了最一目了然,沒有技術含量的了:
一眼就能看穿嘛!
真正精於此道的有經驗的老廚師,隻是看一道菜、聞一聞,再嘗幾口,就能複製個七七/八八。
廖初的眼睛都亮了。
他看得出來,老爺子說這話是真心的。
隻要自己猜菜的結果能達到他的要求,他是真的會把菜譜教給自己。
隻是他有點不明白,也真就這麼問了:
“您為什麼對我這麼好?”
期望越大,壓力越大,後廚絕大部分人彆說跟廖初做同等分量的練習和工作了,隻是那麼一聽一看,就望而生畏。
但他卻甘之如飴。
但偶爾,也會有些受寵若驚。
這種幸運的事情,不該發生在我身上。
老爺子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語氣複雜,話說了一半,“也算是我這個老頭子的一點私心吧……”
他不希望祖宗基業斷送。
雖然那個兒子不爭氣,如今已然離了心,但畢竟是自己的骨血,總希望能迷途知返。
可惜,恐怕他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但如果身邊能有一個信得過的人輔佐,好歹也能閉眼。
但是,權勢、地位、風光的誘惑力太大了,兒子已然被衝昏了頭腦。
他太渴望展現自己的一切,對那些隱患視而不見。
或者說,看見了,卻盲目的認為自己能掌控一起。
他聽不進良言相勸,見不得一點兒反對的聲音,那樣盲目,那樣自大……
在這之前,老爺子曾拜托過胡總廚,希望他在自己死後,能多多扶持兒子。
但胡總廚忍痛拒絕了。
誰都知道胡總廚是老爺子的心腹,他早在幾年前就跟少東家數次鬨得不愉快。
如今有老爺子頂著還好,一旦老爺子失勢,第一個被清算的就是胡總廚。
而這位少東家……絕非心胸寬廣之輩,甚至不排斥使用下作的手段。
他固然對老滋味和老爺子感情深厚,但也有自己的家人,不可能冒著最後晚節不保的風險,與老滋味共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