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番外-院士選舉(1)
   華國的院士選舉, 是從每年2月開始的。
   由院士或者機構直接推薦候選人,七月開始不記名投票,一直要到八月才會公布。
   選擇七月呢,是因為許多院士都在高校就職。七月差不多就放假了, 剛好可以來投個票。
   喬禦對選舉的結果是不擔心的。
   畢竟現在全國上下, 也沒有人會卡他。
   第二輪評審後,正式候選人的名單就出來了。
   華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今年增選5人, 一共10個正式候選人。
   每年擴增, 科學院的名額都是相當少的。
   科學院1955年成立, 57年第一次增選的時候,總隻有18個名額。如今, 每次增選的名額雖然多了點,但依然不夠全國的學者們分。
   但凡一個有點野心,又有點成績的學者, 誰不想當院士。
   科學院下屬六個學部, 今年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能分到5個人頭, 已經算是“豐收年”了。
   喬禦掃了眼候選人名單。
   除了他以外, 喻寒溪和譚子睿也成功入選。
   因為國內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歸國學者一開始想要評上院士,是相當難的。不過對於他們倆, 應該沒什麼問題。
   要是評不上, 就算學校答應, 喬禦也不答應。
   楚潛山是彭雲大學的生物學者。
   今年64歲, 已經是第三次成為候選人。
   院士增選兩年一次。
   再等下次增選, 他就66歲了。而過了65歲後,起碼需要6名以上的院士推選,而且必須要有4名都是同學部的院士, 難度可就進一步加大了。
   最主要的是,按照規則,如果連續三次沒選上,未來5年,都不能參加評選。
   院士選舉七月開始正式投票,然而6月,他就來到了燕京,四處活動起來。
   這基本上是潛規則了。
   雖然說投票人名單保密,然而整個學部的院士就那麼多,多拜托親戚朋友私底下問問,總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