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羅斯福車站(1 / 2)

網遊版美漫 全針教主 3642 字 11個月前

() 兩周後。

細化的結構設計比想象中的難了許多,花了整整兩周時間,李斯才終於完成了自己第一款作品的設計初稿。

而這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花在了機械臂與能源動力結構之上。

為了保證關節的靈活性,四肢的機械臂他參考了大量結構案例並惡補了一番醫學書籍,最終采用了仿生結構。

四肢骨骼節數參照人體的四肢,關節部分包括手指關節全部采用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旋轉的磁力球形滾軸進行連接。

機械雙臂每條都密布了二十八個由斯塔克工業生產的小型電機控製機械臂進行細微動作,整條手臂的主要動力則是由三段式液壓裝置提供,計算後的理論輸出拳力足有10噸。

這還隻是單純的機械臂力度,考慮到揮拳慣性與其他部分的機械能傳導的話爆發出的力量大致能達到18噸。

雙腿的小型電機稍微少一點,隻有十六個,對於並不需要抓取或操作工具的腿部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犧牲小型電機換來的是四個大型電機與液壓係統帶來的混合動力,理論輸出力度16噸,爆發力24噸,單純比力量的話已經不比蜘蛛俠差了,甚至還有所超出。

之後是能源方麵,這方麵李斯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最終做出決定。

現實地球的強化版鋰電池技術在容量方麵非常優越,甚至連石墨烯電池都比不了,而石墨烯電池的優勢則在於充電放電速度非常快,起碼超出強化鋰電池技術的五倍以上。

再三猶豫李斯才最終決定了采用石墨烯電池技術,畢竟更快的充電放電速度帶來的是更強勁的能源輸出,至於容量方麵夠用就好。

基於石墨烯電池的容量限製,他不得不將能源部分設計成了八個大號石墨烯電池的串聯電池組並且將機器人形態與跑車形態的動力分離開來。

他準備在跑車形態依舊采用內燃機作為動力,同時結合一個小型發電機將內燃機工作時的部分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用作平時儲備,這樣就能時刻保持電池組處於滿狀態並能夠隨時進行補充。

“接下來就是等零件發貨過來了,還得想辦法弄一些軍火。”

在紙上羅列完所需要的一係列零件並下達訂單,李斯才終於放鬆下來,愜意的躺在了床上。

不少零件的規格與形態都需要特彆定製,加工精度要求也挺高,並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而且他暫時也並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全部零件,暫時變形金剛的事情隻能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他得設法獲取足夠的資金,而且科學家模板也得設法入手。

科學家模板獲取要求非常高,必須取得相應的學位證書或者學識達到一定等級並在學術界有著一定的名聲,最差也得是發表過幾篇論文在同行麵前混個臉熟。

這還隻是基礎要求,真正難的是最後一條成為一座尖端實驗室的項目主要參與成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