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輕描淡寫道,他的聲音並不重,卻使得一位大將一位文臣立刻噤聲,“你們既然說服不了彼此,便問問娘娘,娘娘站在誰那頭,便按照誰的意思去做。”
這回彆說是邱吉與尉遲英,連其他拉架的大臣們都聽得目瞪口呆,官家這話說得簡直離譜!國家大事,法令製度,哪能這般兒戲?
邱吉搶先開口:“娘娘!官家召集我等,是為了廢除女子纏足這一陋習,臣認為官家英明神武,此項法令自然要推而廣之,這有什麼不對?”
尉遲英反駁:“推行法令豈是一朝一夕,纏足本是傳統,女郎們以小腳為美,若當真要如你所說,那些已經纏足的女郎日後又要怎樣活下去?你隻看得到以後,卻看不到眼前!好高騖遠,成不了大事!”
溫離慢聽了他倆爭論,看向官家,官家並沒有看她,一時間,令她有些不明白,官家是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還是僅僅因為那天晚上,她說裹起來的小腳不好看?
官家雖不愛旁人違抗,但在推行某些法令前,也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當然,這並不影響最終結果。
他緩緩將視線轉移到溫離慢臉上,見她盯著自己看,問她:“怎麼?”
溫離慢道:“官家說的就是對的。”
她聲音溫軟又堅定,隨後她道:“要不要廢除女子纏足,為何要問男子?應當去問那些纏了足的,與還沒有纏的,要解決什麼問題,不應該先考慮發生問題的人嗎?”
這道理她都懂,難道飽讀詩書的國之棟梁們不懂?他們自然也是懂的,隻是事關女子,他們下意識便不會這樣想。
官家打了個響指:“壽力夫。”
“是。”
很快地,壽力夫便帶來了數名宮女,其中有年歲大一些的,也有年歲輕的,她們的共同特點便是都纏了足,當壽力夫讓她們脫掉鞋襪時,這些宮女麵上都露出羞恥之色,然而最終她們還是褪去鞋襪,露出了尉遲英口中的“以小腳為美”的模樣。
一雙雙畸形古怪的腳,與文人騷客詩歌中所吹捧讚美的完全不同,什麼點點珍珠瑩瑩琥珀,不過是以扭曲姿勢被固定住的殘足!
這些宮女們普遍做事不麻利,並非她們不勤快,而是因為這雙腳,走得慢、跑不動,做什麼都不行,若是大戶人家的女郎,被人伺候著,有優渥的條件倒還罷了,可她們這樣的身份,纏足有害無利。
“奴婢、奴婢是還小的時候纏的……”一個年歲長些的宮女說著幾乎要哭出來,“阿娘說不纏足嫁不了好人家,奴婢纏足後足足有半年未能下床,迄今陰天下雨還刺痛不已。”
纏足時阿娘流著淚,卻還是態度堅決,小時候其實不懂,為何寧願哭泣也要為她纏足?既然會疼會落下病根,為何一開始便不要這樣做?
阿娘隻是哭,說她不懂。
她的確是不懂,因為她這一生從未因這雙小腳獲得任何好處,甚至還因為做事不麻利,入宮十幾年,還是隻能做個粗使宮女。
這樣的一雙腳,晚上若想清洗都要大費周章,她每日隻能粗略泡一下,一個月才能有一次機會細細清洗,掰開已經壞死失去知覺的腳趾,看著那畸形醜陋的腳,不知自己的命運為何會是如此。
溫離慢始終安靜地聽著,她對旁人的悲慘人生沒有感覺,也不會被觸動,所以隻是側了下頭,枕在官家的肩膀上。
邱吉與尉遲英兩人爭得麵紅耳赤險些當著官家的麵大打出手,那也僅僅是因為官家不在意,而當官家下了旨意,一切反對的聲音都將偃旗息鼓。
與溫離慢一樣,他也對這人間其他人的悲慘毫無興趣,否則要廢除纏足,早二十年便可以,又何至於等到現在?
因為溫離慢說不好看,所以不好看的都要鏟除掉。
很快地,廢除纏足的法令便被推行下去,連與邱吉水火不容就愛唱反調的尉遲英,在這時候明白了官家的立場,也不敢再多言。
正如之前的每一項法令的實施,有人心懷不滿、有人不情不願,可無人敢抗拒,尤其是在一位權貴拒絕為家中幼女放足,結果卻被當場纏足之後――男人覺得女人裹小腳好看,那他自己也應當裹一裹,好看的東西要生在自己身上才叫美妙。
此項法令,官家交由鐘曉帶頭,他果然敢打敢乾,也因此闖出了一番名號,又因他臉上有刺字,人稱“涅閻羅”,鐘曉不以為意,他從不以自己麵上刺字為恥,倒是這名號叫得響亮,以至於後來犯到他手中的人見了他便兩股戰戰,反而省了不少事。
放足法令來得轟轟烈烈,雖然有人私下覺得天家這般是在蔑視傳統不講斯文,可想想這位在登基後的所作所為,就沒個祖宗禮法倫常大統可言,又有誰敢議論?
烏衣衛耳目遍天下,哪天家中女人夜裡上了床,白天起來發現男人舌頭沒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正如當年趙帝愛小腳又愛細腰,人人爭著纏足絕食,上行下效,官家厭惡纏足,又有重臣帶頭為家中女郎放足,許多有眼色的都不敢多說,老實聽著便是。
伺候在太和殿的宮女們大多都是天足,溫離慢身邊的四位大宮女亦然,像是其他宮女,年紀小些的,纏足不久的,現在放了,雖然日後不一定能恢複如常,至少也能行走自如。而年長一些的宮女們足部已經徹底變形,即便放足,一雙腳也是廢了,隻能咬牙繼續活著,不然又能如何?
若是可以,誰願意纏足?
宮妃們得知這一消息,更是不肯放,她們放不放,官家也不在意,關上門愛怎麼過怎麼過。
倒是兩位帝姬來哭訴了一番,說是她們幼年在母妃的安排下纏足,已經過去這樣久,要她們放足,可腳已然壞了,如今世間女子都在放足,她們這些纏足的日後要如何生活?
若是活在他人譏笑的目光中,還不如死了乾淨!
兩位帝姬若是跟半死不活的皇姑姑安康帝姬見過麵,就該知道,在溫皇後麵前說什麼要是不能怎樣就不如去死的話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她隻會告訴你。
覺得不如去死,那就去死好啦。